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704086
  • 作      者:
    陈众议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长安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加西亚·马尔克斯来了!你对他究竟知道多少?《百年孤独》的故事与马尔克斯的文学道路全程揭秘:异地求学的少年,大学辍学的青年,蹩脚的编剧,政府的通缉犯,流浪法国的“乞丐”……他屡受挫折,一度灰心失望,还是坚持了文学,终成一代大师。
    一部深入解读马尔克斯及其作品的精彩传记,2011马尔克斯与略萨再度引爆拉美文学阅读热点。
展开
作者简介
    陈众议,西班牙语文学博士。早年留学拉美,先后就读于墨西哥学院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并应邀在西班牙康普鲁坦塞大学和马德里自治大学访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他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以及加西亚·马尔克斯有深入的研究,著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他是拉美文学巨匠、“魔幻现实主义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世界文坛的一颗巨星……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历史时代?他,如何能创作出《百年孤独》这本被誉为美洲“圣经”的旷世杰作?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和磨练,才进入文学殿堂、载誉而归?……
    《加西亚·马尔克斯传》将带你走近、并且读懂加西亚·马尔克斯这个神话般的伟大作家。
展开
精彩书评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创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折映了一片大陆及其人们的富足与贫困。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百年孤独》在马尔克斯构建的虚拟世界中达到了顶峰。这部小说整合并且超越了他以前的所有虚构,从而缔造了一个极其丰饶的双重世界。它穷尽了世界,同时自我穷尽。
  ——巴尔加斯·略萨

  他是所有语言中最伟大的作家。
  ——比尔·克林顿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唯一没有争议的一位。
  ——韩素音
展开
精彩书摘
    童年——记忆的天堂
    有
    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出生时间,一直众说纷纭。一说一九二七年,另说一九二八年。多年以后,他在护照上填写的出生时间是一九二八年三月六日。老二路易斯·恩里克小他一岁,一直以为自己生于一九二八年九月八日。看到哥哥的护照后,他不知该如何是好:“见鬼,这么说我是个六月早产儿,要不就是加博的孪生弟弟!”这实在是太糟了,尤其是在后来,哥哥出名了,弟弟可就遭殃了,无论如何,履历都大有问题,因为紧跟着他的还有个妹妹呢。妹妹玛尔戈特的出生时间被告知是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九日,假如路易斯·恩里克的生日往后推迟四个月,那么不仅她的诞辰要成问题,而且他们可怜的母亲也受不了哇:她必得每十个月生一个孩子,并且连生三个。
    更有甚者,当时他们住在阿拉卡塔卡,外祖父性情中人,参加过“千日战争”,退休后既接纳私生子,又领养孤寡女,把家庭弄得像个小剧场。外祖母虽然敦厚贤惠,却有一肚子奇奇怪怪的故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童年便是伴随着外公的历史、外婆的想象度过的。多年以后,当加西亚·马尔克斯开始文学创作的时候,不经意中有了一次“归根之旅”:“母亲叫我陪她去卖房子……”
    母亲叫我陪她去卖房子。当时我家住在一个遥远的小镇。那天早上,她来到巴兰基利亚,却对我的情况一无所知。她东询西问,知情人让她到世界书店及周围的咖啡馆找一找。那些都是我每天早晚两次必去之地。我在那儿会我的作家朋友。那个为母亲指路的人提醒她说:“小声点,他们可是些书虫儿”。12点钟,她蹑手蹑脚地绕过书桌,来到我的身边。她看着我,笑容黠慧。那是她美丽时光的见证。没等我作出反应,她开腔说:
