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2959
  • 作      者:
    李少星,顾朝林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全球化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基本背景之一,给城市区域发展带来深刻而复杂的影响。《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力图站在时代和学科的发展前沿,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地域分工演进的角度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重构的特征、过程与机理。《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初步构建了“全球化——新地域分工——城市区域新格局”的研究框架;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对全球化背景下新地域分工的格局特征及其空间过程、城市区域演化的新特征及其发展脉络进行实证研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地域分工演进对城市区域重构的作用机制,总结了一般机理和相关模式。全书共分7章。
    《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并重,可供从事城市化、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组织、区域分工政策等相关领域的学者、政府决策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然而,新的国际分工在为城市区域创造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使城市区域发展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依附性。我国生产力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生产体系更多地要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指令”得以运转,具有不平等性。在这种新的分工体系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已经缺乏市场“弹性”,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适应市场需求以及随市场应变的能力,从而会逐渐危及城市区域发展的持续动力。二是城市区域发展的脆弱性。外向型的生产体系受制于全球市场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全球经济繁荣时,易产生重复建设、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外部市场萧条时,可能会由于就业岗位不足造成大量失业而引发社会矛盾。
    在与世界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我国城市区域的格局与演化动力必将进行重组,但如何因势利导,借以提高城市区域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减少依附性和脆弱性带来的风险,尚需我们深入思考。
    4)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客观现实
    首先,中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但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从改革开放开始,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逐步消除了人口流动的障碍,城市化进程也迅速推进。200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到36.1%,城市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正进入城市快速发展的“第四波”(叶嘉安,2006)。至2003年底,中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0.53 9/6。根据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和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现实,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一是城市数目的增多,二是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但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城市发展必然面临着巨大压力,尤其在资源环境约束明显的发达地区更为突出。同时,城市中的社会分层、城市贫困现象日益凸显,并可能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必然对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对地域分工与城市区域演进关系的研究,有利于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引导城市化的合理推进,有利于解决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其次,中国城市化的区域失衡有扩大的趋势,需要用新的思路加以解释。首先,为什么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能够快速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空间形式并积累巨大的财富?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开放程度的提高,为什么城市化的持续推动力量仍显不足?深入思考发现,这种城市化的地域差异与全球和国家两个层面的地域分工结构具有内在关联。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范畴界定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
1.1.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视角、框架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全球化研究进展
2.1.1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2.1.2 全球化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研究进展
2.2.1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空间特征
2.2.2 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形态特征
2.3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2.3.1 全球城市体系
2.3.2 新的空间形态
2.3.3 研究框架总结
2.4 研究方法概述
2.4.1 统计描述
2.4.2 空间分析方法
2.4.3 数理模型模拟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3 研究框架
3.1 全球化背景下新的地域分工
3.1.1 新地域分工I:尺度跃迁与多尺度叠加
3.1.2 新地域分工Ⅱ:形态演进与多形态并存
3.1.3 新地域分工Ⅲ:关系重构与多维度共生
3.2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的新格局
3.2.1 城市区域新的宏观格局:巨型区域
3.2.2 城市区域新的中观格局:都市区化
3.2.3 城市区域新的微观格局:边缘城市
3.3 新地域分工与城市区域重构
3.3.1 新地域分工I与城市区域重构
3.3.2 新地域分工Ⅱ与城市区域重构
3.3.3 新地域分TⅢ与城市区域重构
3.4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格局的重构机理
3.4.1 城市区域重构的一般过程
3.4.2 外围驱动系统

4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
4.1 地域范围界定
4.2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I
4.2.1 全球化还是本地化:尺度张力之存在
4.2.2 长江三角洲地域分工的全球化及其空问过程
4.2.3 长江三角洲的本地分工及其格局演化
4.2.4 长江三角洲地域分工的尺度结构与模式分析
4.3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Ⅱ
4.3.1 思路与方法
4.3.2 长江三角洲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4.3.3 长江三角洲产品内地域分工的空间分析
4.3.4 长江三角洲产品内地域分工的定量测度
4.4 长江三角洲的新地域分工Ⅲ
4.4.1 脆弱性后果
4.4.2 结构锁定后果
4.4.3 生态环境后果

5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格局
5.1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宏观格局
5.1.1 现实背景:发展中的问题
5.1.2 理论背景: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5.1.3 MR的边界界定和特征描述方法
5.1.4 长江三角洲MR的格局演变过程
5.2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中观格局
5.2.1 上海都市区空间形态的演化过程
5.2.2 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趋势测度
5.3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新的微观格局
5.3.1 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发展
5.3.2 上海市边缘城市的发展

6 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的形成机理与模式
6.1 尺度叠加与多中心地域结构
6.1.1 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多中心结构
6.1.2 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结构
6.1.3 长江三角洲MR的多中心结构
6.2 片段化生产、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
6.2.1 上海都市区的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
6.2.2 长江三角洲MR的地域功能组合与网络化联系
6.3 地域关系整合与城市区域重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3.1 上海市中心城区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3.2 上海都市区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3.3 长江三角洲MR结构的实现和稳定性
6.4 全球化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书主要贡献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