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空间演变与整合:以转型期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6018
  • 作      者:
    徐旳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简述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现状及相关理论。以全国人口三次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对南京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并结合中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比较,从静态、过程等主要方面探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异同,为我们更科学地研究我国城市空间发展与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证案例与理论支撑。<br>  《城市空间演变与整合》可供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城市自身特点和机制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型的归纳,乃至于中国城市地理学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具有标准范式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的开展。基于因子生态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理论范式,技术路线、空间分析单元、基础数据来源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因此该类型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便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归纳,甚至有助于中国城市内部空问结构模型的构建。<br>    纵观整个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脉络,自“城市社会区”概念提出后不久即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积累阶段,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者们就开始将时间、空间两个要素相结合,探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发展至第三阶段该特征更是显露无遗,多年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过程演化基本主导了这一阶段及之后的研究。当前系统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案例不多,长时间尺度、多年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过程演化的案例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中国城市街道层面的人口数据不易获取,加之与其相配套的街道空间数据的缺失,使得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研究很难开展,尽管困难重重,后续的中国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应重视空间过程的演化分析。<br>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后,因子生态分析及其衍生出来的多元回归分析等定量手段一般仅作为研究的背景或空间分异的原因加以探讨,即便是采用因子生态方法进行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实证研究,重点也往往放在理论概括、解释论证、归纳比较等定性的部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定量研究手段的广泛应用,同时与定性研究相辅相成是目前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趋势。<br>    ……
展开
目录
1 绪论<br>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br>1.1.1 研究背景<br>1.1.2 研究意义<br>1.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br>1.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br>1.2.2 本书框架与结构安排<br>1.3 主要创新和局限<br>2 因子生态视角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理论基础<br>2.1 传统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Chicago I)<br>2.1.1 同心圆模型(Concentric zone model)<br>2.1.2 扇形模型(Sector model)<br>2.1.3 多核心模型(Multiple nuclei model)<br>2.1.4 三大经典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意义与局限<br>2.2 新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Chicago Ⅱ)<br>2.2.1 社会区分析(Social Area Analysis)<br>2.2.2 因子生态分析(Factor Analysis)<br>2.2.3 现代西方城市研究流派对新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批评<br>3 因子生态视角的中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综述<br>3.1 因子生态视角下的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综述<br>3.1.1 1950年代至1960年代——“社会区”概念提出,研究范式发展完善阶段<br>3.1.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末——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案例积累阶段<br>3.1.3 1980年代初期至1990年代末——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比较总结阶段<br>3.1.4 1990年代末至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多元化发展阶段<br>3.1.5 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发展过程回顾中得到的若干启示<br>3.2 因子生态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综述<br>3.2.1 1970年代至1980年代——西方学者以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为对象的研究阶段<br>3.2.2 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大陆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起步阶段<br>3.2.3 2000年至今——大陆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逐步发展阶段<br>4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实证分析<br>4.1 研究区概况、基础数据及计算结果<br>4.1.1 研究区行政建置概况<br>4.1.2 基础数据与研究方法<br>4.1.3 计算结果<br>4.2 1982、1990、2000年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br>4.2.1 1982年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br>4.2.2 1990年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br>4.2.3 2000年南京城市社会空问结构主因子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br>4.3 1982、1990、200年南京城市社会区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br>4.3.1 1982年南京城市社会区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br>4.3.2 1990年南京城市社会区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br>4.3.3 2000年南京城市社会区类型及空间分布特征<br>4.4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化<br>4.4.1 主要研究年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构成分析<br>4.4.2 主要研究年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主因子空间格局特征<br><br>……<br>5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成因机制<br>6 因子生态视角的中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案例比较研究<br>7 结论与展望<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