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24484
  • 作      者:
    汪公纪[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神武天皇就是秦朝东渡日本的徐福吗?古代日本皇室何以多近亲婚恋?日本古史为何多女皇专政?唐朝风俗如何风靡日本?《源氏物语》的幕后有怎样的故事?武士如何产生,日本崇信暴力的原因?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是什么样的人?丰臣秀吉为何突然要侵略朝鲜和明朝?天皇与幕府究竟是何关系?日本为何严禁基督教而大崇儒佛?蕞尔小邦如何一跃而为世界列强?
  诸多鲜为人知的逸事,多不为正史所述,但跃然纸上的,是日本历史的真面目。汪公纪所著的《日本史话》将用通俗浅近的文字将自己了解的日本历史、日本民族介绍给世人。
展开
作者简介
  汪公纪,江苏吴县人,1909年出生于北京。早岁随父亲汪荣宝赴比利时任所,后转法国、瑞士。1922年归国,就读于北京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6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预科,两年后升人大学部政治经济系,1933年毕业返国。历任湖北省政府秘书、上海市政府秘书、广东省政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1945年,任新闻局驻法国办事处处长;1965年任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董事长,并开始在台湾东吴大学讲授西洋外交史;1975年应聘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文系主任。
  著作有《朽庐随笔》、《日本史话》等,译著有《主宰美国命运的幕后集团》、《西方国家自杀》、《洛克菲勒家族秘录》等。由于父、伯祖(汪凤藻)都曾当过驻日使臣,自己也曾经出使过日本,深觉有责任将他所认识的日本介绍给国人,因而在大学授课时,便陆续撰写有关日本史的文章发表在《中外杂志》,随后并扩充改写而成为《日本史话》。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先天注定要与中国发生密切关系。
  近世中国人对于日本和日本人的观感,有“媚日”、“亲日”、“惧日”和“仇日”,只是真正“知日”的却不多见。《日本史话》作者汪公纪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历史修养、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祖孙三代与日本的渊源为基础,搜寻大量数据,反复研判,数易其稿,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采用说故事的方式,用通俗浅近的文字将自己了解的日本历史、日本民族介绍给世人,从中可以看得出著者的良苦用心了。
展开
精彩书摘
  神武天皇之谜
  日本的古代史是一篇糊涂账,一半是无稽的神话,另一半是捏造的伪史。其实捏造史实并不稀奇,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行为,自称是神的直系后代,更是人类常有的夸耀,不过厚着脸皮硬要和中国比古老,把自己的祖先一直追述到千余年前,就未免过分了。现代的日本人,恍然于编纂伪史的无聊,才渐渐敢于说真话,不过有时又过火,认为他们的历史都不可信,尤其不愿意承认他们的皇室是由中国传流下来的。但是我们的学者卫挺生博士,在他不朽的大作中,确实证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
  日本之有正史始于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在壬申之后,这位君主认为,当时所传的史实误谬颇多,真实的情形常常过了一段时期之后,便走了样,必须制订正史。他于是命令了一位二十八岁有照相般记忆力的稗田阿礼,根据史料《帝纪》、《旧辞》等,重加整理,去伪留真,来制订一部正史,以传后世。但是经过三十余年,稗田阿礼并没有能完成他的修史大业,而阿礼已经老迈不堪,到了元明女帝时代,不能不另外敕谕一位文笔非常秀丽的太朝臣——安万侣,来帮忙阿礼共同续写那未完成的著作,这就是所谓的《古事记》(公历712年完成)。在《古事记》之外,天武天皇还创立了一所历史编纂馆,任命了一大批编纂委员,要他们仿效中国的《史记》、《汉书》的纂写方式,广搜数据成为一部完备的国家纪录。经过整整四十年的工夫,这部巨作完成了,就是现今还流传的用汉文写下来的《日本书纪》,公历720年完成,共三十卷,一、二两卷是神话,第三卷是日本正史的开始——《神武纪》。《神武纪》是神武天皇本纪,其中最重要的描述,是东征的一役,虽然很像是一篇神话,但叙述的行踪忽东忽西、忽行忽止,尤其他在不同地区留滞的期间忽长忽短,不像是故意的虚构。据卫博士的考证,根据《神武纪》的记载:
  一、“可确知神武天皇不生长于日本,乃乘天盘船自高天原飞降者。天盘船谓航海之楼船。‘飞降’谓操纵风帆而来,‘高天原’乃指海外之一地而言。”
  二、当时日本文化的程度,停留在绳文文化时代,并没有任何冲击,能使日本忽然飞跃到青铜的弥生文化。据卫博士的研究:“近年,自筑紫至远贺川口,出土青铜器时代之刀剑戈矛镕范甚多,与《神武纪》所云,居‘吉备’数年以蓄兵食之语相应,‘兵’即兵器。神武东征途中先折而西行,停驻远贺川口多日,因其地为其兵器制造区,故亲往视察制造情形,从已出土之兵器而言,其形式与先秦之大陆中原之刀剑戈矛无异,可见神武兵工之技工来自大陆。日本产铜之各地,多在伊豫安艺以东,而当日制造兵器之场所,反集中九州岛的西北,去矿场甚远,显然当时日本铜矿尚未被发现,不得已乃自大陆齐楚沿海运铜入倭,铜矿笨重,故将其冶铸集中于日本去齐楚海岸最近之港湾,因而自唐津以至冈田皆成其冶铸之工业区。”以上说明了神武东征武器的来源。
  神武是谁呢?卫博士肯定地说,他必然是徐福。徐福到了日本之后,为了避免秦始皇的追踪、侦访,甚至于讨伐,他利用了语言的隔阂来保持他的秘密。他禁用当时通用的中国语言,甚至采用了秦始皇的愚民政策,认为人民有了知识之后,便会兴风作浪,“以古而非今”了。文字是罪魁,是知识思想最可怕的媒体,所以他根本废弃了文字,在文字还没有流布很广的时候,便扼杀了它。那时其手下还有几千名由齐楚各地征调而来的童男女,他不授以中国文化,反而让他们倭化。这时大局已平定,他这批青年战友,一个个也已长大成人,便让他们和当地土著男女婚配,创立家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他为了示范,娶了原始居民木族中的贺茂氏的女儿——媛蹈鞴五十铃媛为正妃,翌年并立她为皇后。他自己在辛酉年即位于橿原宫,称帝了。
  以上是卫博士根据《神武纪》,再考证了我国各书类中有关徐福的记载而推断的,合情合理。显然的,神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唯独有一点不能符合的是神武即位之年。照《神武纪》中明确的记为辛酉之年,为纪元前660年,约当春秋齐桓公葵丘之会一匡天下的时候,距离徐福之生,四百有余年,所以徐福似乎不可能就是神武。不过神武时代,日本根本尚未纪年。日本本来无历,是从钦明天皇时代,由百济的历博士一位名叫观勒的高僧传授得来,到了推古女帝九年辛酉,才由当时主政的圣德太子推行历法于全国。除了历法之外,圣德太子还制订了冠位、朝仪、宪法,确实应了中国谶纬家的预言,辛酉是个革新之年。圣德太子为了修史,不能不订一个大吉祥的日子,作为日本的开国之期,因此他认为辛酉年最能象征革故鼎新,而为了表示一日本是与我国相埒的古国,于是订了推古九年辛酉以前的第二十一个辛酉,为神武即位之年。是神武千余年后,他四十余代的子孙硬替他装上去的,焉能可信!不过辛酉每逢六十年必有一次,假定真的是辛酉年,如若不是第二十一个,而是第十七个辛酉,那也能吻合了。
  总之卫博士的研究,解答了历史上的大谜。为什么徐福三次出海?三千童男女的踪迹何处去了?日本何以忽然由绳文时代,一跃而到了精美的青铜器时代?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我们与日本之间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绝日本与大陆的关系的。
  姑不论日本的学者有没有雅量来承认这一事实,日本的第一位君主的来源,我们总算是清楚了。神武以后,根据《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有八代帝王,而无事迹。据日本学者水野佑的研究,这八代帝王根本无其人,名字是虚构的。这当然可能。那是因为把神武的存在提前了四百年,当然产生了很长的空隙,为填这四百年的空档,至少需要八代以上的君主,当然只能是有名而无事迹的阙史时代了。由于把神武提前了四世纪,日本的古代史的真伪更难确定。真实可考的史实,要从仁德王开始了。
  ……
展开
目录
上古篇

