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与明君三国时,少府杨阜向魏明帝上奏章,要裁减宫内不被宠幸的人,并召集御府专管此事的官员,问他宫内到底有多少嫔姬。这个人墨守成规,回答道:“这是宫内的绝密,不得向外透露。”杨阜听后大发雷霆,命令手下打了他一百杖。教训他说:“国家大事,不能让重臣知道,反而只让你们这些小人知道不成?”明帝本来就很敬重杨阜的直率,这件事发生之后就更加敬重杨阜了。
有一次,房玄龄、高士廉看到皇宫北门正建造工程,就向少府少监窦德素打听皇宫北门要建造什么?窦德素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太宗皇帝。太宗听后十分生气,心想:你们什么事情都想管啊!于是下诏让房、高二人进宫,对他们说:“你们只管南衙的事就行了,北门的小小营造和你们俩没有任何关系!”吓得房、高二人连连表示谢罪。
唐太宗的英武当然是魏明帝无法比拟的,但唐太宗责备房玄龄等人的话,同明帝敬重杨阜的事情比起来,就相差太远了。圣君贤主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后人所效仿,太宗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惋惜。《魏史》论明帝说:“大臣的忠谏直言,明帝即使不能全部采纳,但他都会认真去听一听。虽然说不上是有道的明君,却也有人君的器量了。”幸运与不幸从古至今,总有一些人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祸,以致家亡国破、玉石俱焚等事情的发生,佛家说它们是“劫数”。然而这之中也有幸运和不幸运的区别。有一次,看天象的人对汉武帝说,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气象。害怕他人夺去自己江山的汉武帝就派人把监狱中的那些犯人,不论罪轻罪重统统都给杀掉了。只有各郡设在京城的临时监狱里的囚犯免于此祸,这事受惠于当时的廷尉丙吉的抗旨相护,而后来做了皇帝接班人的刘询,就被关在这座监狱之中。
隋炀帝杨广想长生不老,命令嵩山道士潘诞炼金丹。潘诞说炼不成,因为没有胆石髓,需要童男、童女各三斛、二斗的胆髓来代替才行。炀帝不相信他的话,于是愤怒地把潘诞杀掉了。还有一次,有个方士说姓李的人要做皇帝,劝炀帝把姓李的人全部捉来杀掉。隋炀帝没有听信他的话,只杀了李金才一家。按说隋炀帝杨是个暴君,他嗜杀成性,和那些草莽盗寇没有两样,但在这两件事情上他却没有胡来。
唐太宗听李淳风说以后有一个姓武的女人要做皇帝,并且已经在皇宫里。唐太宗听后,便要把姓武的人全部杀掉。李淳风上谏说:“这样做是不行的,如果杀了这些人,以后还会有姓武的人出生,将来会祸及您的子孙。”唐太宗这才作罢,差点就做出了滥杀无辜的事情。唐太宗这位有名的圣贤明君尚且如此,难道说没有幸与不幸的区别吗?国君要有自己的见解战国时期,苏秦、张仪一起拜鬼谷子为老师,然而他们两人关于合纵、连横的观点却是水火不能相容,相差甚远,这是由于他们二人观察时势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苏秦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秦,以免被秦国各个击破后遭吞并,所以在论六国的国势时总是说如何的强大。而张仪呢,他主张让六国分别投靠秦国以求自保,所以他论述六国的国势时,总是指出它们的弱点,指出它们自身的弊处。没想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君对他们的话都是言听计从,把国家命运交付给他们,竟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同他们辩论二人之计的利弊。他们都是国家的主宰者,长期执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旦国家有了危难,他们却拿不出任何主见,而被他人随意摆布着。走到这个地步,只要国家还没有灭亡就已算是幸运的了。
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模一样。制定好生活的计划,有多少亩好田,收成会有多少,果园有多少亩地,每一年能收多少桑麻,房屋有多少间,积蓄有多大数目,小的像牛、羊、狗、鸡,这些你的心中有没有数。又不是幼童、盲人和懦弱、愚蠢的人,哪一样的事情心里怎能没有自己的打算呢,何必让那些不亲不故的远方人代你作计划呢?假如甲说多了将如何,乙却说少了将如何,能顺从他们所说的话去做而不生疑惑吗?汉景帝与御史大夫晁错讨论政事时,晁错说:“汉高祖对同姓的人大封为王,将齐地分出七十多城,将楚地分出四十多城,将吴地分出五十多城,封地占了汉朝江山的一半了。”凭借汉朝江山地域广阔,这三个王侯怎能占有天下的一半呢?这是晁错想削减诸侯才说出了这些夸大其词的话。
胶西王想联合吴国叛乱时,他的属下们劝他说:“诸侯地盘还不到汉室的十分之二,凭借这一点力量去做叛逆之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时要反叛的是吴、楚、齐等国的力量,其实不算小了。但是胶西王的属下们想制止他反叛,因此故意说他们的力量非常小。
从这两件事情上看,苏秦、张仪、晁错、胶西王手下的幕僚,他们的话都十分相似,但他们想达到的目的却各不相同。听的人如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而自己又了解情况,有主见,那就好了。
祝福和诅咒生活中人们常用祝福和诅咒,来表达他们对某人或者某事的好恶。假如某个人做了太多的坏事,就会遭到世人的咒骂,即使他找到再好的巫师为他祝福也是没有用的;一旦自己遭到了报应,就会埋怨替他祝福的人办事不力,那就会贻笑大方。下面就有两个例子。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齐景公得了病。大臣就请求齐景公杀掉那个负责为他祈祷祝福的官员。晏婴知道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反驳说:“假如祈祷对人有好处,会得到神灵的庇护,那么诅咒时神灵就不再庇护了,对人就会有害。现在诅咒国王的人真是太多了。即使这名负责祈祷的官员恪尽职守,天天为国王祈祷祝福,他一个人怎么能对付得了成千上万人的诅咒呢?所以国王得病,和他没关系,不能归罪于这名官员。”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中行寅在晋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就将太祝召来想治他的罪。在陈述太祝的罪状时说:“你为我祈祷、斋戒时不敬重鬼神,致使我的国家快要灭亡了。”但他的一名大臣祝简不同意,辩解说:“现在大王为了装饰自己豪华的车船,加重了百姓的赋税,才导致了民怨神怒,诅咒您的人太多了!如果认为祈祷有利于国家,那么诅咒就会有损于国家了。一个人为了国家向神灵祈祷祝福,全国的老百姓却向神灵诅咒国家快些灭亡。一个人的祝福怎能抵挡得住一个国家的人的诅咒呢?这样国家的灭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个负责祈祷祝福的人,能有什么罪过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