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春秋时代的天文学家通过用土圭(古观测仪)对日影长短变化的观测,不仅确定出春夏秋冬时间最短的一天——“曰南至”(亦称“冬曰至”等,即今称的“冬至”),而且还经过4次对“曰南至”曰中曰影的观测,将曰影准确无误恢复到原处的时间1461天作为一个周期,并将这一周期分为4份,每份为365天多,为了计时和使用上的方便,取其整数,确定一年为365天。天文学家取得的这重大科研成果,亦影响到生活中的祭天礼俗,出现了讲究每年祭天要在“冬曰至,于地之圜丘奏之。”(《周礼.春官。大司乐》)即指演奏古乐和跳“六舞”中的“云门”或者“大咸”,进行祭天。但为何非要在“圜丘”之地进行祭天呢?唐学者贾公彦作了比较透彻解释:“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古时,“圜”同“圆”;“天圆”即指天体。《易。说卦》里,亦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即“干为天,为圜”。由此可见,古时选择“圜丘”之地进行祭天,是属于一种象征意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