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上的世界
文_于于
“站在高跟鞋上,我可以看到全世界。”这是《欲望都市》里专栏作家Carrie的经典台词。Carrie嗜鞋如命,永远抵挡不了高跟鞋的诱惑。在《欲望都市》电影版里,当Mr。Big拿着一款莫罗?伯拉尼克出品的蓝色绸缎鞋向她求婚时,那双高跟鞋便瞬间显得意味深长起来,因为这不仅代表了感受,更是爱的抉择。
“爱情会逝去,但鞋子永远都在。”处在感情低谷时,Carrie也曾这么落寞地说过。身高5英尺10英寸的妮可?基德曼和阿汤哥正式离婚后,面对媒体时不无辛酸地说:“现在我终于可以穿高跟鞋了。”而梦露踏着Ferragamo的细跟鞋说道:“虽然不知道谁最先发明了它,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它。”电影《偷穿高跟鞋》里,当律师的姐姐生活严肃保守,却在家里藏了一柜子的时尚高跟鞋……
高跟鞋的意大利文是Stiletto,即一种刀刃很窄的匕首,是一种完美的“凶器”。拥有四百年历史的高跟鞋,在漫长的进化中无限靠近完美。高跟鞋和女人的关系也愈演愈烈。然而,高跟鞋的诞生却是源自男人。也许正因如此,高跟鞋与男人,男人与女人,一开始就有了说不清的关系。
16世纪,欧洲贵族男性开始穿高跟鞋,为的是在骑马的时候将脚跟放在马镫上。那是“令人满意的后跟”出现的时期,它象征着富贵身份或者是昂贵的鞋子。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起来高大威武,让鞋匠为他的鞋装上4英寸高的鞋跟,并把跟部漆成红色以示其尊贵身份。当时只有男性才有穿高跟鞋的权利,对于女性则是禁区。
公元1680年,天性爱美的女士开始试着从男人那里夺取穿高跟鞋的权利。18世纪高跟鞋开始风靡。高跟鞋使女人步幅减小,腿部挺直,并使得臀部收缩、胸部前挺,袅娜的韵致随之而生。站在高跟鞋上,女人们开始了一场充满发现和诗意的旅程。
聪明的女人,懂得利用神秘的第六感以柔克刚,以高跟鞋的魅力对自己奢侈,让男人着迷。
高跟鞋让女人患上恋物癖。
高跟鞋对于男人,也许不过是一双鞋;而对于女人,则不仅仅是一双鞋子那么简单,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挑一双好鞋。高跟鞋于女人是一种“天赋女权”,是行走的艺术。
每个女孩也许都有过小时候偷穿妈妈高跟鞋的经历。小小的脚,伸进大大的鞋子,来来回回,嗒嗒嗒嗒……迷醉于鞋跟敲打地板的声音,从此盼望快快长大,盼望拥有自己梦想的高跟鞋。
如今,终于长大,终于拥有了第一双高跟鞋,然后是第二双、第三双……直到拥有了满满一柜子。那些窄窄小小的鞋子,完美的曲线和光泽,一看到就让人心动,虽然有时候它们并不舒适,但拥有它们,便是一种满足。
科学家、作家德罗亚说,事物会出海,会上学,会回家,会前进后退,会在你在与不在的地方。我们一直以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其实物才是众人的尺度。每个物都有一个独特的灵魂。“你们且环顾四周。生活中并非只有人类!对日用物类做一次哲学的实验吧,你们会发现,它们既能令我们惊愕、疯狂,也可让我们复归平静。”
高跟鞋便是如此。
女人为什么爱高跟鞋?为什么迷恋高跟鞋上的世界?
