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驶系统的故障较复杂。一般发生故障时,几乎都伴有异响、噪声、振动,也与传动系以及消声器有关。因此,在诊断异响、振动等故障时,应正确地判断故障在何种行驶状态产生。并且,在故障诊断之前,还应对异响、振动产生的相关部位进行基本检查,以确定故障范围。<br> 一、乘坐舒适性不良的诊断检测与排除<br> 故障症状:乘坐舒适性不良是指汽车在凸凹不平的路面行车时,车身产生的振动不能迅速衰减,使乘坐舒适性受到破坏的现象。<br> 故障原因及可能部位如下:<br> 1)车轮轮胎不平衡或车轮定位不适当,轮胎气压不符合要求或轮胎长期未换位,车轮总成变形或损伤,轮胎磨损速度加快,轮胎各处磨损不均匀。车轮端面或径向圆跳动过大;轮辋变形,车架歪斜等。<br> 2)前、后悬架减振性能变差,弹性元件损坏,球头防护套老化或损坏,减振器工作不良,使乘坐舒适性变差。<br> 3)前轮定位不正确,尤其是前束与外倾角配合不当。轮毂轴承松旷或转向横拉杆及转向器松旷。<br> 4)各车轮制动力大小不一致。<br>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如下:<br> 1)检查轮胎气压,必要时补充充气。<br> 2)查看轮胎胎面的磨损情况。轮胎胎面磨损具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胎冠磨损严重,说明轮胎气压过高,使胎面中部着地。如果轮胎胎肩磨损严重,说明轮胎气压过低,使胎面中部向内拱起,胎面两边着地。如果前轮胎面外侧磨损严重,说明前柬过大,使汽车行驶时车轮滚动的同时还产生滑移;反之,如果前轮胎面内侧磨损严重,说明前束过小,应重新检查和调整汽车车轮气压和前束。<br> 3)检查悬架的工况,检查减振器是否漏油和弹簧的弹性是否减弱或损坏,必要时应更换。<br> 4)检查悬架杆件连接处的橡胶衬套有无黏结、间隙过大或橡胶衬套老化与破损。故障是由于各部松旷、变形或使用不当、轮胎质量不佳等引起的,应视情况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br> 5)检查制动时车轮的滑移距离,以确定车轮制动力的大小,视情况进行调整或修理。<br> 1)车轮总成:前轮端面或径向圆跳动过大。车轮旋转质量(包括轮胎、轮辋、制动盘或制动鼓、轮毂等)不平衡或车轮损坏。<br> 2)车轮定位不当;前轮外倾角太小、前柬太大,主销前倾角及主销后倾角太大,即两前轮的主销内倾角不一致。<br> 3)前桥或前悬架弯曲或扭曲变形,连接的球头磨损过甚,后悬架的下摆臂变形或损伤,自偏转弹性垫块损坏,左右两悬架高度或刚度不一。<br> 4)转向器间隙太大或转向器在车上的连接松动,转向横拉杆等杆件连接松动。<br> 5)减振器失效或左右两减振器效能不一样。减振器漏油或损坏,弹簧弹性衰减或折断,稳定杆弹力下降或损坏。<br>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如下:<br> 1)检查车轮的轮胎气压,作车轮动平衡检验并配重修复。如良好,须支起前桥,检查测量车轮端面或径向圆跳动量,视情况进行修理或更换。<br> 2)检查车轮定位值是否正确,否则应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不良的零部件。<br> 3)检查前悬架各处是否松旷,并视情况进行紧固或修理。<br> 4)检查转向器与车上的连接及转向横拉杆等杆件连接有无松动,视情况紧固与修理。检查转向器游动间隙是否正常,应视情况进行调整、修理或更换损伤的零部件。<br> 5)检查各悬架减振器、弹性垫块的效能是否一致,如工作失效,应予以修理或更换。<br> 6)行驶试验并“确诊”。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如出现汽车稳定性差,应首先检查前轮与转向系统各处是否松旷,并视情况进行紧固或修理。<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