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容斋随笔:白话珍藏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001783
  • 作      者:
    (南宋)洪迈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容斋随笔(白话珍藏本)》堪称一部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它记述了古代的政治、艺术、人生哲理等方面的故事。原著是古文,本书采取了意译,并做了适当的删减,帮助读者更容易读懂。本书曾得到宋孝宗的大为赞赏,又成为一代为人毛泽东的枕边书。你说,它值得你一读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记述的古代的政治、艺术、人生哲理等方面的故事,其考证、议论、记事很有特色。既有宋代的典章制度,更有三代以来的一些历史事实、政治风云和文坛趣话,资料丰富、格调高雅、考证有理有据。阅读这样题材的书,省时省力,只要有片刻的闲暇时间,就可以看上一两篇,从中受益非浅。
  在毛泽东的政治生涯里,我们无从得知他从中领会多少哲理,但无可否认他从这本他一生最钟爱的枕边书中借鉴了不少东西,对他的思想和行动都有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昏君与明君三国时,少府杨阜向魏明帝上奏章,要裁减宫内不被宠幸的人,并召集御府专管此事的官员,问他宫内到底有多少嫔姬。这个人墨守成规,回答道:“这是宫内的绝密,不得向外透露。”杨阜听后大发雷霆,命令手下打了他一百杖。教训他说:“国家大事,不能让重臣知道,反而只让你们这些小人知道不成?”明帝本来就很敬重杨阜的直率,这件事发生之后就更加敬重杨阜了。
  有一次,房玄龄、高士廉看到皇宫北门正建造工程,就向少府少监窦德素打听皇宫北门要建造什么?窦德素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太宗皇帝。太宗听后十分生气,心想:你们什么事情都想管啊!于是下诏让房、高二人进宫,对他们说:“你们只管南衙的事就行了,北门的小小营造和你们俩没有任何关系!”吓得房、高二人连连表示谢罪。
  唐太宗的英武当然是魏明帝无法比拟的,但唐太宗责备房玄龄等人的话,同明帝敬重杨阜的事情比起来,就相差太远了。圣君贤主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后人所效仿,太宗的做法实在是令人惋惜。《魏史》论明帝说:“大臣的忠谏直言,明帝即使不能全部采纳,但他都会认真去听一听。虽然说不上是有道的明君,却也有人君的器量了。”幸运与不幸从古至今,总有一些人会遭遇到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祸,以致家亡国破、玉石俱焚等事情的发生,佛家说它们是“劫数”。然而这之中也有幸运和不幸运的区别。有一次,看天象的人对汉武帝说,长安的监狱中有天子气象。害怕他人夺去自己江山的汉武帝就派人把监狱中的那些犯人,不论罪轻罪重统统都给杀掉了。只有各郡设在京城的临时监狱里的囚犯免于此祸,这事受惠于当时的廷尉丙吉的抗旨相护,而后来做了皇帝接班人的刘询,就被关在这座监狱之中。
  隋炀帝杨广想长生不老,命令嵩山道士潘诞炼金丹。潘诞说炼不成,因为没有胆石髓,需要童男、童女各三斛、二斗的胆髓来代替才行。炀帝不相信他的话,于是愤怒地把潘诞杀掉了。还有一次,有个方士说姓李的人要做皇帝,劝炀帝把姓李的人全部捉来杀掉。隋炀帝没有听信他的话,只杀了李金才一家。按说隋炀帝杨是个暴君,他嗜杀成性,和那些草莽盗寇没有两样,但在这两件事情上他却没有胡来。
  唐太宗听李淳风说以后有一个姓武的女人要做皇帝,并且已经在皇宫里。唐太宗听后,便要把姓武的人全部杀掉。李淳风上谏说:“这样做是不行的,如果杀了这些人,以后还会有姓武的人出生,将来会祸及您的子孙。”唐太宗这才作罢,差点就做出了滥杀无辜的事情。唐太宗这位有名的圣贤明君尚且如此,难道说没有幸与不幸的区别吗?国君要有自己的见解战国时期,苏秦、张仪一起拜鬼谷子为老师,然而他们两人关于合纵、连横的观点却是水火不能相容,相差甚远,这是由于他们二人观察时势的角度不同而导致的。苏秦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秦,以免被秦国各个击破后遭吞并,所以在论六国的国势时总是说如何的强大。而张仪呢,他主张让六国分别投靠秦国以求自保,所以他论述六国的国势时,总是指出它们的弱点,指出它们自身的弊处。没想到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君对他们的话都是言听计从,把国家命运交付给他们,竟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同他们辩论二人之计的利弊。他们都是国家的主宰者,长期执掌国家的大政方针,一旦国家有了危难,他们却拿不出任何主见,而被他人随意摆布着。走到这个地步,只要国家还没有灭亡就已算是幸运的了。
  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一模一样。制定好生活的计划,有多少亩好田,收成会有多少,果园有多少亩地,每一年能收多少桑麻,房屋有多少间,积蓄有多大数目,小的像牛、羊、狗、鸡,这些你的心中有没有数。又不是幼童、盲人和懦弱、愚蠢的人,哪一样的事情心里怎能没有自己的打算呢,何必让那些不亲不故的远方人代你作计划呢?假如甲说多了将如何,乙却说少了将如何,能顺从他们所说的话去做而不生疑惑吗?汉景帝与御史大夫晁错讨论政事时,晁错说:“汉高祖对同姓的人大封为王,将齐地分出七十多城,将楚地分出四十多城,将吴地分出五十多城,封地占了汉朝江山的一半了。”凭借汉朝江山地域广阔,这三个王侯怎能占有天下的一半呢?这是晁错想削减诸侯才说出了这些夸大其词的话。
  胶西王想联合吴国叛乱时,他的属下们劝他说:“诸侯地盘还不到汉室的十分之二,凭借这一点力量去做叛逆之事,实在不是明智之举。”这时要反叛的是吴、楚、齐等国的力量,其实不算小了。但是胶西王的属下们想制止他反叛,因此故意说他们的力量非常小。
  从这两件事情上看,苏秦、张仪、晁错、胶西王手下的幕僚,他们的话都十分相似,但他们想达到的目的却各不相同。听的人如果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而自己又了解情况,有主见,那就好了。
  祝福和诅咒生活中人们常用祝福和诅咒,来表达他们对某人或者某事的好恶。假如某个人做了太多的坏事,就会遭到世人的咒骂,即使他找到再好的巫师为他祝福也是没有用的;一旦自己遭到了报应,就会埋怨替他祝福的人办事不力,那就会贻笑大方。下面就有两个例子。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次齐景公得了病。大臣就请求齐景公杀掉那个负责为他祈祷祝福的官员。晏婴知道后,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反驳说:“假如祈祷对人有好处,会得到神灵的庇护,那么诅咒时神灵就不再庇护了,对人就会有害。现在诅咒国王的人真是太多了。即使这名负责祈祷的官员恪尽职守,天天为国王祈祷祝福,他一个人怎么能对付得了成千上万人的诅咒呢?所以国王得病,和他没关系,不能归罪于这名官员。”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中行寅在晋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就将太祝召来想治他的罪。在陈述太祝的罪状时说:“你为我祈祷、斋戒时不敬重鬼神,致使我的国家快要灭亡了。”但他的一名大臣祝简不同意,辩解说:“现在大王为了装饰自己豪华的车船,加重了百姓的赋税,才导致了民怨神怒,诅咒您的人太多了!如果认为祈祷有利于国家,那么诅咒就会有损于国家了。一个人为了国家向神灵祈祷祝福,全国的老百姓却向神灵诅咒国家快些灭亡。一个人的祝福怎能抵挡得住一个国家的人的诅咒呢?这样国家的灭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个负责祈祷祝福的人,能有什么罪过呢?”
  ……
展开
目录
君臣篇
昏君与明君
幸运与不幸
国君要有自己的见解
祝福和诅咒
谶语与预言
用人不必疑
理义的力量
皇帝与皇子
母后参政有善有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明君也有糊涂时
立功必有赏
世事难料哉
庸君的悲哀
母贱而子贵
刘、项成败的关键
刘邦忽悠韩信
妙语转危为安
刻薄的君主
升官与受戮
论功行赏明君风范
帝王驾驭术
汉武帝中蛊
汉武帝用人
汉武帝驭下有方
广采众议纳谏兴国
偏见不可取
皇帝拒谏将士捐躯
母后干政不仁
光武帝的胸襟
父子大不同
唐太宗塑像
武则天的梦
信佛的皇帝
庸相沉浮录
不仁者也有义行
迷信“图谶”的帝王们
知人善任的曹操
仁慈的暴君
乱世之仁君
因刑而丧国
蜀主的仁德
事必躬亲
宋真宗晚年的人事安排
昏君禁忌多
王居正触犯龙颜
完颜亮被废
帝王寿命长与短
亡国君的末日

