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的法国,像它的首都巴黎一样,既充满着举世无双的魅力,又在 某一方面有着出乎意料的虚弱。 全欧洲的目光都注视着法国宫廷。在那里,衣着华丽的贵族们在豪华的 宴会里或动人的幽会中,忙着与贵妇们把臂交谈,或者在尽可能人多的地方 ,俩人按照一整套程序,进行一场热闹的决斗,以此维系往日骑士精神的余 晖。 当时,波希米亚的约翰国王称赞巴黎是“世界上最具骑士风度的地方” ,并且宣布他不愿离开巴黎。但l331年前往巴黎访问的意大利诗人皮特拉克 却没有那么浪漫: “虽然巴黎名过其实,而其得名也大部由于当地人民之宣传,但尚不失 为一大城市。不过除阿维尼翁外,我确未见过比巴黎更脏乱之地方。然而它 同时却容留着最有学问之士,它真像一个大篮子收集着各方的奇珍异果…… 他们(法国人)有机会就表现自己,并且不顾一切地吃喝玩乐。” 用后来伏尔泰的话说,最放纵时代的一切腐化行为和最蒙昧时代的一切 野蛮行径,这个宫廷都兼而有之。 14世纪、15世纪的法兰西王国徒有王国的称谓,实际上,它离民族国家 这个概念还有一些差距。国王的权力虽然随着农奴制的崩溃在不断地增强, 但依然没有掌握管辖全部国土的绝对权力,很多时候,他对某些大封建主的 领地所拥有的权力,更像一个仲裁者。 此时,由于罗马法传统的根深蒂固,法国人的私有权观念极为发达,以 至于“我的封臣的封臣就不是我的封臣”这一原则在有些时候依然有效。一 些封建主不甘心权力被国王夺走,有的甚至觊觎整个王国的大权。法国内部 纷争不断。 而且,此时法兰西的一些领土,不仅不属于法国国王,也不属于那些法 国封建主,而是属于大海对面的英国国王。 英国的两个王朝,诺曼底王朝(1066年-1154年)和安茹王朝(1154年- 1399年)都是来自法国的封建主,因而在法国大陆拥有大批领地。虽然法国 历代国王竭力剥夺英王在法国的领地,但英王仍占领着法国西南部的不少土 地。 只要领地没有被完全剥夺,英国王室就仍抱有在法国大陆扩张势力的野 心。 1328年,刚登上英王王座的爱德华三世欣喜地得知,他的法国舅舅查理 四世去世了,而且没有留下子嗣,爱德华以法王外甥的资格要求继承王位, 希望同时拥有英、法两国王位。 法国方面搬出了《萨利克法典》,这部法典不允许妇女有任何继承权, 法国人引用这样一句话,“百合花……不劳苦,也不纺织。”意思是说:女 人应当纺织,而不应该统治百合花的王国。有人甚至直接说:“法国王冠高 贵无比,不能容许女人来戴。” 言外之意是,作为法国公主的儿子,爱德华无权戴上法国王冠,何况, 爱德华生在一个与法国天然为敌的国家里。于是法国的三级会议以此为由, 拒绝了英王的要求,并推举查理四世的侄子腓力继承王位,称腓力六世。 面对欧陆两强的争吵,提心吊胆的欧洲王室不知道他们会根据血统还是 凭借武力据有这个王国。 出人意料的是,一身骑士盔甲的爱德华居然在亚眠大教堂,跪在腓力六 世面前,宣誓效忠。其实这并不奇怪,英王既然失去了法国王位兼领权,那 么作为拥有法国大陆一些领地的封臣,他就必须以附庸的身份向法王宣誓效 忠。 但时局的发展也并没有出乎欧洲王室的意外,紧随着这次宣誓而来的就 是战争,爱德华要和自己宣布是其臣属的那个人争夺王位,而腓力六世则一 心想把英王彻底赶出大陆。此时,关于法国毛纺业中心佛兰德的争吵就显得 很有些导火索的味道。 佛兰德地区毛织业很发达,佛兰德政治上依附于法国国王,但主要原料 却来自英国,于是,英王爱德华三世在经济上对佛兰德施加压力,下令禁止 向该地区出口羊毛。种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1337年5月24日,经过一番准备的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属领地基恩,英 国自然无法接受。同年11月,爱德华三世不顾法国的反对,自称身兼法王, 并率部队进攻法国。于是,法国王位继承权之争终于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 战争,而且这一打就是百年。 此时,德国封建主站在英国一方,苏格兰和罗马教皇则支持法国。英军 主要由雇佣兵组成,由国王指挥,其主体是步兵(弓箭兵)和雇佣骑士部队。 法军主要由封建骑士武装组成。P394-39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