    “我是你妈。”
    她变化不小,所以乍一看我没能认出她来。她45岁,生过11个孩子。也就是说,她怀孕整10年,加上相应的哺乳期,多少有点未老先衰了。她满头堆霜,眼睛也好像大了一圈。那会儿她正透过一副老花眼镜愣愣地盯着我瞧。她穿着丧服,正严格地为她的母亲服阕。当然,她依然保持着婚纱照上的古典式华美,且又因成熟而更加风姿绰约。在拥抱我之前,她先以惯有的郑重对我说:“我是来请你陪我去卖房子的。”
    无须任何说明,我就知道她指的是什么房子。因为,对我们而言,这世上只有一处房屋属于我们:我外祖父母留在阿拉卡塔卡的老屋。那也是我有幸出生的地方,但8岁离开之后一直没能回去。我刚刚辍学,放弃了攻读3年的法律,时下正致力于阅读一切到手的书籍,或者没完没了地吟诵不可再造的西班牙黄金世纪诗歌。而那些借阅的翻译作品使我获得了创作小说的技巧。我已在报纸副刊上发表了6篇小说,因此而得到了友人的鼓励和一些批评家的关注。再有一个月就是我的23岁生日,逃过了兵役并有了两次淋病经验。我每天抽60支劣质香烟,简直肆无忌惮。我辗转于哥伦比亚加勒比海边的卡塔赫纳和巴兰基利亚,靠《先驱报》的那点儿几乎了不可见的专栏稿酬活得像个一无所有的国王,夜幕降临之际则恨不得以尽可能奢侈的方式拿天作被拿地当床。然而,生活的混沌和希望的渺茫仿佛不仅于此,一群形影不离的哥儿们居然突发奇想,要搞一份可怜兮兮的刊物。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
    此外,我比时尚整整超前了20年:穿花衬衫,着牛仔裤,长发蓬乱,须如蔓菁,脚下还朝圣般地踢踏着一双凉鞋。此般模样却非出于嗜好,而是因为太穷。一次,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一位异性朋友对另一个人说:“可怜的小加博算是没得救了。”她当然不知道我就在旁边。
    因而,当母亲叫我一同去卖房子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当她说没有足够的旅费时,我却碍于面子说我的那一份由我自己负担。
    我在报社里根本无法解决这个负担。他们每天只付给我的专栏三个子儿,偶尔因为哪个撰稿人的阙如轮到写一篇社论也只有4块钱。而这些勉强够我苟活。于是我想到了预支,经理却告诉我说,我的欠款已经超过了50比索。终于,我做了一件朋友们无法想见的事情:我出了书店,在哥伦比亚咖啡馆门口堵住了书店老板、卡塔卢尼亚老头堂拉蒙·温耶斯老师。我开口跟他借6块钱。可是他搜索遍身只找到了6块。
    无论母亲与我,都不曾料想这么一次单纯的两天之旅会对我产生命定般的作用。从此往后,即便我寿命再长、工作再勤奋,也无法穷尽由此萌生的故事。而今,我已经75岁出头,我知道那是我作家生涯、甚或一生中迈出的最最重要的一步……(加西亚·马尔克斯:《活着为了讲述生活》,西班牙蒙达多里出版社2002年版,9-11页)
    在此之前,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记忆尚未受到理想主义的浸染。因此,对他而言,故乡阿拉卡塔卡是加勒比海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一条小河从镇边匆匆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河床卵石满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童年——记忆的天堂
一、他的父亲母亲
二、外祖父外祖母的故事
三、启蒙教育
第二章 少年——人生的历练
一、离开故乡
二、少年壮志
三、在人间
第三章 青年——在文学的海洋里遨游
一、初涉文坛
二、他的大学
三、下水学游泳
第四章 模仿——为了写作的写作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最初的孤独
三、“大屋”或马孔多的雏形
第五章 流亡——巴黎的“乞丐”
一、一个遇难者的故事
二、流亡
三、回归之路
第六章 墨西哥城——第二故乡
一、没有人给他奖赏的作家
二、马孔多黎明前的梦魇(上)
三、马孔多黎明前的梦魇(下)
第七章 百年孤独——“美洲的《圣经》”
一、噩梦惊醒
二、童心复归
三、躲避荣誉
第八章 成功之后——“做一个普通人是多么幸福”
一、声讨专制
二、介入政治
三、文学与新闻
第九章 诺贝尔奖——众望所归
一、大话爱情
二、再写孤独
第十章 不是尾声——
一、借政治聊以自慰(上)
二、借政治聊以自慰(下)
三、老夫聊发少年狂
附录一:加西亚·马尔克斯年表
附录二: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