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601138
  • 作      者:
    (澳)雪珥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画报出版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达摩克利斯之剑下,晚清最后的变革。经济掀翻政治,晚清政改的不归路。乱世赌人性,变生肘腋的致命一击。海外学界揭示大清国覆亡的路线图。
展开
作者简介
    雪珥,澳大利亚华人、太平绅士,职业商人,非职业历史拾荒者。一直致力于收藏与晚清有关的海外文物,通过挖掘海外史料,以国际化的崭新视角、跨学科的宽阔思维,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尤其是中国改革史。他不仅注重历史研究的实证,更重视思想的理性和宽容,及历史研究成果的大众传播效果。著有《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绝版恭亲王》《大东亚的沉没》《绝版甲午:从海外史料看中日战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辛亥·计划外革命:1911年的民生与民声》以1911年的中国作为大舞台,刻画了中央权威丧失,各种政治势力在改革的名义下忙于争夺权势;民营资本大举进入铁路投资,带来一地鸡毛;地方官场的明争暗斗,北京的政争混乱激烈,川路公司挑动民粹,会党势力与革命组织结合的纷乱景象,剖析了辛亥革命的起源真相。
展开
精彩书摘
  湖南的副省级离休老干部王先谦,实在不想以这样的方式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位湖南著名的儒学大师,离开领导岗位前,担任着江苏学政的职务,这次却被中央下令,连降五级。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大清国最具有典型性的群体事件:
  1910年4月,长沙饥民们抢劫了一家米店,警方拘捕了为首者,这是一起十分普通的治安刑事案件。但在革命“会党”的鼓动下,饥民们包围了省政府(“巡抚衙门”),并冲破警方封锁线,进入办公区域。警方开枪当场打死20多人,会党中的武林高手则用事先准备的煤油焚毁了政府办公楼。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沙抢米风潮”。
  蝗虫漫天
  事后,中央问责,为平息民愤,巡抚、布政使、巡警道等人被“双开”。中央也发现,王先谦的“弟子”叶德辉“积谷万余石,不肯减价出售,实属为富不仁”,进一步恶化了长沙的粮食供应。而离休在家的王先谦,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多次阻挠地方政府救济灾民。王先谦被处连降五级,叶德辉则被革去功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说是师生俩,其实王、叶之间并没有授业关系。王老师有势无钱,叶同学有钱无势,正好强强联手、惺惺相惜。巧的是,两人都是麻子脸,因此“二麻”成为湖南官场、商场一个尽人皆知的代号。那位为湘军写传记惹祸的王闿运,曾写诗嘲讽说:“王家仁叶家义,并入当年《翼教篇》。”
  一个离休干部,本就没有什么实权,降级无非少拿点退休金、开会时上不了主席台前排而已,只是面子被扫有点灰头土脸。按照代理湖广总督瑞澂的说法,“湘省民气素嚣,绅权颇重”,王老师“久住省垣,广通声气,凡同事者无不仰其鼻息,供其指使,一有拂意,则必设法排出之而后快。”他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早已不是依赖自己曾经当过江苏学政挣来的那个副省级,而是实实在在地在政府的眼皮底下建立了一个实际上的第二政府。
