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母亲的表哥是个性情中人,与失散多年的表妹联络上后,他立即召开了家庭会议,把几个子女召集到一起,告诉他们,他决定马上回国,与亲人团聚。让儿女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安排好他的行程。孝顺的子女们谨从父命,办好了签证、机票以及到了国内的接应和陪同人员等一应事务。母亲八十多岁的表哥就这样回来了,在古稀之年与失散半个多世纪的亲人团聚了!接待母亲表哥的那几天,家里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其中的欢乐、泪水、感叹、激动等细节,洋洋洒洒,足以另成一文,这里且按下不表。言归正传,还是说说母亲的网上情结。
至此,母亲已经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后悔没有早点儿想到上网寻亲。我劝母亲说:“这一切都是一个机缘,即使早就想到这一招儿,也不一定查得到。互联网虽然发展了若干年,可互联网上中文的完善的搜索功能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有了中文的搜索功能,网上无名也不行;有幸的是,恰逢纪念抗战六十周年,有了大表姐那篇署名的纪念文章,才让我们有了线索,一步一步地找到了你的表哥。这其中哪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母亲听我说的还真是在理,心里略感安慰。
我又调侃母亲说:“比方说您吧,一个退了休的老百姓,网上肯定查不着您,可您要是写篇文章,发表在网上,也就网上有名了。假如哪个多年不见的老友网上查询,岂不是就有了您的线索?”母亲当时笑了笑,没吱声。
又过了一阵子,母亲打来电话,让我上网搜索一下她的名字。我“百度”了一下,赫然见到母亲署名的一篇文章跃然网上。这是参加了我大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后,母亲写的一篇见闻,回国后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又收录于报纸的电子版中。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