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从内容、装帧方面,被业界称为当下“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杂志书。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此书在编撰时奉行“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和不惜成本、不计篇幅、不留遗憾。
展开
——书评人 黄集伟
《读库》举起了“有趣、有料、有种”的大旗,这是一本书的精神主张。
在今日的出版圈,这种探索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极简主义的风格、擦亮历史的动机使得它和之前所有的mook读物并不相同。第一期对郭德钢的厚重推荐,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本文艺青年的梦想杂志。
——《新京报?书评周刊》
喧嚣尘世,每天几十亿吨的文字垃圾诞生,猪油一样糊满我们求知、求智的双眼。
幸有《读库》,因为制造者的冷静、认真、胸怀远大,成了垃圾时代的一个另类。
——出版人 杨葵
我在努力成为《读库》的作者,虽然作为她的读者也拥有足够的快感。
——红心杀手王小山
一些人的私房书。
——新浪读书频道
《读库》不是风卷残云的洋快餐,也不是富贵逼人的满汉全席,它是一道烹得正巧的私房菜,尤适宜在天打雷劈的断电之夜点烛观看,无电视网络之乱耳,浅斟细酌。倘身畔有一小娘子陪读,且送上温黄酒和熟蟹,这书可读得更加黯然销魂。
——搜狐读书频道
读,不可以独,《读库》是一块可以分享的心灵园地。
一本好书是宝石,一本关于好书的好书便是宝库,《读库》就是这样的宝库,有关书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