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19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与世长辞。
噩耗带来的震动,从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邨九号发出。
鲁迅,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至三十七岁时,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狂人日记》用鲁迅为笔名,后沿用至终。1927年定居上海,至1936年病故,享年五十六岁。遗孀许广平,时年三十八岁,遗子周海婴,年七岁,就读上海大陆小学二年级。八旬老母和原配朱安夫人,寓居北平。两个弟弟,周作人任教于北京大学,周建人就职于商务印书馆。
对鲁迅的独子海婴来说,这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
清晨,海婴从沉睡中醒来,见佣人许妈眼睛发红,低声对他说:“弟弟,今朝侬勿要上学堂去了。”并告诉他:“爸爸呒没了,侬现在勿要下楼去。”海婴不顾劝阻,急促地奔向父亲的房间。他看到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平静,那么安详;妤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但房间里的空气十分低沉,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母亲流着眼泪,赶过来拉海婴的手,紧紧地贴住他,像生怕再失去什么。时光流逝六十五年后,海婴仍能深情而清晰地回忆失去父亲的那一刻:“我只觉得悲哀从心头涌起,挨着母亲无言地流泪。”(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
正式的讣告尚未发布之前,噩耗很快地传向鲁迅先生的挚友和关系亲密的后辈青年,他们震惊之余,急速赶往施高塔路先生的寓所。
内山完造先生是第一个赶到大陆新邨的。他的千爱里寓所离大陆新邨只有几百米,在鲁迅寓所守夜的内山书店店员第一个通知了他。他说:
“五时的钟声敲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了‘老板!老板!’的喊声。我吃了一惊,跳了起来,把窗户打开。‘请你马上来!并且请你马上请医生来!’于是,我当即叫佣人去请石井医生和须藤医生马上来诊视;然后,我就急急跑到先生家里去。那是五时五十一分。可惜……”(内山完造:《忆鲁迅先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