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民家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20069491
  • 作      者:
    侯永禄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农民家书》以时间为顺序,真实地记录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初40年来的历史岁月,每封信无不打着时代的烙印。《农民家书》以“丰胜”为主线,反映了一代农民通过招工、参军、高考等不同途径,经过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而融入城市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书中通过父子之间的信件来往,详细记载了丰胜的参军提干、高校学习、工作分配、恋爱结婚、著书立说、立功受奖、自主择业……使我们较清晰、较完整地看到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30年来怎样成长为一个军校教授的人生轨迹和奋斗历程。同时,围绕这一主线,其他几个家庭又作为副线贯穿其中,使读者从宏观上对这个大家庭的生存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做到了布局合理,条理清楚,主次分明。
展开
作者简介
    侯永禄(1931-2005),曾用名侯永学,陕西省合阳县路井镇人。1944年进入合阳县简易师范,1949年毕业回家务农。1954年路井农业合作社成立,担任会计。195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任生产队政治队长、大队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负责人、民办教师、大队合作医疗站负责人、火队党支部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等。1981年12月任路一火队管理委员会主任。1984年4月至2001年,担任路一村“义务邮递员”。他坚持60余年写日记,记随笔,撰家史。由他的日记精选而成的25万字的《农民日记》一书,于2006年12月1日出版发行,好评如潮。
展开
内容介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侯永禄长子侯胜天徒步串联路过大寨,写下了这个大家庭的第一封家书。后来儿女相继参加工作,往来信件逐渐增多。2000年老家安装电话,通信开始减少。侯永禄去世后,儿女清理遗物,发现几十年的书信父亲一直保存着,总共有千余封。现挑选部分编成《农民家书》。收录时尽可能保持原貌,但限于篇幅,也对个别书信格式进行了压缩。
    这些信件集中反映了五十年来中国农村面貌和农民命运的巨大变迁,反映了农民通过参军、高考等途径奋斗进入城市的过程。《农民家书》中侯永禄对予女学习、工作、人品、生活上的殷殷教导,更是体现了农民淳朴的人生信条和哲学理念,堪称农民版《傅雷家书》。
展开
精彩书摘
    毛主席语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亲爱的父母亲、婆、外婆和全家人: 分别已经近一个月了,十分想念,全家人都好吗? 现在,我要自豪地告诉你们,现在我是在大寨给你们写信。
    11月10日一大早分别后,我同雷存生等6个人,扛着红旗,举着毛主席像,满怀激情、精神抖擞地出发了,学习红军老前辈,经风雨,见世面,进行徒步串联,到北京去见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不认识路,我们对照地图前进。我们翻过了咱们合阳县的金水沟又翻太子沟,过了韩城县再到禹门口,踏上了忽闪忽闪的铁索桥,看到了又深又宽的黄河水,进入了山西省的地界,经过霍县,到了榆次。一切都是新鲜的。
    我们到了山西省文水县,寻找到刘胡兰的故乡云周西村,去了刘胡兰的家,拜见了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并且和她老人家站在刘胡兰的塑像前合了影。在纪念馆馆里,我们看到了刘胡兰烈士牺牲时的铡刀,上面隐隐约约还有血迹。伟大领袖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我们又去了昔阳县,找到了大寨大队,见到了大寨人,登上了大寨人战斗的虎头山。和大寨社员们一起劳动,一起学习,学着剥包谷米,又了解了他们评分计工的办法。我们在大寨边劳动,边学习,不但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还和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在一起照了像。现在,我们准备又踏上长征的路途,朝北京的方向进发,尽快见到毛主席。
    当我们到了榆次县的红卫兵接待站后,在用笔写宣传标语时,我一不小心撞倒了墨水瓶。我们临别时见招待站无人,便学习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的优良传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损坏东西要赔,便写了一个纸条表示道歉,并在桌上放了两角钱,以作赔偿。
    我的鞋磨破了,花了三角钱,让补鞋的把鞋补钉好了,继续走。有一次在过火车洞子时,被火车把我们6个人冲散了,无法寻找。我们互相在接待站上打电话寻找,终于在太原联系上了。在路上,我们实在累得不行了,就坐在路旁歇口气。好心的汽车司机见了,让我们上车坐坐,但我们坚持要向当年红军学习。拍拍身上的土,举着毛主席的画像,扛着红旗,挺起胸脯,继续前进,口里喊着毛主席的教导:“不到长城非好汉!”心里想着:“不步行到北京,就不够毛主席的红小兵!” 我这里还给其他同学写了几封信,一同寄来,请父亲按姓名交给他们。
    不多说了,一会儿我们就要出发了。
    儿:侯胜天 1966年12月6日 最高指示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亲爱的父母亲、婆、外婆和全家人: 你们好,报告你们一个好消息,经过近50天的徒步串联,我们的决心终于实现了,在12月24日步行走到了日日夜夜盼望的北京。红卫兵接待站的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夸奖了我们徒步来京的革命行动,让我们住宿在北京丰台区刘家窑的东铁匠营小学里,给我们安排住宿,发了饭票和乘车证。拿上乘车证我们在北京坐汽车、坐电车都不用买票。在接待站,吃饭也不要钱,只要交粮票就可以了。我们高兴极了,天天忙着学习呀,串连呀,宣传呀。
    在徒步长征的路上,我们每当到一个地方,就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文化大革命。到了接待站,我们领来了红纸,蜡纸和油印机,刻印传单,刻印毛主席的《老三篇》。这些东西不用买,只要打个条子就行了。6 个人中,我负责刻蜡纸。现在,我的刻蜡纸的水平大有进步。
    到北京后,我们去了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可真大,我们在那里照了像。天安门广场也贴着大字报,我照像的时候,脚下的地上就踩着“打倒刘少奇”几个大字。我们还去了北京大学,那里的大字报就更多了。大家都在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要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誓死保卫毛主席。
    听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已经接见过八次红卫兵了。我们盼着等着能在第九次接见时,亲眼看一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但是我们等一天不见消息,再等一天还不见消息。后来,听说毛主席从第八次接见以后,决定不再接见了。那怎么能行?我们费尽了千辛万苦,克服了种种困难,怎能不见到毛主席呢?我们6人下定决心,不见到毛主席决不返回老家去! 东铁匠营小学里还有乒乓球台,我们没事的时候就打乒乓球。
    我一切都好,请你们放心。
    儿:侯胜天 1966年12月29日
    ……
展开
目录
家书抵万金(代序)
1966年~1976年家书
1977年~1981年家书
1982年~1986年家书
1987年~1991年家书
1992年~1996年家书
1997年~2005年家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