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德国问题”。某些分析家把这个问题的起源一直追溯到中世纪时建立统一国家的努力的“失败”,认为这一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时代错误。在政治上分权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德意志政治版图的多样性构成了一种连帝国皇帝们都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控制的相互依赖的政治制度。诚然,皇帝们也热衷于在帝国之外追求其王朝利益。有权势的僧俗诸侯、强大的城邦和多如牛毛的“独立的帝国骑士”们的封地并存在德意志土地上。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引发的文化和政治斗争使德意志的政治分裂制度化了。在整个17世纪,特别是在由一系列的冲突构成的所谓“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期间,与政治斗争难解难分的宗教分歧进一步强化了一盘散沙的政治现实。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条约》既没有带来宗教的统一,也没有实现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只是把既成的僵局固化了。各个封地的统治者们在自己的国境内享有主权,同时仍在形式上效忠于皇帝。围绕着兴起中的欧洲国家体系的主导权,各国激烈竞争,由此所引发的冲突一直延续到17和18世纪的“绝对主义时期”。其后,在由数百个小国组成的“德国”内部,普鲁士作为奥地利的劲敌脱颖而出。但这时的德意志依然相对薄弱,以致成为拿破仑统治下奉行扩张主义的后革命时期的法国所轻而易举地蹂躏的对象。
在拿破仑侵略行为的影响下,德意志各邦在对内、对外事务上都发生了根本的变革。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废除。不管是作为拿破仑统治的直接后果,还是“防卫型现代化”的一种形式,法律、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改革总之是开始了。拿破仑最终失败以后,1815年成立了德意志邦联,其成员包括普鲁士。出于同时对付西面的法国和东边的沙皇俄国的考虑,这时的普鲁士版图得到了扩充,国力也今非昔比,成为两大强权之间的堡垒。与此同时,由于领土的重组和德意志境内国家数量的锐减,其他德意志国家的版图和实力也都有所增加。随着旧的帝国的死亡,许多公国摇身一变,成为王国。
19世纪,德意志民族在政治上已主要由中等规模的国家组成。在对它们的支配权的竞争中,经济更发达的普鲁士压倒了奥地利。这是一个因工业化而发生急剧变迁的世纪。普鲁士成为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一体化导致了关税同盟的成立。在自由主义旗号下统一德意志各邦的政治努力在1848年遭到了失败。最终统一德意志的,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这个过程充满了火药味,其成果,即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排除了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新帝国首先致力于在欧洲为自己寻求一个稳固的地位,随后试图在世界范围的帝国间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德意志帝国被事实证明是一个不稳定的实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1918年秋季的革命为它最后送了终。随后的魏玛共和国是一个短暂而又命途多舛的民主尝试的产物,这一尝试的最终结局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灭绝人性的统治和他的第三帝国。据说这个帝国应该存在一千年,但在短短的十二年之后这个以无与伦比的邪恶著称的帝国就成了一堆废墟。当然,在其罪孽是否无与伦比这个问题上并非没有争议。正是魏玛民主的失败所导致的这个结局,也就是所谓“诸神的末日”,构成了德国历史的解释方面一个极富争议又极其独特的难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