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卧底到将军
战国七雄中,燕国和韩国实力最弱。燕国是周王朝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资格很老,但国力有限,仅仅靠着地处偏远,才没有被其他大国所吞并。韩国曾经有过著名的申不害变法,加之国民剽悍,又盛产强弓劲弩,所以有“劲韩”之称。而燕国,在战国初年,除了摆摆资格,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了。别说超级大国秦国和齐国,就连新兴的赵国也没把燕国放在眼
里。当时燕国的国都蓟城(今北京),完全不像现在的北京这般繁华拥堵,就是一座稍大一点的边陲城池罢了。
一个人,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实力,但不能没有尊严。
为了富国强兵,燕王哙主动学习尧舜,把王位禅让给了聪明能干的相国子之。子之这个人能力很强,也很能表现。上位之前,他忠心耿耿,事事替君王谋划;王位到手,就开始暴露本质,变得独断专行。他的上位,直接引起了以太子姬平为首的燕国旧贵族的不满。很快,两拨人拉开架势,大打出手。结果,燕王哙、姬平、子之,统统死于内乱。
邻居有难,岂能袖手旁观!
燕国最大的邻居是谁?齐国。当时的赵国虽然新锐,但还没有吞并燕国的实力。野心勃勃的齐宣王看准机会,派大军趁火打劫,一举攻下蓟城,然后赖着不走,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燕国的新主人。
燕国再窝囊,那也是几百年的老诸侯,一大块肥肉,岂容你齐国独吞!其他国家看不下去了,可齐国已经占领了燕国,只好软硬兼施,外交斡旋和军事威胁一起上:你齐国要么把燕国平分给大家,要么退出燕国,如果不干,我们就联合起来弄死你!
好汉不敌人多,齐宣王没办法,只好下令撤兵,临走前把燕国财货扫荡一空,狠狠地捞了一票。齐国和燕国就此结下世仇。可齐国强,燕国弱。怎么办?
唯有富国强兵。
但谈何容易!
卧底东胡
可燕国确确实实在齐国和赵国的威胁下强大起来了。
燕国的强大,离不开四个人——燕昭王、苏秦、乐毅、秦开。
正是这四个人,定下了开发辽东的大计。燕国开发辽东有三个目的:驱逐
东胡、开荒屯田、秘密练兵。
驱逐东胡,是为了解除北方东胡对燕国侧后方的威胁;
开荒屯田,是为了让燕国获取军粮和木材,储备战略物资;
秘密练兵,是为了避开诸侯的耳目,为一举打败齐国做准备。
燕昭王、苏秦、乐毅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这里说的是秦开,开发辽东
的真正执行者。
在成为燕国名将之前,秦开的身份是一名人质;准确地说,是卧底。
战国中期,生活在现在山西、河北北部的东胡部落逐渐强大起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更多的东胡部落被赶到了东边的燕国边境。他们见燕国不怎么强大,就得寸进尺,不断侵扰燕国北部边界,对燕国本土造成了极大威胁,也极大地牵制了燕国的兵力。
打不过人家,只好求和。求和,需要表示诚意。于是,燕国就在名门望族中开始挑人。请注意,燕国挑的不是少女,而是少男。自诩周礼正统的燕国王室觉得,用女人来解决国家的外交问题,实在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做派(看起来似乎比后来的汉朝更有男人气概)。当然,燕国也不像后来的高丽那样把漂亮男人送去元朝当娈童和宦官,而是挑选了一些年轻、有志向、有节气的名门子弟去东胡做人质。
所谓人质,实际上有三层用意:
第一,当然就是去当人质,向东胡人表示诚意;
第二,让年轻人去草原苦寒之地锻炼几年,等他们回来,就是合格的战士
和将领;
第三,就是刺探情报,去敌人那儿摸底,为将来收拾东胡做准备。
就这样,带着国家的使命,秦开来到了东胡。
万事开头难,刚来到东胡的时候,秦开饱受歧视,生活得十分艰苦。但他坚持了下来,并且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勇气,战胜了种种困难,顽强地在大草原上生存了下来,成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并且逐渐得到了东胡人的认可,获得了勇士头衔。
但这只是他卧底生涯的第一步,接下来,他需要完成更大的使命,那就是熟悉东胡的地理环境和风俗人情,从东胡人身上学习游牧作战的要领,牢记东胡人的生活规律和兵力部署。
此后,燕昭王即位,变法革新,锐意进取,燕国的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东胡的外交政策也变得强硬起来。东胡见燕国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对付了,军队也变得能打仗了,愤懑之余,就拿那些在部族中的燕国人质出气,削去了秦开的勇士头衔,限制了他的行动自由。秦开在东胡生活多年,结交了很多好友,他们不愿看到秦开成为两国交战的牺牲品,所以就帮助秦开逃离东胡营地,护送他返回燕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