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岑参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511252
  • 作      者:
    张学君编著
  • 出 版 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岑参,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之一,有着许多的传世名篇,书中先对岑参做了简介,继而选取了登古邺城、山房春事二首(其一)、山房春事二首(其二)、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逢入京使、碛中作、银山碛西馆、戏问花门酒家翁、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等24首代表作品,其中,每篇作品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来分别介绍创作背景、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点评作品特色。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而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众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间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宋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像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宛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当代画家根据诗词意境绘制的中国画,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词人简介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介绍的诗人、词人,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宋代的苏轼、秦观、李清照、辛弃疾、陆游,还有东晋的陶渊明、五代的李煜、元代的萨都剌,等等,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他们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书中会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萌动请人编辑出版一套独特的中国古典诗词赏读书籍的念头已久,没想到与五洲传播出版社的同志谈起,一拍即合。
展开
精彩书摘
    登古邺城
    【句解】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首句直接点题,点出行游的终点古邺城。登城之前先下马,可见诗人已经走了一段路程,当是特意赶来凭吊古迹的,由“登”字亦可见古城之高陡。怀着一腔思古幽情的诗人,在登上城头之后又见到了什么呢?城已经空了。怀着满腔的期许,结果却落了一个“空”,作者心情之失望可以想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此二句承上而来,写暮色之中诗人下望空城所见情景。邺城当年作为一座首都的时候,人烟阜盛;如今诗人所到之处,虽然是当年的老“城区”,眼前却有“野火”,说明这个城市荒芜已久。“野火”,指磷火,也称“鬼火”。东风本是充满生机的春日之风,与磷火结合起来,就显得反差很大,此情此景让人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历史落差。“飞云殿”,当是古邺城的宫殿名。因为没有人,所以磷火一直吹进了殿中。暮色中的野火更加醒目,让人联想到劫火,它使多少繁华化成土灰。野火与宫殿也构成一组反差强烈的意象,从中可以感受到由繁盛到衰败的巨大变迁。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诗人当是从城的西北角登上来的,所以向南能望到铜雀台,向东能看到漳水东流。“城隅”,城角;“望陵台”,即铜雀(爵)台,在邺城的西南部,建于建安十五年冬。《乐府诗集》卷三十一《平调曲铜雀台》引《邺都故事》:“魏武帝遗命诸子日:‘吾死之后,葬于邺之西岗上……每月朝十五,汝等时登台,望吾西陵墓田。’”所以铜雀台又称望陵台。作者不称“铜雀台”,而称“望陵台”;不写曹操生前的风光,偏从他死后的凄凉着笔,暗示一代英雄的结局,也不过是荒凉的西山岗上一抔黄土。“漳水”,河名,源出山西东南部,流经邺城西。曹操引漳水人邺城,使之流经铜雀台下,为台上的歌舞风流增色,然而河水却不管世人的感受,径自东流去,千古风流也随之淘洗殆尽,正如孔子在川上曾感叹的:“逝者如斯夫!”
    ……
展开
目录
岑参简介
登古邺城
山房春事二首(其一)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逢入京使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碛中作
银山碛西馆
戏问花门酒家翁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送杨瑗尉南海
春梦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送崔子还京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奉和中书合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寄左省杜拾遗
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
客合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