将相篇
李纲平步青云
抗金的名将
贤者的风范
同是天涯沦落人
国家兴衰在于人才
重臣
谋臣
贤才识贤才
名士英宰
激流不知勇退
荐贤的德能
士为知己者死
“狐假虎威”的出处
真是“三个毛小子”吗?
生与死
君子失势小人得意
崇尚名节 视死如归
清官也有不清之时
名将的晚节 
谗言真可畏
“不倒翁”的秘密
贤相与庸将
曹参的过失
名士择良主
张良无后人
仗义执言救大臣
王嘉错认贤臣
周亚夫的死因
田叔保孟舒
大器终晚成
刀下救友人
李广不得志
伪君子袁盎
不孝难忠君
钟繇的检讨
智者投明主
孙吴四杰
杯中日月旋
刚烈之士太史慈
诸葛亮死而后已
清廉的谢眦
习惯成自然
公孙五楼的才智
常何的门客
年少立志老如愿
魏征谏封禅
国事越级谈
名臣颜真卿
大祸起萧墙
胆识过人的萧颖士
专权宰相李德裕
严格执法 的范正辞
张齐贤理冤情
八十高龄保大宋
崔德符是君子
宋初的宰辅
大奸臣蔡京
依附者的背离
张天觉诡诈无常
奸臣嫉贤能
父忠子邪乎
患难见真情
张释之与柳浑
老将立奇功
鹬蚌相争利归于谁
盛衰无常事
四位隐士
大话可误国
王朝衰落法 度尚存
王安石轻言弃地

