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准备着
张泽群:你是一个农村生长的孩子,童年有关电影的记忆会不会比较少?
吕胜中:是,非常少。因为中国农村过去这种文化娱乐活动很少,可能就有一些传统的戏曲,比如过年的时候唱戏。再有流浪艺人什么的。到了新中国以后,农村开始有电影了,过去还有皮影戏,应该说电影是代替皮影戏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新的形式。我小的时候,电影在农村应该是刚刚兴起,一开始大部分是黑白片。所以看电影,那简直是当时我们这么大小孩儿生活中一件非常非常大的事儿了!只要听说附近村里面放电影,我们一定要去!说是附近,其实也有二十多、三十多里路,但我们必定翻山越岭也要去看!
张泽群:要半天才能走到?
吕胜中:不是半天。因为农村演电影,都是露天电影,开演不是特别早,得等天黑下来,所以基本上吃完晚饭就往放电影的村子跑!成群结队的,路上根本不寂寞,从不用担心没有伴儿。如果是本村放电影,那占地方是个特有意思的事儿。因为我那个村子,在我们周围比较大,村里面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一年请几次电影队来。村里只要放电影,吃完中午饭,有的时候甚至是早晨吃完饭,就开始在电影场占地方。因为家里面的板凳少,吃饭的时候还得坐,所以我们小孩都是搬石头占地方:就是拿石头在地面摆个圈子,这就表明是我的地方。这基本上相当于搞房地产一样圈地。
张泽群:那还得有人看着。
吕胜中:不上学的孩子就在那儿坐着,看着这个地方,甚至我姐姐还要替我,我才能回家吃饭。为了占地方,好多小孩经常要进行搏斗、战斗,这个地方是我的,那个地方是你的。你要是稍微不注意,另外一个小孩就会挪了你的石头、侵占你的地盘。或者再大一点的孩子要欺负你,要侵占你一点儿什么的。
张泽群:那就把家里的狗叫来一块儿。
吕胜中:那不管事,人管事,狗不看电影。为什么要占地方呢?因为不但自己的家人要看电影,临近村庄的亲戚们也都要来看。所以还要按人数算好占多大地方,而且我占地方给家人和亲戚坐,也是显示我的力量!吃完晚上饭以后,家人、亲戚陆续走来了、坐下了。那时候农村没有电,放映员得用发电机发电放电影。只要发电机一响,场灯亮了,必然会传来一阵欢呼。实际上在农村,农民最早认识电灯,是从看电影开始,看到电灯真是像看到光明一样!
张泽群:电影给你们带来光明、给你们带来愉悦。当时你们家那地方,恐怕条件不是很好,肚子都吃不太饱,偶尔能看上电影,这种难得的精神享受,就更显得珍贵!
吕胜中:那小孩儿基本上都不吃饭,来了电影还吃饭?!不吃饭,根本顾不上!
张泽群:所以能饿着肚子看一场电影,对那个电影记得肯定也特别深刻。
吕胜中:啊,基本上晚上从外村回来的话,都是很晚很晚了。回来以后还激动得不得了。比方说家里父母没去:家里不能全都走空嘛,我回去就得给他们讲故事什么的,和他们分享,很好很好啊!
张泽群:你喜欢看哪部影片呢?
吕胜中:《红孩子》!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儿童片,我就觉得特别喜欢!特别羡慕苏保和细妹,后来甚至恨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你看多有意思!
张泽群:要像电影中的苏保那样参加少年儿童团,干革命去!
吕胜中:是!不过我们换了个方式。学校每到夏季要放暑假:当时我们农村不是叫暑假,叫麦收假——每到这个假期,我们就跟生产队的干部协商成立儿童团。我们每个人都自己做一支红缨枪:修得很漂亮的一根木棍,然后在圆头绑上麻线。每天吃完晚饭,我们儿童团就有事干了,要值班,要换岗。一个人还不敢站岗,得两个人一班。
张泽群:为谁站岗?
吕胜中:我们站在麦地旁,要保护秋收,保护麦收。
张泽群:谁是敌人?
吕胜中:防止有坏人来偷生产队里的麦子什么的。当然没有敌人,一切都是我们假设的、假想的敌人。重要的是我们要做这样的事情,要当儿童团。
张泽群:很有意思。《红孩子》的主题歌至今仍在传唱,那时候你们会不会唱?
吕胜中:当然会唱了,“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这首歌应该说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我加入中国少先队的时候,誓词就是“准备好了吗”,回答就是“时刻准备着”。长大以后,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境,很有理念。后来这句话成为我做事方式的准则,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充分的铺垫,要有充分的准备。我孩子上学的时候,我看他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叫统筹安排,就是做事要有计划性。比方我现在做作品,我在做草图之前,会把一切可能性想得很完整,用什么纸张,怎么去做。现在我做装置,装置用的材料,我不熟悉,我就要事先去熟悉。生活中我常常会问自己,准备好了吗。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现在很多小孩,父母给他准备得太多了,他自己反而不会准备了,这应该是我们每个家长都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载们的下一代,你们准备好了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