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历史不会萎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45090
  • 作      者:
    黄仁宇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新文集,旨在彰显其“大历史”的观念,借以重新修订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个人观感及人物传记。 《大历史不会萎缩》是黄仁宇历年来的精彩演讲、访谈、时论、短评的结集。其中有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结论,有对黄仁宇所有文字的观点补充,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可以说是黄仁宇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展开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大历史不会萎缩》是黄仁宇历年来的精彩演讲、访谈、时论、短评的结集。其中有黄仁宇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结论,有对黄仁宇所有文字的观点补充,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可以说是黄仁宇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大历史不会萎缩》,旨在彰显其“大历史”的观念,借以重新修订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个人观感及人物传记。
展开
精彩书摘
    明代心学的最高峰以王阳明为代表。他否定知识出自客观,他的口语为“天下无心外之物”。其所牵涉我已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叙李贽时提及。最近蒋介石之文件公布,内中表示他本人受王之影响极大(因此台北的草山经他住过即名为“阳明山”)。王阳明之“知行合一”被蒋更推进一步,成为“不行不能知”。被蒋之领导的抗战最先无全般计划,无预想出路,无友邦支援,无财政预算,只以被逼不已,铤而走险,企图死里求生,虽处旁人感到绝望境界而始终不承认现实,而抗战也终因此获胜。我已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里推崇他的度量与气魄。可是我仍只能承认他的倚借是一种革命心理,他自己也认为这是一种行险侥幸的办法(他自称“瞑眩瘳疾”和“孤注一掷”)。所以我不能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哲学。我对王阳明的看法,亦复如此,“天下无心外之物”过于主观,不能构成共识,而终明代王学也只能产生一种分裂的作用。
    在叙述经学时代时,我接受冯友兰的见解,承认中国哲学家并未在这两千年内打开出路。当然这样的否定,并非绝对。中国人创造的佛教教义透过天台华严诸宗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作为团结的力量,不能抹杀。既不能极度地恭维朱熹与王阳明诸人,也并不是要将他们的名字,摒除于中国通史之外,只不过阐明他们未能在官僚政治之外另辟途径,中国才在20世纪需要全面改造,推究其因果时我们只得借重西欧的哲学家,而在体制上讲,中国的现代化与西化区别至微。
    倒是在改造的过程中传统精神再度活跃。蒋介石手订的《军人读训》(1936年)之序提及:“如何而后可以保我祖先遗留之广大土地?如何而后可以保我繁衍绵延生生不息后代之子孙?如何而后可以保我国家独立自主之国权?”已经标榜着一个作防御战、在血缘关系下求永存的宗旨。他所作对联“生活之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之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1924年),则更有一个超过民族主义进入世界主义的趋向。毛泽东虽自承为马克思的信徒,动辄标榜阶级斗争,在他不经意的时候却流露着他所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无可推卸,有如不受逻辑拘束的“愚公移山”,及他所作诗“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以美术化的方法和道德观念支持革命的实践。邓小平之趋向人本主义的表现更为明显,见于他的口语,也见于他的生活照片。中国的长期革命是传统精神持续发扬的后果。
    (六)结论
    西方因受宗教上“原罪”(original sin)观念的影响,承认人性为恶,自柏拉图(Plato)至奥古斯汀(St.Augustine)都否认人间可能有至美至善的组织。所以民事政府不过问个人良心之事,只规约各个人不侵犯旁人,对公众也只尽有限的义务,其他忏悔、赎过、良心上之事概由教堂处理。
    ……
展开
目录
编者说明
大历史不会萎缩
大历史带来的小问题
如何确定新时代的历史观: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一)中国需要大规模改造之由来
(二)近代西方政治哲学与经济思想之大势所趋
(三)中国现代史之轮廓
(四)中学为用的缘由及应赋予的考虑
(五)“用”必须因“体”而调节
(六)结论
中国近代史的出路
(一)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
(二)过渡期间的社会与经济
(三)现代的展望
中国现代的长期革命
关于修订近代中国史的刍议
1619年的辽东战役
(一)双方兵力概况及战略指导
(二)杜松之覆没
(三)马林之被击溃
(四)刘挺殉国之谜
(五)战役之后果
附录:黄仁宇手绘图
从珍珠港事变说起
历史传统与地理条件对近代改革运动的影响——从拉吉夫·甘地被刺说起
(一)改革步骤的三部曲
(二)历史与地理条件决定各国的改革模式
(三)中国的改革必须合乎国情
(四)回教国家的发展深受宗教的影响
1945年的上海
接受历史的仲裁——如何纪念蒋介石忌辰
对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几点看法
一国两制在历史上的例证
资本主义与21世纪
(一)资本主义
(二)历史上之衍进
(三)因资本主义而产生之战时共产主义
(四)21世纪之展望
从历史的观点看东南亚金融危机
世纪交替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的经验
附录
(一)如何修订他的历史观
(二)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答客问
(三)掌握人类知识之全豹
(四)道德与技术之间
(五)世纪末的观察(John Updike)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