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西来:六千里外的不速之客 青藏高原,羌人的天堂,破坏甚至摧毁这座天堂的,是一支来自六千 多里外的天 狼部队——鲜卑。 位于大兴安岭腹地的鄂伦春旗境内的嘎仙洞,是鲜卑先民最早走进历 史视野的 地方。从嘎仙洞走出的鲜卑人,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在零星而 模糊的记载 中,那些游牧在今天辽宁东部西喇木伦河以北的少数民族,被称为“鲜卑 ”,属于当 时的“中国”之外的东胡。匈奴强大时,一度臣服于匈奴人,匈奴人被击 败后,这个 原本不起眼的部落迅速地在蒙古草原上亮出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他们收 留了数十万 的匈奴人后,很快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游牧力量之一。魏晋时期,鲜 卑分为宇文 部、慕容部、拓跋部、秃发部和乞伏部等若干部。影响最大的是拓跋部, 在中国历史 上的南北朝时期的北朝,除北齐外,北魏、东魏和西魏都是拓跋鲜卑建立 的政权。 鲜卑部落流行一种叫“马斗”的比赛项目。每年的马斗是鲜卑部落的 盛会,是一 场带有比赛和娱乐双重性质的鲜卑人的大集会。 公元284年,鲜卑人的马斗成了慕容部酋长涉归的两个儿子公开较量的 舞台:16 岁的嫡子慕容□出身高贵,是可汗之位的合法继承者;庶长子吐谷浑则统 领着1 700户 部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并在部落中享有盛名。 那天的马斗参观人数是历年之最,慕容涉归亲自带领自己的随从、亲 信及宠爱 的女人,来到人山人海的马斗场。从小过惯了娇宠生活但心高气傲的慕容 □一心想挤 走对自己汗位有威胁的吐谷浑,当吐谷浑远路赶来参加比赛时,慕容□差 人在前一夜 给吐谷浑的马槽偷偷投了泻药。第二天的马斗场上,在草原上纵横驰骋多 年的吐谷浑 怎么也没料到,这匹陪伴自己攻下一个又一个草原部落的心爱战马,会如 此“掉链 子”。就在他羞愧难当时,慕容□骑着战马走过来高声说: “这难道就 是草原上有名 的吐谷浑么?骑着这样的马怎么能作战呢?我为有这样的兄长感到羞愧! ” 糊涂的慕容涉归对比赛结果没有丝毫怀疑,反而对身边宠爱的女人和 亲信说: “呵呵,你们平时都说慕容□不能撑起鲜卑的大业,今天的马斗连吐谷浑 也不是他的 对手啊!” 受到嘲弄的吐谷浑一气之下带领部众,决定另起炉灶,连夜带领人马 开始了西迁 之路。这场引起鲜卑部落严重分裂的马斗由此画上了一个伤心的句号。 吐谷浑带领部众向西部那广袤但陌生的地域进发,原来他统领的1 700 多户部落人 马大多选择了追随这位草原上的雄鹰,而且,越来越多的鲜卑人、匈奴人 后裔、突厥 人也慕名从或远或近的地方跑来跟随他迁徙。通过一包泻药爬上可汗宝座 的慕容□感 到了很大的威胁,于是派遣使者到草原上的很多部落,一通胡萝卜加大棒 ,迫使这些 部落不敢收留吐谷浑。 那个艰难的秋天,吐谷浑所到草原上的每寸土地仿佛都不属于他,吐 谷浑每到 一个部落,要么是遭到毫无余地的拒绝,要么是主人在接待他们后便委婉 谢绝他们久 留。他坚信总有一处草原能让他驻足。每个夕阳下,看着落下的残阳,他 越发相信最 美的一道斜阳之下,最美的一处草原将是属于他的。 严冬季节,吐谷浑策马来到黄河边,看着那一片冰冻的洁白,他的眼 光越过黄 河朝南望去,黄河以北的狼山、阴山脚下没有哪一方部落能容忍自己,那 么,黄河以 南的地方呢?他派人踩着厚厚的黄河冰面走向那片陌生的土地,很快,他 派去的人回 话:黄河南边的那片草原上生活的是鲜卑人中的一支——拓跋鲜卑部落, 他们最早和 慕容鲜卑部落有过领地纠纷,交战失利且被慕容鲜卑屡屡欺凌后,才远徙 到河套平原 的。听说吐谷浑是被慕容鲜卑的慕容□排挤而出的,愿意接纳吐谷浑。就 这样,吐谷 浑带领他的追随者在河套地区驻足下来,在这里开始了近二十年的游牧生 活。 拓跋部在接受吐谷浑的人马后,势力大增。但随着吐谷浑力量的强大 ,拓跋鲜 卑内部也开始对他产生各种猜疑,有人甚至主张铲除吐谷浑。吐谷浑只好 再次选择流 徙,他的才能和英名不仅使他原来带领的鲜卑人继续跟随他,就连拓跋鲜 卑中的不少 人也跟随他,他们跟随他继续朝着夕阳落下的地方而去。这也是后来的吐 谷浑政权中 有大量拓跋氏的原因。 吐谷浑定居河套近二十年的事实,为1000多年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 羌叙说自己 的族源,增添了一份似乎可靠的依据,所以西夏开国皇帝嵬名元吴登基第 二年就派人 到开封,他的使者给宋朝的表中说道: “臣祖宗本出帝胄,当东晋之末 运,创后魏之 初基。”意思是说,我元吴是具有帝王血统的,我的祖先早在东晋时期, 就创立了后 魏的根基。后魏即北魏。 312年,吐谷浑带领他的部众渡黄河,越贺兰山,穿过了鄂尔多斯草原 、河套地 区、黄土高原、河湟谷地、青海湖,越过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的地界,行 程2 000多公 里,终于踏进了青藏高原。在这里,吐谷浑面对的不仅是一片高海拔地区 的雪山和草 场,更是无弋爱剑的后裔们掌控的大小150个羌人部落。一方要进入这块天 高云淡、 水清草茂的天堂,一方要捍卫祖先留下的这方草场的独立和完整,战争无 法避免地摆 在了鲜卑人和羌人面前。 吐谷浑部在辽东时就已经接受了先进的汉文化,沿途又不断吸纳先进 的生产技 术、生活方式和武器,这使得他们就像一把犀利的楔子,极力想插进羌人 的地界。 羌人对这支远路而来的疲惫之师并不在乎,尽管采取 了不同程度的抵抗,但鲜卑人依靠吐谷浑杰出的军事 指挥才能,一步步地攻破了羌人的地盘,逐步向青海 湖一带推进。这把楔子终于成功地楔进羌人生活的地 界,在青海湖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公元317年,吐谷浑在完成大迁徙后,以72岁的 高龄辞世,他带领到青藏高原的这支鲜卑人自此被史 籍称为“吐谷浑人”。 P8-1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