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西津古渡
江南第一渡
公元200年前后的三国时期,此地曾驻扎东吴水师,周瑜和诸葛亮在“蒜山”之顶的一座“算亭”中,商议破曹良策,定下“火攻”策略;公元420年前后,南朝武帝刘裕亲率八千“北府兵”浩浩荡荡在此经过,最后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局:隋唐年间,朝庭打压六朝古都南京,将其贬为县级,而此地却升格为润州,南北大运河之交通咽喉,为东南富庶地区漕粮、丝绸等大宗物资北运京师的重要水道:公元1608年,即宋熙宁元年,王安石应召从家乡江西抚州赶赴京城,在此扬帆北上,船到瓜洲触景抒情,留下千古名篇《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此之后,李白、孟浩然等大文豪也曾在此候渡亭中吟诗作词,候舟待渡;公元1311年,即元至大四年,元武宗海山皇帝旨命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在此仿京刹梵相建造昭关石塔一座,也称观音洞喇嘛塔、瓶塔,作为金山般若禅院的一部分。在元朝年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前往京口,就是在此地离舟登岸;清代诗人于树滋则以作诗表现了清代此处人来舟往的繁忙景象:“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公元1912年民国以后,此地近千米长的街道上聚集了各行各业的商铺150余家,四海商家云集于此……
假如以上表述不足为凭,那么近几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此地路面下三至五米深的沙土堆积层中,进行了局部挖掘,发现了清代至唐代的历代路土遗迹,出土文物甚多,便是最好的实证。在这些文化堆积中,早期有六朝砖瓦和先秦时期夹砂陶鼎足等;唐代遗物有莲花纹方砖、瓦当、璧足形碗、唐三彩器;宋代遗物则有陶瓷器及琉璃筒瓦、铁刀、撑船竹篙铁脚等。
这个地方,就是坐落于镇江市西面云台山麓,曾被誉为“吴楚要津”、“长江锁钥”、“漕挽咽喉”、“江南第一渡”的西津古渡。不管是春秋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始于六朝时期的西津古渡,一直是当时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津。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渡口,后因岁月流转,长江江面南涨北坍,自清代后江滩更是泥沙淤积,江水逐渐北移三百余米,古渡口边就再也见不到涛涛长江水了。原本江水的位置,后也渐渐成为一条横亘于当年西津古渡和滚滚长江之间的通衢大道。千年古渡,在自然和历史洪流的双重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
虽然西津古渡地处人口稠密的镇江老城区内,但因为此地地处云台山麓,又有象山遮挡,所以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有幸躲过一劫。
立秋时节,我来到西津古渡探幽。风从东方来,天空格外洁净。日落时分,彩霞满天。令人疑惑的是,千米长的西津古道,若以待渡亭为中心,则被一分为东西两个街区,环境景致和建筑风格迥然不同。
先由候渡亭沿古道往东走,行人稀疏,静谧安祥,这里是西津古渡景致最为精华的部分。三道券门依次排列,一条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路中央有一坡面,坡面中留有深深的车辙印痕。走过“共渡慈航”券门,只见一座高大的黑色铁香炉,正对面临街而建的是观音洞,虽历经风雨侵袭,墙面有些斑驳,但依然显示出其古朴庄严的气势。古时面对长江天堑风浪,生死难料,祈求宗教护佑也在情理之中。更引人瞩目的是立于古街中心位置的一座过街石塔,白色的喇嘛塔矗立于石质塔基之上,让人顿生敬畏之感。这座建于元代的过街白塔是古渡镇渡之宝,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且还与北京城中的白塔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