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竹书纪年研究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308839
  • 作      者:
    邵东方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邵东方,江苏省南通市人,成长于北京市。美国夏威夷大学(UHM)历史学博士,圣荷西州立大学(sjsu)图书馆学暨信息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士。先后执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佛光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现担任斯坦福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并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湘潭大学兼职教授及云南省图书馆顾问。作者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学术史、古典学和文献学的研究,已出版和主编多部学术专著、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竹书纪年研究论稿》集结了邵东方博士研究《竹书纪年》的十篇重要文字,是作者近十馀年来研究关于“古本”与“今本”《竹书纪年》综合研究的成果。《竹书纪年研究论稿》尤其注重“温故”与“知新”两者之间的互济关系,深入探研《竹书纪年》版本的内容及其时代背景,系统而全面地从直接史料中搜寻一切相关的证据,对于“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古本”和“今本”的不同思想倾向、《竹书纪年》的史实考证、标点句读以及英译探讨等问题,均提出有力?文献佐证和商榷意见。
  作者通过具有包容精神的学术争论,借以重新证明钱大昕、崔述、王国维等学者关于“今本”《竹书纪年》性质的论断,而尤其注意阐发昔贤所未论及之种种问题,并将结论建立在可供客观检验的历史事实之上,为研究者揭示出一条较为深刻和广阔的思考路径。《竹书纪年研究论稿》并附以作者搜集的研究《竹书纪年》之详尽参考书目,以期对研究《竹书纪年》之后继,提供些许踏石之基。作者无论在文献的考证和思想的论述方面皆呈现其通博与专精的交相思考,为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在方法上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示范。
展开
精彩书摘
  朱氏的这种观点需要加以检讨。在这里,他混淆了史书编纂体裁中两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一为通史相对于断代史,一为国别史相对于总体史。通史的记事是通贯古今,此有异于专记一朝一代的断代史;而总体史与国别史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天下为其撰写范围,后者则是以某一特定地域为限。朱氏在此以国别史与通史相比,而这两者在概念上并不对称,实属比拟不伦,缺乏说服力。事实上,《竹书纪年》的前半部可以说是王朝史,而后半部,即下迨晋魏之时,则以国别史为主。在这一点上,它与《春秋》并无区别,两书属于同一类型的国别编年史。
  ……
展开
目录
前言《竹书纪年》版本题名之辨析与“今本”真伪之争论
第一章 “今本”《竹书纪年》诸问题考辨——与陈力博士商榷
第二章 从思想倾向和著述体例论“今本”《竹书纪年》的真伪问题
第三章 理雅各英译《竹书纪年》析论
第四章 “今本”《竹书纪年》周武王、成王纪谱之错简说再分析——与夏含夷教授商榷
第五章 “古本”《竹书纪年》点校的若干问题——《竹书纪年逐字索引》编者标点《汲冢纪年存真》讹误举例
第六章 晋公?重耳返国涉河时间考——“今本”《竹书纪年》所记“涉自河曲”辨误
第七章 《水经注》引《竹书纪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郐克之”条考辨
第八章 “今本”《竹书纪年》附注之“寒门”、“塞门”考
第九章 《史记集解》引“荀勖曰和峤云”段标点补证
第十章 “古本”《竹书纪年》校读札记
附录《竹书纪年》研究论著参考书目
繁体字版后记
简体字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