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界对当代杂文发展史的研究,其说不一,有的说是“三起两落”,有的说是“四起三落”;但对于“文革”以前有过两度繁荣,却是一致公认的。笔者在此不打算对杂文发展史作全面的探讨,但也同意这个公认的论断,如果说有“高潮”,那么就是1956下半年至1957上半年这约一年的短暂时期,至于196l至1962年约一年半时期,也只能如杂文史家所说的“复苏”,很难与1956年至1957年相提并论了。
从全国解放到1955年这六年间,也不是没有杂文,但是还没有形成气候,曾经开放过一些花朵,很快也遭到冰冻霜打。远在上海解放不久,当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夏衍,在市长陈毅的支持下,就在《新民报晚刊》上辟了一个专栏《灯下闲话》,在将近一年间,以各种不同的笔名,陆续发表了一百多篇见解深刻触及时弊的杂文。但是,到了1950年八九月间,这个专栏忽然不见了。当时读者还不知道什么原因,三十年后,1982年12月29日,夏衍在《新民晚报》发表的《迎新忆旧》一文中,才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当时有人(当然不是平民百姓)知道了这个专栏的作者是谁,对此说三道四“讲怪话”,作者就主动“收摊”了。身为市委宣传部长的夏衍也顶不住而搁笔,可见当时加诸杂文的压力之重了。
差不多与此同时,1950年4月,黄裳在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一篇《杂文复兴》,仅仅想为“批评性杂文”和正确使用讽刺争一席之地。这本来是一种积极的主张,却招来了一阵批评,最后,《文艺报》发表了一篇长文《谈谈杂文》,实际上对此作了“总结”,此文抹煞了、否定了黄裳一文的积极意义,也扼杀了刚刚萌芽的杂文的一点生机。
此后,虽然从北京到各地报刊也发表了少数具有真知灼见的杂文。但总的来看,在这一时期中,杂文界笼罩着沉重的阴云。犹忆1954.年间,上海《解放日报》学习原苏联《真理报》经验,追随《人民日报》之后,也成立一个“小品文组”。除了发表一些“苏式”讽刺小品文外,也辟了“中式”花边的杂文专栏。但是要组织这方面稿件极难,当时正处于思想改造、“反胡风”“批胡适”、“肃反”等一系列运动前后,知识分子中杂文老手,大多噤若寒蝉。往往一篇无关宏旨的文章,也必经两位副总编辑一审再审,一改再改,个别文章最后还要送总编辑定稿。这正是杂文低谷时的景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