  中华帝国的政治传统,“官权”一般只到县级政府,县级以下,真正说了算的其实是“绅权”,地方上的实力派。这些绅士们,一方面作为国家“经纪人”(State Brokerage),协助政府维持治安、征粮征款等;另一方面作为民意代表,为保护和增进地方利益而与政府及其胥吏进行公关及博弈。但随着大清国的改革开放,传统的乡村社会面临着剧烈的变化,政府的权威越来越削弱,地方绅士们日益从政府的“助手”演变为“对手”。乡村的“公权力”被号称“土豪劣绅”的“盈利型经纪人”而取代,他们脱离了传统士绅阶层所受到的道义束缚,毫无顾忌地将手中的“公权力”演变为寻租牟利的工具,主观为自己,客观为政府,扯着改革的大旗,令自己迅速跻身先富起来的行列,大清基层政权彻底“痞子化”,县以上地方官员不得不面对远比自己更具有资源动员能力的绅士们。
  太平天国运动中崛起的湘军,令湖南的绅士阶层在军功的护卫下,掌握了远比传统的乡村话语权的更为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早在1857年(咸丰七年),湘军著名将领胡林翼就发现,湖南各州县的征粮征税都依靠“刁绅劣监包揽完纳”,“其零取于小户者重,而整交于官仓者微,民谓之曰‘蝗虫’;其挟州县浮勒之短,而分其肥不遂,则聚众告漕哄仓,官又谓之‘蝗虫’。”
  在晚清轰轰烈烈的民营铁路建设中,这种“蝗虫”也依然出现:湖南、四川等地,所谓的“民营”其实全靠强行征收“租股”,掌握实权的乡绅们上下其手,从农民那里敲骨吸髓所得,其实很大部分都被他们巧取豪夺,政府则背上了勒索的恶名,公共财政却并未得到改善。
  王先谦就是其中的弄潮儿。他曾经以爱国为号召,鼓动张之洞花费双倍的高价,从美国人手中赎回粤汉铁路,而他自己也于1905年在长沙组建“粤汉铁路筹款购地公司”,号召湖南人民踊跃购买股分,爱国救国,而他本人却在高喊爱国口号的同时,死死捂住钱袋子,盯上了免费的“干股”——“有问以曾入股若干者,答曰,吾为总办当坐分红利,何须入股。”
  几只“鸡头”
  从来没有商人,会如同大清国的铁路老板们那样,成天将拒绝外资的爱国口号挂在嘴边当口罩。
  在王先谦鼓动下用巨款从美国人手里“收回利权”的粤汉铁路,“利权”却既没有归于政府,也没有归于百姓,而被“爱国者们”中途截留了。
  “爱国者们”将粤汉铁路公司根据省界分成广东、湖南、湖北三个公司,以满足三省各自“宁为鸡头”的愿望。三只“鸡头”中,筹资进程一度最顺利的是广东公司,但“绅商意见不洽,总办又未能和衷,以致迭起风潮,时有冲突。最后则有查帐之龃龉,开会之喧斗,种种扰乱,路工因之稽迟。”“董事结党盘据,欺吞冒滥,久为众股东所指摘,深虑万无稽核,将股东血本终至缺蚀。”其中一位名叫金菼的董事,看来是在官商两界游刃有余的高手,“利用官威,以箝制股东……稍与辩论,辄架破坏商办大题,反噬挟制,凶悍险诈,无所不至。盘据把持……股东查帐,又藉词票举,以图抵制。”公司内部选举,贿赂成风,银子开路;政府或者股东会前来查账,更敢于拒绝出示账本,“匿单抗查”。
  “鸡头”王先谦主持的湖南公司,先是靠政府的公权力,强制征收租股、房股、米捐、盐厘,但杯水车薪,正好再发行300万股铁路有奖公债,奖金之丰厚全球领先,特等奖奖金为3万元,而券面价值仅4元,足足7500倍。但这些敢为人先的改革举措,却依然难以拉动投资。
  “以顽钝无耻之小人而握路矿之权”,小股东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权益能得到任何保障,“铁路至今未刊印股票,又无息折,商会收股二百余万,仅给收条,以故各处愿入股者多观望不前。” 王先谦“其生平淫而好利,既揽路权,遂以公司为利薮,以公司之款,为行乐之资,为黄某代捐中书,送土某奠仪千两,开办垂二载,于一切筑地购路等事弗顾也。”而“坐办总理”余肇康“与王先谦狼狈为奸,以至湖南之铁路公司开办数年,去冬始动三锄。吾同胞无限之巨款,竟入彼等之私囊。股东无账可查,湘绅无敢过问。”
