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壮的挺进:作家创作机制调整<br> 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转换<br> 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代转换是通过对作家创作机制的调整实现的,围绕“调整”这一关键词,本章谈三个问题。<br> 第一节 创作机制调整的历史依据<br> 为促进中国文学从现代向当代转换,促使其适应人民共和国需要,治者对20世纪五十年代作家的创作机制乃至思想机制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间所经历的是艰苦悲壮的过程。<br> 就社会发展逻辑和历史规律而言,这次调整具有必然性。在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每逢社会转型、时代巨变,都会出现文学的调整与转折。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以中国文学发展史为例,大而言之,春秋、战国、秦汉、六朝、唐、宋、元、明、清,时代不同,文学的内涵与体式也迥然不同;细而言之,不同时代作家的创作固然不同,同一作家不同社会时期的创作也往往不同。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话有足够的道理。<br> 其中,有些调整变化是“自然性”的。时代沿革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风俗文化、道德观念等等都出现发展变化,作家的生活、地位、思想、感情、精神状态、审美追求等等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