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嘉州①
朝发鼓阗阗②,西风猎画旃③。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④。
锦水细不见⑤,蛮江清可怜⑥。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⑦。
野市有禅客⑧,钓台寻暮烟。
相期定先到⑨,久立水潺骣⑩。
注解
①发:出发。嘉州:今四川乐山市。
②阗阗(tian):(鼓声)盛的样子。
③猎:吹动。旃(zhan):旗。
④往意:思乡之情。
⑤锦水:今岷江。
⑥蛮江:今青衣江。可怜:可爱。
⑦造:到达。
⑧禅客,佛徒,和尚。此指宗一。
⑨期:约定。定:假设之辞,如果。
⑩作者自注:“是日期乡僧宗一,会别钓鱼台下。”潺潺: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点评
此首多在写水,远处不见的、近处可爱的、奔腾的、旷荡的,皆是水。水本无意人有情,借着眼前水的变化,作者勾勒出他离开家乡,越行越远的踪迹。流水本身就给人惆怅不定的感觉,作者心情正同于此。将实在的行踪与飘忽的情绪都付诸于水,正是作者构思巧妙之处。行踪借水产生时空移动,情绪借水产生摇曳之感。
屈原塔①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②,猿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③。
南宾旧属楚④,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⑤。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⑥。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⑦。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⑧。
注解
①屈原塔:在今四川省忠县。作者在诗下自注:“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
②竞渡:划船竞赛。
③眷眷:回顾的样子,这里引申为留恋。
④南宾:即忠县。
⑤子:指屈原。沦灭:消灭。
⑥切:恳切,深切。
⑦考:年纪大,长寿。折:死,短命。
⑧大夫:屈原曾为“三闾大夫”。
点评
全诗以多数笔墨描绘后人对屈原的纪念活动,沧江投饭、竞渡、造塔,且伴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可谓情真意切,从侧面肯定了屈原对后世的意义。作者在此基础上更深一步,从人生意义的高度褒扬屈原淡泊名利,守节赴死的精神。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①
不饮胡为醉兀兀②!
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③,
今我何以慰寂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