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从五代的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已经有四百多年不容汉族王朝染指。北京的地理位置极其关键,属于游牧部落和汉族之间的“必争之地”。草原游牧民族越过燕山山脉之后,北京成为他们通向中原坦途的咽喉要地,因此,对汉族来说,北京也就成为抵御“蛮夷”的军事、经济重镇。
多少汉族统治者,包括雄才大略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内,都一直梦想着恢复失地,至少是夺回北京,但得到的却都是失败。可歌可泣的杨家将故事,只能流传在河北中南部。岳飞大战金兀术的战场,甚至只能发生在湖北、河南。
相比之下,明朝占领了元大都,将防御战线推进到长城以北,对汉族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
元朝是蒙古族政权,大都陷落后,元顺帝退回漠北草原,残存了三十多年,历史上称之为“北元”。虽然它对明作战不断失利,一个又一个的城池被攻克,一支又一支的军队被歼灭,甚至让出了首都,但国号仍在,皇帝仍在,百万大军仍在,辎重粮草仍在,因此恢复旧时江山的雄心仍在。对朱元璋来说,用什么样的军事和政治手段对付这一屡战屡败但就是不投降的对手,便成了棘手问题。
长城两边,双方军事冲突不断,互有攻守。到了明朝建国后的第五年(1372),明朝与北元在塞外的岭北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史称岭北之战。
这场战争,明朝动员了北方防御力量的精锐,带有寻找敌人主力,进行战略决战的性质。但结果却是主动进攻的明朝遭到惨败,损兵折将,数万将士陈尸荒野。
这场战争成为明朝对蒙古战略关系的一个拐点,长期被迫处于守势。
如此意义重大的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却远不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那样让人津津乐道。而且这场战争,从发动的目的到战争的经过,以及各方对战争的评价,众说纷纭。例如,有人说这场战争是朱元璋主动挑起的,目的是要打一场王朝兼并战争,消灭北元军队主力,一口气吞掉蒙古地区;也有人说发动这场战争是违背朱元璋意志的,是前线几个军事统帅鼓动的结果,朱元璋拗不过他们,才勉强同意对蒙古一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历史留下了谜团。
从至正十一年(1351)韩山童、刘福通揭竿而起,到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元末农民战争绵延长达十七年。对老百姓来说,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次王朝之间的更替,同时也包含了民族斗争的胜利。被寄予厚望的朱元璋,在实现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目标之后,他不会不清楚,人民渴望和平,国家需要安宁。如果能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从长期战乱中恢复国家的元气,这固然是上策。
但对一个新兴的王朝,内部社会各阶层的要求和希望不尽相同:对老百姓来说,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就行,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大臣们为朱元璋夺取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此时正指望着加官晋爵,耀祖光宗;而那些失败的军事集团,还在边远地区,纠集起残余势力,充当起海匪和山大王,继续祸乱一方。
那么对于刚刚称帝不久的朱元璋来说,他最需要的是什么?虽然这时已经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两个威胁最大的对手,其他各路的进军也还算顺利,但离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尚相距遥远。浙江的方国珍、福建的陈友定、四川的明升等,只能算是力量弱小的地方实力派。只有远在北京的元朝,才是政治和军事上的真正威胁。虽然它已经四分五裂,此时将帅们为了争权夺利,还在相互厮杀,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元朝还代表着中原正统,它的皇帝还代表着天意,如何使这个对手就范,成了朱元璋此时沉重的心病。新老两个王朝在历史舞台的交接,注定不会是温文尔雅的谢幕,注定有一番你死我活、我兴你亡的残酷争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中国古代用兵的最高境界。如果能与将要败亡的元朝化干戈为玉帛,当然是刚刚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梦寐以求的事情,前提只有一个: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
在明朝与北元的对峙中,不断胜利的朱元璋掌握着主动权。在此之前,他在和陈友谅、张士诚等人的争斗中,仍然属于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现在朱元璋成了皇帝,当然要万民拥戴,受命于天;但在遥远的北方,还有一个皇帝,这多少让朱元璋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永恒的法则。明朝将采取怎样的军事外交策略,来达到北元归降的目的,就要考验朱元璋的治国谋略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