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奇人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1062638
  • 作      者:
    (日)陈舜臣著
  • 出 版 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舜臣,他是生于日本的华裔作家,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大师级人物,他一生充满传奇,获奖无数,他是一位实力派作家,他深受柏杨、司马辽太郎的推崇。
  他的作品风行日本四十年,他著述等身落落大满百余种,作品风靡销量多达两千万,推理小说、历史小说、随笔游记,无一不举重若轻娓娓写来。
  他是第一位囊括直木奖、江户川乱步奖和推理作家协会奖的推理小说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奇人传》一书中以深邃的历史观和对历史人物的准确把握,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选择了二十四位奇人,既包括了阮籍、陶弘景、葛洪这些特立独行的名士,也涵盖了范蠡、张良、左宗棠等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娓娓道来。《中国奇人传》中这些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宿命感,也是陈舜臣对生命的独特体验。
  奇人已逝,奇迹尚留。他们或是贤士儒者、或是君王名臣,或是布衣将相,或是乱世英豪,他们的名字就是一段传奇。他们做了别人从未做过的事,也就拥有了别人从未想到的人生。这些中国奇人们,在日本历史小说家陈舜臣笔下,一一得以勾勒描摹。
  陈舜臣在《中国奇人传》讲述了二十四位奇人,既包括了阮籍、陶弘景、葛洪这些特立独行的名士,也涵盖了范蠡、张良、左宗棠等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

展开
精彩书摘

  洛阳以西有异域之说相传已久。
  东汉明帝(公元58年一公元76年在位)时,在洛阳西门外为天竺僧摄摩腾修建寺院,命名为白马寺。据说这是中国最早的寺院。此后的近二百年间,天竺和西域的僧人便久居于此,而且常常有信徒出入其中。故而,此地给人以浓厚的西域之感也是在情理之中。
  时值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夏。
  此年亦是蜀汉后主延熙十九年,吴幼帝孙亮太平元年,三种年号并存于中国之时。三国战乱接连不断,百姓深感世事无常,于是,佛教逐渐普及,三国均大兴寺院。白马寺以北,一座名为石塔寺的新寺院正在修建,已完成十分之八左右。驶过白马寺的轺车,扬着尘土奔向石塔寺。
  石塔寺的东门尚在葺瓦阶段,一名小僧在门前打扫。
  “师父,又见此车。”
  小僧回首说道。其身后,站着一位模样怪异的老僧。眉毛全白,一看便知是天竺人。
  “昨日,芒山脚下也曾见此车。”老僧说道。
  “前日,洛水河畔也是此车。”小僧停下手里的扫帚,朝轺车的方向遥望片刻。
  “轺车相同,但马匹有变。前日昨日均为栗色马匹,今日为黑色。”
  话音从屋顶传来,一位正在葺瓦的年轻人,边用手背擦着额头的汗水边说道。
  “夷奈的记性总是很好啊。”老僧笑道。
  “大概又会恸哭吧!”
  小僧语毕,又开始挥起手中的扫帚。
  “夷奈,前去打探一下。”
  老僧话未说完,夷奈便从屋顶上跳下来,“这就前去。”
  夷奈赤脚,速度惊人地追跑在轺车后面。老僧和小僧相视而笑。
  “不会来本寺吧?”弟子问道。
  老僧摇头,答道:“自力即可扛过,不会来本寺。”
  所谓轺车是指由一匹马牵引的轻便小车。有时也会由两匹马共牵,四面无帷帐,车围较低,以便观望四方。车中最多可乘两人,并且非坐乘,一般为立乘。东汉末开始流行大型牛车,但从三国到晋朝,轺车却备受青睐。
  从洛阳西郊朝北行进的轺车上,仅有一名中年男子。当时,若是士大夫出门必会戴官帽,而轺车中的男子却未戴。是被风吹走了?还是一开始就没戴,露头而出呢?此人头发被风吹散,当时“露头散发”出门是极为失礼的。男子站在车里,左手持缰绳,右手持鞭子,抽打声响彻天空。
  轺车剧烈地左右摇晃,车轮吱吱作响。
  过了石塔寺稍行片刻,道路就会朝西拐。轺车并未顺着道路拐弯,而是径直前行,冲进夏草茂盛的野地里。伴随着车轮摩擦,车围板剧烈晃动,但车上的男子并未停下手中挥舞的长鞭。
  突然,马前腿高抬起来。前方有小河流过,虽说是小河,却并非驱马轺车就可跳跃而过那般狭窄。男子从车上下来,随地盘腿而坐,冲着小河大叫道:“已陷困境也!”
  之后,便恸哭起来。
  好像在哭诉今后已无路可走、不知如何为好、谁可相助之类的话。
  河对面,三五个孩子凑在一起,吃惊地看着这位奇怪的男子。大人们也渐渐围观过来。
  ——莫非是南阮的散骑?
  ——前些时日,还见他在城内大哭……
  大人们窃窃私语。
  夷奈返回石塔寺,向师父报告说道:“又在恸哭,是南阮的散骑。”
  “上次是病疾,这次是□哭,可否行得通?”师父皱眉说道。
  “泪如酒也。”弟子合掌说道。
  阮家乃魏之名族。东汉末期,被称为建安七子的七位文人中,有一位叫作阮□,是曹操的文书起草秘书。阮家族人众多,在洛阳城内,隔着中庭分南北居住。北面居住之人生活宽裕,而居于南面之人大多为生活窘困者。阮□住在南面故称南阮。赤壁之战四年后的建安七年(公元212年),阮□去世。那时,其末子阮籍年仅三岁。有因陷困境而恸哭之癖的人,非阮籍莫属。
  所谓散骑,是散骑常侍的略称,兼任侍从官。阮籍当时便任此官职。
  孩子们很快就看倦了恸哭的男子,他们唱着歌,挥舞着木棒离去。大人们也一个一个地散开,一会儿周围就没人了。
  “都这把年纪了……”
  最后离开的大人故意让阮籍听到似的说道。脚步声渐渐远去,阮籍停止哭涕,长叹一口气。
  “如何是好?到底为何会成此局面?”他自言自语道。
  从懂事的年龄开始,他便知世间多虚伪。当然,并非只有他一人知道,但凡有判断力的孩子,都会有此感觉。
  世间表面上由前后延续四百年的汉王朝统治,但汉朝皇帝无能,实权紧握在由魏公晋升为魏王的曹操手中,这已是众所周知之事。即便曹操故去,所有权力皆由其子曹丕继承。表面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依旧未变,不久曹丕便发动夺权。
  ……

展开
目录

阮籍:终身履薄冰
孔融:强词夺理二十世
王戎:最后的贤人
葛洪:神仙系谱
陶弘景:第三楼之人
万宝常:燃烧之壁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杜牧:扬州之梦
范蠡:从名臣到“商圣”
子贡:圣人门下的第一“瑚琏之器”
吕不韦:做一场皇位和权力的生意
张良:后世臣工的偶像
汉宣帝刘询:一个从民间生长起来的明君
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苻坚:千古一帝,鞭断中流
张说:寒门宰相,一代文宗
冯道:历奉五朝十君的“长乐老”
王安石:北宋变法者浑名“拗相公”
耶律楚材:守护中原文明的契丹皇族后裔
刘基:学通古今,才为王佐
郑和:创造世界航海历史的三宝太监
顺治帝福临:六岁登基的“开国”皇帝
左宗棠:惟恐苍天负我,再作劳人
黄兴:开启一扇新大门的实干家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