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评述
前言
一、适应——空间引导功能
1.1 从校园文化活动中心到建筑馆
1.2 从空间的开放到功能的开放
1.3 从“酷”的空间到“酷”的功能
二、更新——新功能诱发新场所
2.1 新场所的动线节点
2.1.1 院子
2.1.2 入口
2.1.3 中厅
2.1.4 梯
2.1.5 “桥”
2.2 新场所的工业气质
2.2.1 材料
2.2.2 装置
2.2.3 色彩
2.2.4 构造
2.3 新场所的故事场景
2.3.1 烟囱下的对话
2.3.2 熔炉前的聚会
2.3.3 漏斗旁的互动
2.3.4 梁架下的交流
2.4 新场所的生态机能
2.4.1 风
2.4.2 光
2.4.3 绿
2.4.4 材
三、生长——旧厂房二期扩建工程设计对策
3.1 动线的过渡
3.2 空间的同构
3.3 机能的延续
3.4 形式的生长
四、关注——一次关于建筑馆改造项目的品谈
附录
附录一 建筑馆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附录二 建筑馆原状
附录三 建筑馆改造过程
附录四 建筑馆改造方案
附录五 已发表论文1
附录六 已发表论文2
附录七 已发表论文3
附录八 已发表论文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