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论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6641
  • 作      者:
    潘华琴著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潘华琴,1972年生,江苏镇江人。199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获英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外国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跨学科研究、文学语言学、生态批评等。曾在《人文杂志》、《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论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是关于研究“文学语言理论”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等内容。
      人类文明的长期发展,强化了人的思维的理性化和逻辑化,人类语言也随之越来越被精简为清晰的、普适的概念符号系统,面对理性层面之下生命“内宇宙”的恢宏而混沌、丰富而模糊的生命之流,这样的语言已经无能为力。这是文学遭遇困厄的底蕴,也是人类精神日渐贫瘠的诱因。鉴于此,《文学言语的私有性——论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将其主旨立足于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维度,探寻文学言语背后的心理因素——私人感觉及私人感觉的言语表达,从而对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文学式的解答方案,即:文学作为一种言语活动方式,是如何使个体生命跨越公共语言规则,冲破类的限制,抵达个体生命内核,从而达成言语主体在文学审美王国中创造性的展现的。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人类历史古今中外的“古今之争”、“诸神之争”,及其中的诗学与哲学与政治之争。其意义非同小可。
      ——张志扬
      “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的观点对文学语言研究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对我国同类研究做出了新的推进。
      ——徐岱
      问题意识明确、具体,挑战性强,展开得也比较充分。
      ——王鸿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语言境域中的“文学是人学”
    纵观文学理论发展史,我们大致可以把文学语言研究方式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传统的工具论语言观与二元分离的认识论框架内研究文学语言及文学现象,从而形成载体论的文学语言观。另一种是在现代语言学的影响下将文学研究限定在对文学语言形式研究的本体论文学语言观。但二者均在内容与形式二分的认识论框架下进行的,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
    一、重内容,轻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工具论的语言观更多地注重文学语言的修辞学研究。从这条语言途径踏人文学的世界,我们将发现.对“真实性”的追求取代了文学的“主体性”,无论是创作主体、接收主体,还是人物的生命个体都处于一种身心分裂的状态。西方传统文学研究中的工具论语言观可能既不能解决文学所面临的内容与形式的割裂,也不能有效地解除文学创作主体的“语言之痛”,更不能发现文学的本真性存在。
    二、重形式、轻内容,或内容让位于形式,主要代表为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批评流派。正如罗兰·巴特所说,“语言包容了全部文学创作,就像天、地及天地为人类划定的栖息之所”,语言对文学的重要性迫使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从不敢轻易放弃揭开文学语言之谜的机会。现代语言学代表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语言学研究方法为文学语言研究提供了直接的途径。
展开
目录
引论
一、语言的失落:文学语言修辞学建构
二、语言的自觉:文学语言学学科建构
三、语言的生命回归之旅:文学言语私有性研究宗旨
第一章  语言境域中的“文学是人学”
第一节  主体的焦虑:文学语言修辞学研究中的“人”
第二节  主体的迷惘:文学语言形式主义研究中的“人”
第三节  主体的回归:文学语言生命本体论研究中的“人”

第二章  私人感觉与私人语言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
第二节  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

第三章  私人感觉与个人化表达
第一节  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
第二节  私人感觉:文学言语活动的渊薮
第三节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

第四章  私人感觉与文学言语
第一节  文学言语与生命的内在同一性
第二节  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
第三节  “自我”的完善: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审美后效

第五章  文学的突围: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话语衍生
第一节  “立象尽意”--内在情感的自我赋形
第二节  “言外之意”--内在情感私密性的保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