神武天皇之迷
仁德王的畸恋
荒唐的君王
共立女王
第二位女帝
白村江之战与壬申之乱
唐风风靡日本
风流女皇
平安王朝
叶子之乱
国丈摄政
儒士的悲哀
天庆之乱
藤原氏天下
《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的幕后
虲夷前九年之战
后三年之役
中古篇

保元之乱
平治之乱与清盛之崛起
源赖朝的崛起与平清盛的死亡
平家的灭亡
源赖朝、源义经兄弟阋墙
源赖朝的发迹和他的事功
北条时政的迷梦
北条氏的兴起
承久之乱
全盛时期的北条氏
元世祖忽必烈之雄图
北条氏的衰亡
后醍醐天皇讨幕的成败
南北朝抗争的开始
南北朝的抗争
室町时代的开始
足利义满的后人
割据局面的形成
战国的酝酿
战国群雄
逐鹿的群雄
近古篇

分久必合
趋向统一之路
织田信长的飞跃
织田信长的陨落
继承统一大业的丰臣秀吉
旭日东升的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的作为与事功
丰臣秀吉兴起侵略狂想的经过
七年之战
时代开始转变
德川朝代开始
征夷大将军的开府
倔强的淀姬
德川家康灭了丰臣家
德川家康奠定了三百年的基业
三代将军家光
庸暗的家纲
光国崇儒的由来
近代篇

幕府开始腐化
元禄时代
幕府开始崩坏
家齐和松平定信的时代
庆福与庆喜之争
生麦事件
明治时代开始
德川幕府覆亡
什么是征韩论
废藩后所衍生的问题
第一次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与英日同盟
日俄战争
文艺开始发扬
伊藤博文与明治天皇之死
大正天皇继位
文装武备与西原借款
孙中山的大亚细亚主义
形势大转变
法西斯思想萌芽
发动九一八事变
国际联盟考察团
第二次中日战争
张鼓峰事件
回天一二九
陆相东条英机组阁与偷袭珍珠港
山本五十六之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