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唐才子传选译(修订版)》:
【翻译】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杜审言生杜闲,杜闲生杜甫。贫穷,年少时无从有所表现,客居吴、越、齐、赵之间。李邕惊奇他的才华,先去拜见他。举进士科没有中式,困居长安。天宝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官,又祭祀宗庙并郊天,杜甫奏上三篇赋,玄宗惊叹他的才华,命他待诏集贤院,又让宰相考试他的文章,擢任他为河西尉,没有上任,又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以后又多次献上赋颂,称道自己说:“从先臣恕、预以来,从事儒学任官职已有十一代,到杜审言就以文章通显,臣仰仗祖宗遗业,从七岁起写文章,到现在将近四十年了,仍然衣不遮体,常靠别人提供饭食,生怕辗转死于沟壑,恳求天子能怜惜。如果让我能像先臣那样,从久受屈辱的泥涂中提拔出来,那臣的文章,虽不足以为《六经》鼓吹,诸子的先鸣而沉郁顿挫,随时挥写,像扬雄、枚皋那样,也是可以赶得上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忍心弃置吗?”不久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也逃到三川县。肃宗即位,杜甫穿着穷人的衣服正想从鄜州赶去皇上驻在地,被叛军抓获。至德二年,逃跑到凤翔,谒见皇上,被任命为左拾遗。杜甫和房琯是贫贱之交,当时房瑁领兵打了败仗,又因琴工董廷兰的缘故被免去宰相之职,杜甫上书说小罪不应该免大臣职,皇上发怒,下诏三司审问。宰相张镐说:“杜甫如果被判罪,就断绝了进谏的道路。”皇上醒悟,不再追问。当时到处遭到叛军侵占掠夺,杜甫家在鄜州,长年贫困,幼子都被饿死,于是准许杜甫前去探望。回到京师以后,又被派出做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闹饥荒,他弃官离去。客居秦州,背柴采摘橡栗来过活,流落到剑南,在成都西面的浣花溪营建了草堂。有诏书任命他做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去。正赶上严武做剑南西川节度使,就前往依附。严武第二次做剑南西川节度使时,上表让杜甫做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和杜甫是世交,对待杜甫极好,亲自去他家。而杜甫见他时,有时连巾都不戴,而且脾气急躁傲慢,曾喝醉酒登上严武的坐床,瞪起眼睛说道:“严挺之居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内心记恨,有天想杀掉杜甫,吏已聚集到门前,严武将出去,帽子三次钩在帘子上,左右的人报告了他的母亲,他母亲竭力劝阻才作罢。崔旰等叛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出瞿塘峡,上溯沅水、湘水,登上衡山。于是客居耒阳,游览岳祠,大水暴涨,弄得他上十天没有东西吃,县令弄了船去营救,才能回来,为他备了牛肉、白酒,杜甫喝得大醉,只一个晚上就去世,年五十九岁。杜甫狂放不自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高而不切实际。和李白齐名,当时号称“李杜”。多次经历叛乱,而保持气节不被玷污。写歌诗,感伤时世,念念不忘君主,人们对他都很同情。坟墓在岳阳。有集六十卷和润州刺史樊晃纂集的小集,至今流传。
能说的未必能实行,能实行的未必能说。从李、杜二公来看,艰难于板荡之时,句句讲王霸之事,褒贬得失,忠孝之心,惊动千古,骚雅之妙,振起当世,兼有众善,今人难及,集大成于古人所作,历代之下,可想见风尘。只可惜长辔未能驱驰,奇才都受委屈,只留下了空言,使竹帛减少颜色,唉,真可悲啊!过去说杜甫的典雅厚重,李白的潇洒飘逸,神圣境界,是二公之所创造。见过大海的难为水,游于李、杜之门的难为诗,这话确实如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