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唐诗之盛
一、唐诗: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
唐诗是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人的骄傲。就像英国人以莎士比亚而自豪、法国人以雨果和巴尔扎克而自豪一样,中国人与世界各民族交往,会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们的唐诗,我们的李白、杜甫,
所以,唐诗是中华民族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宣示着我们民族历史的悠久、文明的发达和艺术的精美!作为炎黄子孙,你不,一定要做唐诗研究的专家,但你一定要继承这一份宝贵遗产。要读几首唐诗、欣赏几首唐诗,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事实上,唐诗不仅属于过去的时代,而且在今天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它从不同侧面融进当今的社会生活中。比如说,报道某次少儿诗词朗诵比赛,某报的标题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用的是晚唐李商隐的诗;报道某国总理竞选,前任总理上次落选,此次再度上台执政,我通讯社的标题是:《前度刘郎今又来》,用的是中唐刘禹锡的诗;报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新的家用电器或汽车进入普通家庭,报纸喜用的标题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报道社会改革开放进程时,报纸常见的标题是:《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均为刘禹锡诗)。又如,社会上的流行歌曲,“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唱的是盛唐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还有“月落乌啼,总是下年的风霜;涛声依旧,小见当初的夜晚。”化用的是中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再如旅游,不拘小节的会带一把小刀,在旅游景点里刻几个字:“XXX到此一游”,真是大杀风景;稍有文化者会带一部相机,在景点里拍几张含有特殊标志的照片,以示曾经到过某景点,其实也不过是“到此一游”而已;高品位的应该欣赏景点文化,每个旅游景点除了自然景观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文景观。因为,仅从自然景观方面看是很难判断这个景点是否是美的,美不美需结合各地的风俗人情、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来综合评价。比如说,你游黄鹤楼,看什么?看建筑,但大多数人不懂建筑美学。那就看文化,登上黄鹤楼,读一读楼上刻写的盛唐诗人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下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会感到天地之浩茫,人生之渺小,会激励你抓住机会建功立业。在黄鹤楼上,你还会读到李白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以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两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