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期以后,平底盆的演化因地区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大别为二,一支在器底附加小足,一支仍保留平底的形式。
前者的早期形态就是在归父敦等一类器的器底加三小足,河南淅川下寺M7(图六:8)①,以及前面提到的山东泰安黄花岭村、四川茂县牟托均出有这一类器。河南淅川出的这件,报告者称之为盏,其余二者均被称为鼎,已见上文。这一类器如去掉小跗足,就是归父敦等器的器形,其由后者发展而来是显而易见的。往后,又在盖上加小环,器腹上加錾耳,形成了楚文化区常见的三足盏,如河南淅川下寺Ml出土的盏(图六:9)。这种器形主要见于楚文化区,中原地区也有,但数量不多,如河南尉氏出土的三件“三足簋”②。春秋晚期,器盖上的圈形捉手变成了三个等距的小钮,纹饰也有简化的倾向,如上文提到的随州义地岗出土的盏(图六:11)。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三足较为细高,盖上的三钮间距较小,如洛阳中州路M4:21(图六:10)。这一类盏,有的盖面隆起较高,如河南辉县出土的一件盏形器,器体已接近圆形③。在此基础上,器盖进一步隆起,就出现了河南淅川下寺Ml0-类的早期圆形敦(图七:1),此时的圆形敦尚保留了晚期盏形器的一些特点,器三小足,盖三环钮,器的主要特征同于晚期的盏,变化只是在盖上。战国时期,器的三小足演化成与盖钮相同的形制,就是所谓的标准敦了(图七:2)。春秋晚期,在中原和山东地区,还有一种颇有特色的盏形器,通体饰乳丁纹,器与盖均有三小足(图六:12),推测“标准敦”的造型与此或有关系。
平底盆类的另一支则仍保留了平底的形制,主要变化是器盖的圈形捉手变成了三个或四个小环钮,与盏形器的演变类同,如洛阳纱厂路JM32:8(图六:6),盖上三个小环钮。另外,有的器体颈部内束较甚,如上文提到的齐侯敦和山东长清仙人台M5:79(图六:7),盖上四个小环钮。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战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