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你看懂世说新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001431
  • 作      者:
    [(南朝.宋)刘义庆原著]
  • 出 版 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教你看懂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描写了魏晋名士的道德修养、才能禀赋,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情感特性、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教你看懂世说新语》我们了解到魏晋时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面貌,在许多故事的背后,展现的是魏晋时代所有政治、社会与人文的整体缩影。它没有史书的长篇大论,而是以最清丽、简约与潇洒的短文形式作画龙点睛的描绘,在简约的文字背后,有着余味无穷的意蕴。
展开
精彩书摘
    忠孝不必两全也能成德
    德行
    《世说新语》共分三十六门类,前四门依次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正与《论语?先进》提出的孔门四科相合。这种分门类的编写体例及前四门的安排,或许有着尊崇儒家的意思,但《世说新语》在内容上却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受此前汉代儒学牢笼的限制。
    《德行》门的内容,有对传统儒家道德如忠义、孝道、清廉、仁爱等等的赞颂,例如荀巨伯宁死不弃友,邓攸弃己子保全弟之子,管宁视片金与瓦石不异等。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文字,则是那一时代的特有产物。如李膺的“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而“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反映了汉末特有的清议之风以及这一风气在士人中产生的影响。阮籍的“至慎”,是魏晋士人在激烈的皇权争夺中为求全身而退,不得已所采取的远祸方式,作者置之于《德行》门,显然也有同样的感受。再如王献之临终,不顾自己皇家女婿的身份,公然追念被迫离异的前妻,而作者也视此为美德,这种有违儒家礼教的行为,则应看作是魏晋时期个性情感解放的表现。
    必须指出的是,儒家礼教以忠孝为本,然而《德行》中有关忠君事迹的记载极少,这是什么原因呢?鲁迅指出:“(魏晋)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足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篡权夺位者往往借提倡孝道来标榜自己,镇压别派士族的反抗,汉末魏晋的许多大名士,如孔融、嵇康、吕安等都死于“不孝”的罪名,《世说新语》对此均有记述。至于作者自己,虽然在《德行》门中记述了不少孝行,但他对统治者提倡孝道的虚伪态度,显然是有微词的,读者可以从阅读中体会到这一点。
    陈仲举为豫章
    陈仲举【陈仲举】东汉汝南平舆(今属河南)人,名蕃,字仲举,曾任太傅。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揽辔】拿过缰绳。古代受任的官员通常乘车赴职,登车揽辔(音pèi)表示初到职任。,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豫章太守】豫章:郡名;太守:郡长官,负责一郡行政事务。,至,便问徐孺子【徐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名稚,字孺子。陈蕃在豫章时,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稚特设一榻,徐坐过走后,就挂起不用。所在,欲先看之。主簿【主簿】中央机构及地方官府的属官,掌管文书簿籍。魏晋以后,为将帅重臣的幕僚长,地位甚重。曰:“群情欲府君【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式】通“轼”,车箱前部扶手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扶着轼。古人乘车,俯身扶轼表示敬意。商容【商容】殷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他刚开始做官,便有刷新政治的抱负。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任,便打听徐孺子的住处,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众人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去官署。”陈仲举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尚未坐暖,就先去商容居住过的里巷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李元礼高自标持
    李元礼【李元礼】东汉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名膺,字元礼,曾任司隶校尉。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标持】自尊自信,自视甚高。,欲以天下名教【名教】指儒家以正名定分为中心的礼教。是非【是非】辨别正误,褒贬得失。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译文】
    李元礼风度秀美严整,为人自尊自信,要把按名教标准来品评天下的得失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后辈人士能够受到他接待的,都认为是登上了“龙门”。
    ◎世说小辞典
    登龙门
    “龙门”是黄河水道,在今山西河津北和陕西韩城东北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据《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六引《三秦记》说,龙门之下,每年三月有黄鲤鱼汇集,能跃上龙门的不过七十二条,均化而为龙。后人于是以“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接待和援引而增长声誉。难兄难弟
    陈元方子长文【长文】名群,字长文,陈元方之子。曾任司空、录尚书事。,有英才,与季方【季方】名谌,字季方,陈元方之弟。子孝先【孝先】名忠,字孝先,陈谌之子。,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县名,治所在今南永城西北。这里指陈寔。陈寔:字仲弓,曾任太丘长,世称“陈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难为兄、难为弟】意思是兄弟均有才识,很难分出高下。。”
    【译文】
    陈元方的儿子长文,有卓越的才能,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德行,争议相持不下,无法决断,而去询问陈太丘。太丘说:“论学识品行,元方季方各有所长,互为兄长,难以分出高下优劣啊!”
    ◎令大人汗颜的陈元方
    陈元方是东汉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名纪,字元方,出身大家世族,父亲陈寔又是政府官员,所以对人情世故及官场狡诈自小就看得非常清楚。
    他自幼即非常出色,《世说新语》里记载了许多有关他的事迹,其中最令人熟知的故事,便是《方正》门的《陈元方责父友》故事,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说话行事却镇静沉着,面对咄咄逼人的成年人针锋相对,义正而词严,逼得对方无话可答,并以头也不回地拂袖进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作为,实在令人佩服。
    ……
展开
目录
出版序
穿梭于乱世中的清醒思想
篇一 品格的鉴定
德行——忠孝不必两全地能成德
陈仲举为豫章
李元礼高自标持
难史难弟
荀巨伯看友人疾
割席分坐
华、王优劣
阮嗣宗至慎
邓攸避难
庾公乘马有的卢
阮光禄焚车
王子敬首过
贫者士之常
身无长物
焦饭遗母
方正——正直坦率的襟怀
陈元方责父友
辛佐治立军门
向雄诣刘准
陆士衡答卢志
庾子嵩卿王太尉
阮宣子伐社树
阮宣子论鬼神
陆太尉拒婚
王述转尚书令
王蓝田责文度
雅量——恢宏而坚定的胸怀气度
贤媛——高洁自信的时代新女性

篇二 智慧的赞叹
言语——简约的言语蕴含精微的智慧
捷悟——才智是杀身祸尖也是保命利器
夙惠——语出惊人的天才儿童
排调——嘲弄调笑也能高雅进行
轻诋——骂人不带脏字的最高技巧
假谲——善意的谎言创构圆满的结
篇三 技艺的精湛
文学——记录理性与情感的碰
篇四 官场的应对
篇五 比较的艺术
篇六 人性的表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