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意地栖居:慕尼黑城市笔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125584
  • 作      者:
    赵夏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夏,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历史人文地理硕士、博士,曾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城市历史文化及保护规划研究工作,现在就职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要包括遗产地历史地理,以及遗产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

展开
内容介绍
    《诗意地栖居:慕尼黑城市笔记》主要是关于在慕尼黑以及与慕尼黑近在咫尺的小城Garching日常生活中印象较深的观察和体验。具体内容主要针对当代发展建设,包括硬件建设(交通、道路、建筑、自然环境建设等),也包括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生活、制度建设和行为理念,同时还在纵深层面涉及到城市历史和发展演变,以期能够比较完整地再现当地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市民生活。
展开
精彩书评

  行走于慕尼黑,我经常会想,我国的城市在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方面目前都在飞速发展,与这些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地缩小,而且由于后发优势,在一些方面还会呈现出我们的特点。不过,也不能盲目乐观,在软件建设,包括生活质量与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与建设、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等方面,的确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又绝非短时期内可以消除,一定需要漫长地积累和不断地优化。我们的城市之路其实还很长!

展开
精彩书摘

  张海迪女士在德期间,曾由衷地感慨“我们的马路越来越宽,车辆川流不息,城市已经远离了宁静,变得嘈杂、紧张、沉重、拥塞”,并进而追问“究竟什么才是人们真正渴望的生活呢?”
  我相信凡是抵达过德国的国人,都会产生和海迪女士一样的强烈感受。我们是该好好地反思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并好好地憧憬和预想一下我们的城市未来了。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着所谓前所未有的快速建设,可其结果却如很多专业人士所叹息的那样“大城小城一个样”,“东西南北一个样”,“城镇像乡村”,“乡村像城镇”,甚至“故乡不知何处去”,“反认他乡为故乡”……。
  并非外国的月亮就比国内的圆,但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发达城市的确有很多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慕尼黑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就让我们这些怀抱“天人合一”美妙梦想的子民感到惭愧。我不知道,我们的城市在雄心勃勃地“打造一个全新的城市”、“标新立异”地开展“大手笔”的建设之后,能否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城市生活;我不知道,我们铺天盖地的拆迁搬迁和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开发,在抽空人们后半生甚至几代的所有积蓄之后,能否让我们找到“家”的安定与舒适?我不知道,当城市环境越来越人工化,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野趣时,我们能否还能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我不知道,当城市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时,我们能否更好地追求发展与品质?当我们疲于奔命,远离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安抚与关怀时,我们能否还能心存细腻的牵挂和丰富的爱心,以及精神上的满足和上进?
  虽然人群聚集的地方,存在的问题也会越多,但是一个有序的、充满活力的城市能够较好地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至于完全陷入问题的泥潭;相反,一个无序的、缺乏活力的城市,则只能越来越糟,并成为问题集中爆发之地。恰如简·雅各布斯(JaneYacobs)在其大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最后一段的行文,她说“有一点毫无疑问,那就是,单调、缺乏活力的城市只能是孕育自我毁灭的种子。但是,充满活力、多样化和用途集中的城市孕育的则是自我再生的种子,即使有些问题和需求超出了城市的限度,它们也有足够的力量延续这种再生能力并最终解决那些问题和需求”。
  美国城市历史学者乔尔·克特金(JoelKotkin)在其书《城市的历史》)最后,专门有一节关于“城市的未来”的论述。他基于历史的经验,不无感慨地说:
  城市的兴衰起落根植于历史,也因历史而产生变化。时至今日,成功的都市仍与远古的城市基石遥相呼应——两者皆为神圣、安全、繁荣之地。无论是五千年前只有少数人口居住地的城市,或是现今这个大部分人口都居住于都市的世纪,都不例外。……唯有具备可有效发挥并激发群众各种天赋的圣地,城市才能繁荣兴盛。五千年甚或更久一来,人类跟城市的紧密联系,刺激政治及物质生活不断提升。人类的未来之路,就在远古神圣、安全且繁荣的城市之中。
  我想这“神圣、安全且繁荣”,也正是理想之城所应具有的禀赋。

  ......

展开
目录

引言:回望慕尼黑


初至印象:写给家人和朋友的第一封E-mail
童话意境中的美景与城堡
高品质的现代城市发展
丰富的艺术文化生活
健全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与从容悠闲的生活方式
友好的慕尼黑人

如诗如画的巴州大地
广袤的树木与森林
清澈的河流与湖泊
碧绿的草地与牧场
美丽的家园与田园
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的文明创造

优美宜居的慕尼黑
伊萨尔河、英国公园及其优美的城市环境
Schreber园地及其值得借鉴的经营管理模式
值得借鉴的经营管理模式
形形色色的生态路面
五花八门的博物馆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殿堂的德意志博物馆
登上大雅之堂的土豆博物馆
无处不在的酒吧和啤酒园
轰轰烈烈的十月啤酒节
安享闲暇时光
雪静静地下
圣诞如期而至
荣居世界宜居城市榜首及其魅力所在

小巧精致的Garching小城
从乡村到国际知名的迷你小城
富有地域特色的房舍
漂亮的附属花园
鲜花盛开的阳台
无人兜售的花地菜地
漂亮的田园风光与富裕的农民
我们的家及所在的小型邻里社区
邻居间的传统节日
小型公共图书馆
随处可见的儿童游乐园
各类特色市场
城边的啤酒园
神灵栖居的教堂
伊萨尔河畔的市民游憩空间和鸟类保护地
免费开放的苹果园
休闲乐园Garching湖
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Garching小城

我眼中的德国和德国人
我眼中的德国人
大自然的丰厚馈赠
高效快捷的现代公共轨道交通
发达的二手市场
专业化的垃圾分类

慕尼黑的中国文化“元素”
慕尼黑的中国塔、中国阁以及曾经流行欧洲的“中国风”
中国文化在现代慕尼黑的投影
在慕尼黑的中国同胞

慕尼黑老城的发展演变与保护更新
慕尼黑老城发展史
慕尼黑在二战前后的涅磐与重生

后记:关于城市发展的断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