  公司内部是山头林立,围绕对王先谦的效忠与否,分为“拥王”、“倒王”两大派系,而小的派系更是不可胜数。同盟会成员、日后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而在英国投海自尽的杨毓麟,认为“湘路之哄久矣”的原因,就在于“王先谦处心积虑把持路事”,导致“完全商办局面不得成立。驯至号称官督,驯至奏派总协四五人,驯至凭借官权提立股款,酿成环求退股之现象。胶胶扰扰,以至今日。王、余、席一日不斥退,则路政必一日不得整理,其事至为可哀。”
  在铁路公司设有多名“总理”(总经理),就是湖南的发明,“美其名,曰名誉总理,曰主持总理,曰坐办总理,四川继之,江西又继之。” “总理”扎堆,在日后成为四川大风暴的重要诱因。
  公司内衙门习气浓厚,公司领导人甚至以“安民告示”的公文格式向社会发布通告,俨然政府的大爷做派,而股东过问经营情况,居然要先提交申请(“具禀”),只能在自己的“公仆”面前当孙子。时人评论道:“官办事件,无一不腐败,无一不糊涂,何也,以其督办、会办、总办、提调等名目,动辄至十余人,事权不一,政出多门……只徒调剂闲员,置路事之成败于不顾。”
  在王先谦等人的领导之下,湖南粤汉铁路公司“材料不购也,工人不招也,路线不勘定也,基地不预筹也。而每岁股份之所入,绅士辄瓜分而用之。”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水野幸吉在提交给日本驻华使馆的报告书中中说:“湖南绅士徒多议论,经费筹集则毫无头绪,此实为粤汉铁路心腹之患也”。
  “鸡头”虽会聒噪,却禁不住“鸡腿”毕竟还是虚弱的。1906年10月,为缴付第二期赎路借款,湖南的“鸡头们”只好把粤汉干路黄高段低价卖给广东公司,又以三水枝路湖南所应得之权利相抵押。第二年10月,因公司任人为私,用财过滥,不少股东担心资金安全,坚请退股。几番折腾后,这家“爱国鸡头”只好想办法引进外资,这本是他们最反对的,却被官方阻止,最后依然要靠强行向平民征收“租股”、“房铺租股”、“廉薪股”,做回了自己最为拿手的“二政府”角色。
  对于这些“不曰谋公益,必曰图进步”的绅士们,杨毓麟一针见血总结道:“求其实在,大要不外争得一总理、协理之位置,谋得一每月数百金之薪资,视路局为菟裘,借公义相攘夺。”这些绅士们“对于国家颇欲脱离行政官吏之范围,故必冒称商办;对于社会又欲脱离财产法团诸份子之监督,故必借名官督,或虽未至冒称官督,而实则倚赖行政官吏,以阴谋自便,与官督无异……数月以来,种种怪象,层见错出,殊有足令人骇愕怛悼,不知所措者。不谓吾国士夫借收回权利之美名,文萁帚诟谇之弊俗,至于此极也。”
展开
目录
自序 国运之“运”
引子 帝国出轨
第一章 亡国的股灾
1、全民炒股运动
2、美梦尽头是梦魇

第二章 黑幕
1、铁轨下的老鼠
2、格老子扒粪

第三章 一地鸡毛
1、“二政府”的权力
2、剁椒“杨”头

第四章 紫禁城面瘫
1、“盛”名之下
2、山雨欲来

第五章 波大无脑
1、“不顶不是四川人”
2、护院不看家
3、潜水的老大
4、粉墨登场

第六章 豆豉暗杀令
1、暗杀,暗杀
2、宜昌导火线

第七章 皇帝门神
1、大帅搁浅
2、痞子运动
3、光绪罢市

第八章 老大同志
1、喋血督府
2、机关报 机关枪
3、九月围城

第九章 树上的猢狲
1、“官屠”入川
2、狡兔未死良狗烹
3、树倒猢狲散

第十章 革命“投名状”
1、将军末路
2、总督之死
尾声一 涛声依旧
尾声二 后来,他们的命运
附录一 被误读的晚清改革
附录二 天杀的公司:大清的另类出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