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中国戏曲及其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658765
  • 作      者:
    吴国钦著
  • 出 版 社 :
    岳麓书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吴国钦,1938年出生,广东汕头人。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1961年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师从著名学者王季思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宋元明清文学)研究生,毕业后留中山大学任教至今,长期担任中国古代文学史与戏剧史教学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戏剧史漫话》、《西厢记艺术谈》、《关汉卿全集校注》等,还参与过王季思教授主编的《全元戏曲》、《中国戏曲选》、《元杂剧选注》的校注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论中国戏曲及其他》前面部分是关于中国戏曲方面的论文,后面部分是有关中国古代诗文的一些论文,当中还选了少数赏析性的文章、书评与序跋。作为王(季思)门弟子,作者秉承衣钵,治学谨严,在中国戏曲与关汉卿研究诸方面,发掘新意余蕴,钩玄析疑,真知灼见与隽思妙语,时见其中。
展开
精彩书摘
    音乐——《诗经》、《楚辞》都可以歌唱。《墨子·公孟》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先秦时期歌、舞、乐几乎是三位一体的。解放后出土的二千四百年前的编钟(宫庭乐器),由五十六个青铜钟组成,共五千余斤重,分三层悬挂,需五至七个乐师来敲击演奏。先秦的乐器分八大类别,无论是管乐、弦乐、打击乐应有尽有。音乐理论有《乐记》及苟子的《乐论》。这些都说明当时音乐艺术水平之高。
    舞蹈——西周初年就已有《六代舞》,其中有些是前代节目加以整理的,有些是新创作的。最著名的是相传为周公所作的大型乐舞《大武》,孔子曾经见过它的演出。《大武》总共分为六段,主要是表彰武王伐纣的功绩。再如《诗经·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表现了陈地百姓插着鹭鸶羽毛群舞的情形。至于像《九歌》这种大型乐舞,有人物,有情节,演出规模宏大。
    优伶——优伶是后代戏曲演员的前身,其行为具有表演的成分,如“优孟衣冠”所扮孙叔敖的故事。但优伶的本质是统治者的帮闲弄臣,并不如《中国戏曲通史》所说的,那是“在奴隶社会中多少还有些原始社会中民主习惯的遗留”(第十一页),这里实在扯不上什么“民主习惯”!优伶之所以能在人主面前说笑话或进行某些讽谏,是职业赋予的一点“权利”,这就是所谓“言无邮”(即无尤,无过也)。如果不是这样,刀架在脖子上,何来笑话之有?
    但是,无论是优伶还是先秦的乐舞,都不是戏曲实体本身。优伶的行为不是审美活动,而《九歌》的主要表演者是巫觋,它其实是一种宗教仪式;《大武》则是一种政治礼仪,并非审美活动。因此,王国维关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概念,是不够完整的。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什么是戏曲,我们就会把《九歌》《、大武》看成最早的戏曲实体。而事实上,它们仅是一种宗教仪式或政治礼仪。
展开
目录
自序
中国戏曲的民族风格与审美特征
中国戏曲的外观系列与写意本质
谈戏曲的审美原则及所谓“危机”
论戏曲现代化
向古典戏曲学习编剧技巧
论中国古典悲剧
幽默与喜剧
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与“粤祝”
瓦舍文化与中国戏剧的形成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元杂剧研究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窦娥冤》
《窦娥冤》名曲评赏
关汉卿评传
——为纪念关汉卿戏曲活动七百三十周年而作
关汉卿的理想人格与价值取向
关汉卿杂剧中的民俗文化遗存
《关汉卿全集》校注后话
马致远杂剧试论
《西厢记》艺术谈(选八篇)
改革派·创新家·开拓者
——论汤显祖
诗剧《牡丹亭》
理论的巨人创作的“矮子”
——论李渔
谈“杨家将”剧目
《长生殿》与《长恨歌》题旨之比较
《儒林外史》中的戏曲资料
——为纪念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而作
《中华古曲观止》前言
论明本潮州戏文《刘希必金钗记》
潮泉腔、潮剧与《刘希必金钗记》
新编全像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刘希必金钗记(校注稿选登)
潮剧与潮丑
潮剧剧目研究的丰碑
——评《潮剧剧目汇考》
传统与当代的契合
——谈李志浦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的经验
半世疏狂泪共酒一生珍重情与诗
——《何建青从艺录》书后
西园故曲老树新花
——评戏曲片《西园记》
读郭启宏话剧《天之骄子》
赞潮剧《苏六娘》
喜看春草过五关
《赵氏孤儿》歌一曲正气回荡泪潸落
——潮剧《赵氏孤儿》观后
谈姚璇秋的表演艺术
关肃霜的表演艺术
唐宋诗词动人的风姿与魅力
古典诗词情景刍议
谈《滕王阁序》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美妙的音乐如何变成动人的诗句
——谈唐代李颀的三首诗
谈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诗
苏轼思想与文学成就试论
谈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
论辛弃疾及其词
关于“唐伯虎点秋香”其人其文其事
论《三国演义》的思想艺术
关于《东周列国志》
为探底蕴说《红楼》
读《卢叔度集》
序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
序陈建森《元杂剧演述形态探究》
序郭伟廷《元杂剧的插科打诨艺术》
序左鹏军《近代传奇杂剧史论》
序刘烈茂、郭精锐等《车王府曲本研究》
序郭精锐《车王府曲本与京剧的形成》
序林淳钧《潮剧闻见录》
序《李志浦剧作选》
序唐景凯《中国词的物体意象》
序陈维昭《轮回与归真》
序陈建森《戏曲与娱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