智谋篇
一计定乾坤
列子的办法 
陈翠说太后
立木树威信
善言者无罪
汉皇好吃拍马术
汉武帝与光武帝
萧何与韩信
邳彤与郦商
用兵须出奇谋
单骑平叛乱
袁盎和温峤
宽猛结合
毕仲游
盗贼治盗贼
化险为夷的将军
收买人心
有备无患
同工异曲

文坛篇
何人得真经
注释引出的笑话
宋玉的杰作
史家之绝唱
名联
文盲的诗句
万古陶渊明
卖文谋生计
判词的写作
诗画中的骏马
韦应物少年轻浮
李白与杨贵妃
李白之死
杜甫的诗篇
严武与杜甫
白居易的记事诗
白居易的俸禄
白居易与歌妓
白居易的小妾
夜闻歌者
谶语不可信
韩愈与欧阳修
汪圣锡巧对经文
诗与时
“东坡居士”的由来
苏轼诗仿陶渊明
何公桥的传说
葛延之的长袍语录
绝唱不要和
意境深远的“南窗诗”
点睛之笔墨
桃花笑春风
妙用“也”字
忧愤的天才
黄庭坚蒙冤
黄庭坚改诗
文章 要修饰
文字的禁忌
李清照与赵明诚
姓名的妙对
斑斑油污衣
文书忌字错
拘泥不可取
对偶自天成
懒于回信
书信的陋俗
情系“琵琶亭”

官场篇
露布的来历
后唐的马匹
门槛之由
天机不可泄露
岂以姓氏论英雄
门生门下见门生
唐朝宰相靠举荐
一代名相
升官的阶梯制度
史书上的高锴
考场的规矩
唐代的选官四要
大赦的尺度
冗官带来累赘
高官子弟
边光范主考
贡举条例
御史和谏官
繁琐的官衔
粗俗的掌故
小吏的俸禄
禁宫中的机密
宋朝的敕令
小知县范纯粹
可笑的公文

历史篇
孟子的笔误
民之所以不畏死
弑君
不求和而亡之
女子亦有英雄气
称呼的变化
秦国的气度
不要国土要后人
大义岂能灭亲
邀奇家的奇谈
孔子的良苦用心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
范增不仁不智
诽谤获罪的大臣
养痈则会遗患
变患难为仇敌
曹操与杨彪
万事在人为
修史渊源
知己而败彼
短暂的王朝
功臣的下场
了解民风制定政策
史书上的笔误
殷鉴不远
孙坚其人
迁都之害
好几个李杜
梁状元的传讹
苏武的殊荣
蜀地不宜取
旧书不厌百回读
将帅的换与不换
秦与六国
奇异的年代
前朝旧臣
地利不如人和
人算不如天算
存亡之际
君主无志气死三军
借刀杀人
荒谬的“秽史”
俘虏的悲苦
预言死亡
五胡乱华
李宓的生死之谜
祖谱的谬误
不救国,遭报应
秀才之名
神算子周玄豹
奸未必可遗传
板荡识忠臣

地理习俗篇
喷嚏这件事
庄子的寓意
巧合的故事
西门豹治邺
避家讳
五行排九州
何处有四海
地名中的阴阳
洗儿钱果
扬州景致
饶州的古风
幻术
食草
何韩同姬姓
古人忌讳的月份
正月十五的灯市
寒食节 
老庄的道理
奇女子
孪生的苦恼
习以为常事
占卜先生郭景纯
奇月
怪事
消失的义气
人生五大计
处世的心境
动植物的色泽
雁鹅的血缘
城狐和社鼠
蜘蛛结网
阴阳乌鸦经
虫鸟之性情
缇萦救父
蓝尾酒
束惰之礼
因刹渎神灵
荒唐的建筑
滑稽的占星术
官吏不喜听灾情
祈神的鬼把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