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第2版)/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儒家试图建立美好社会的基本方法就是等级制度,上有责任感,下有义务感。等级制度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考察,对这一问题的透视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例证,说明儒学对从封建向郡县过渡的社会基本关系的认识。考察等级制度的一种方法是根据周王朝的封建等级结构:最高层是统治者,然后是农民,其次是工匠,最后是商人。后来孟子在战国时代运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当世卿世禄制开始解体时,社会等级制度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分为基础,前者被设定为上等人。
然而,最重要也是最持久的方式是,儒家从伦理的意义上来评判等级,品行最高的人是上层,品行不端的人处于最下层。“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在伦理的等级观念上,上层人物的最高义务是培养和完善后进的人,消灭二者之间的差距,开展广泛的教育运动,提高和加强全社会的道德意识。“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这种伦理等级制度体现了郡县社会的特征。它取代了封建社会的忠诚价值观以及基于世卿世禄制的义务观,而把它们转化为与时代相适应的伦理等级体制,这一时代已不大相信具有高贵血统的人也就具有高贵德行。从“正名”的观点看,人们可能会说,它表达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周室贵族不再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是最优秀的人、真正高贵的人。
这种转变意识清楚明白地表现在用于优秀的人和德薄能鲜的人的称呼上。对优秀的人的称呼是过去周室对贵族的称呼(君子),对德薄能鲜的人的称呼是过去周室对平民的称呼(小人)。孔子仍然存有一些希望,希望周室君子能够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君子,这样名与实就能再次达到一致。但是,在孔子著作以及已放弃这一希望的孟子和荀子的著作中,几乎完全是在道德的意义上使用君子这一名词。社会应该采纳伦理等级体制,以及上层有责任提携下层的意识,为中国历史提供了最富有生气的思想之一。
作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位君子意味着什么?从本质上说,他就是处处表现有德行的人,这些德行构成了孔子伦理学说的核心。许多德行经常被探讨。例如,“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这些德行以及儒家的其他德行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社会道德,要求人们共同和睦地生活,彼此友好地相处;同时改善并提高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修养,从而有助于普及道德水平,改良社会。“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理论注重探讨让人们能够成为完人、发展必要品格的环境和方法。这方面的分析明显显示出哲学的巨大一体化能力,这些方法把生活和信仰的所有方面融汇统一为有机独立的整体。总的说来,个人必须见贤思齐、以善为邻。他必须学而不厌,学以致用。从根本上说,他必须把经验传递给别人,通过改善社会来服务社会。
对于个人成长首要的和最关键的因素是生活在磨炼其品格的家庭中。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个人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这里人们必须明了基本的人际关系、得体的行为方式,这是道德行为的核心。这里也是最经常地被要求有礼貌的地方。
儒学中说到了许多德行,同时儒学也论述了许多重要的关系,其中最关键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在家庭中。最为重要的关系通常被称为所谓的“三纲”或三种关系:夫妻、父子、君臣。还有著名的“五常”,“五常”包括三纲,再加上兄弟和朋友。如果要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先有良好的家庭秩序。有一次,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作了这样著名的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达到仁的另一个先决条件是,一个人必须达到像样的生活水平和经济保证条件。儒家最深刻的信念之一是,人民的福利水平如果太低,如果忍饥挨饿,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也就不大容易做到知礼节。安全和福利并不意味着极大的财富,但却意味着通常的体面的生活水平。有效率的政府最大职责之一就是保证这些条件的实现。孟子写道:如果黎民百姓“无恒产,因无恒心……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儒家重视经济问题的一个特别原因是,随着战国时代郡县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遭受许多战乱和困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