也许是因为高跟鞋塑造了女人的姿态,也许因为高跟鞋有让女人瞬间重生的魔力。就像电影《魔鞋》里的女主角那样,一双有魔力的高跟鞋,改变了她的世界,让她从默默无闻的鞋子设计师变成光彩照人的“缪斯女神”,也让平庸的她成为名设计师(男主角)的助手。然而,她也矛盾,因为她知道没有魔鞋,她就没有一切。于是,她失意地离开。然而那时,男主角终于发现自己的“缪斯”并不是那个美丽的她,而是现实中真实的她。电影的结尾,两人在河畔拥抱,女主角把那双漂亮的魔鞋沉入河中。
事实上,这个时候才是鞋子真正的魔力展现的时刻。
高跟鞋源自男人,但它最终属于女人,当然也总是和男人有关。
天鹅绒的擦拭
文_韩松落
专栏作家林剑介绍过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BillCunningham的老人,他经年累月穿着环卫工制服,生活极其简单,也没经历过爱情,却热衷于街拍,专事拍摄街头穿着好看衣服的人们。他那种热爱、那种生机勃勃,足以感染所有的被拍摄者。我笑说,这情形有点像情感专栏作家——未必投身其中(我所知道的许多情感专栏作家都是鳏寡孤独之人),只有旁观的资历,却充任情感之巫,为人答疑解惑。
当然,情感专栏作家的身世和情感现状不是他们说服力的来源,情感专栏作家的说服力首先来自倾听,其次来自洞察与表达。这又是那样一个时代,急切需要倾听与洞察——去年6月,有媒体发布数据,称2011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离婚,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较前一年同期增加17。1﹪,这个数据已经连续7年呈递增趋势。尽管上海社科院的徐安琪研究员随后指出,这种统计方法和说法都不够准确,但有一点确凿无疑,我国的离婚率增速和GDP增速基本相近,过去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浙江省的数据则表明,过去10年离婚率增长了4倍。
一件事被谈论或者被过度谈论,只能说明它在现实中不够平顺,充满动荡,情感这疯狂的小事也是如此。当情感专栏蜂拥出现,情感专栏作家被明星化,当连岳作为情感解惑人比意见领袖更受欢迎,当《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人间》之类的情感类节目在综艺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上遥遥领先,当明星婚恋动态将天灾人祸类的消息挤下头版,当负心汉和小三动辄在微博上成为万夫所指的对象,我们难免心有所感——情感这件事,在我们生活里各种议题的排序表上正在不断上升。
这种动荡是怎么来的已经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了。有人将之归结为全社会的拜金倾向,有人归结为女性的经济独立,有人则认为是因为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让人们可以在没有婚姻的状况下也能愉悦地生活下去,有人则认为是人们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导致坚持变得困难了。而在我看来,婚恋如此动荡,或许是因为资源紧张,生活成本在不断升高,人们更愿意独享而不是分享。当然,所有这些理由其实都能成立,都能自圆其说,重要的是结果——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情感的擦拭。
我是偶然成为情感擦拭者的。起先写娱乐评论,难免涉及明星婚恋,随后受到报纸杂志的邀请,开始专事剖析情感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朋友中间,我作为情感解惑者所受到的欢迎似乎比报纸杂志上来得更热烈。我常常在半夜接到各种电话,对面是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朋友,哭泣的,大笑的,已经割开手腕的,在家的,在情人身边的,也有在大年三十的街头游荡的。他们的经历千奇百怪,但通常都以“不许写进专栏”开场,我则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经常把电话打到欠费停机,在网上缴费之后继续。在谈话中,我经常会有妙语,暗暗佩服自己怎么突然如此敏锐豁达。有时,我的业务甚至延伸到电话之外,得在凌晨时分穿上衣服奔赴斗殴、捉奸、跟踪、对峙现场。作为专栏上和现实中的“树洞”,我基本算合格。
我也经常阅读别的情感专栏作家的作品,作为业务学习,也作为人生思路的拓展,甚至单纯只为阅读时候的美感。我喜欢肉唐僧的私生活历史剖解,也喜欢连岳的爱之赞歌,还有叶倾城、黄佟佟、水木丁、ayawawa、彭浩翔、木木、庄雅婷。因为多少对他们有点了解,常常会揣测他们观点的来历,因此会有意外的收获,不只限于情感。
其实我们并不奢望情感专栏作家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最终都得自己作出选择,我们要的只是擦拭,像铁器防止生锈,像瓷器要除掉灰尘;我们只要知道自己并不孤独,不是一个人,我们需要知道此时此刻有千万人和我们一样惶惑,各种嘈嘈切切的话语正带着体温,涌向情感专栏、情感节目,它们只是一个HUB(多端口的转发器),让我们和全世界的有情人联合起来。情感这疯狂的小事,成了所有人共举共赴的一件事,因此成为大事,因此变得有尊严,因此变得光亮,像经过天鹅绒的擦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