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主立法的理论与北京市人大的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01779
  • 作      者:
    何军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军(1974—),男,安徽省巢湖市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法理学专业博士后。现为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师,《新视野》杂志编辑,讲师职称。
展开
内容介绍
    民主立法是法治和宪政的题中应有之意,是程序正义对法律创制过程的最基本要求。本书在对国内外民主立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作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市人大民主立法工作中的一些实践探索进行介绍,运用基本理论假设,对我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民主立法实践进行分析;试图搭建我国民主立法理论体系的基本架构;同时,针对我国民主立法实践中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及需要完善之处,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性建议和未来发展构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选举制度、人民代表制度、立法体制和立法程序、人大的工作制度和议事程序等的改革,积极稳妥地推动民主立法。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民主立法有利于增进法律和政府的正当性、合法性。
    在理想状态下,宪政体制中,在立法机构组成人员产生的时候,公民就能够通过公平自由公开的选举活动,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而在具体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公民可以通过通畅的渠道参与立法,合理有序充分地表达、沟通和妥协。总之,通过具体程序的公开和公正不仅有利于保障宪政主义的公平、正义理念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进法律和政府的正当性、合法性。没有立法决策者产生和立法活动的具体程序的民主、公正,法律乃至整个社会制度及其运行的公平和正义难以实现,法律、立法机关及整个政府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也会受到怀疑。综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史,我们发现,只有宪政及宪政之下的民主立法才能带来政权的长期巩固和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
    在我国,民主立法不仅对于提高立法质量、充分实现公民民主权利、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民主立法是当前我国立法实践中正在积极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立法机关尤其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立法活动中,绝大多数时候能在总体上体现、保障、维护和增进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立法在历史上曾走过较大的弯路,违反过基本的民主原则,法律从立法程序到法律内容都曾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生过严重的背离和对立。在当前,还存在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必要与空间。也就是说,在我国民主立法的理论和具体实践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
展开
目录
引言宪政视野下的民主立法<br>第一章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br>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状<br>一、国外研究现状<br>二、国内研究现状<br>第二节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br>一、有助于更好地推进民主立法工作<br>二、法学与政治学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br>三、丰富立法理论,更新立法观念<br>四、推动政治文明、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br>第二章立法与民主立法<br>第一节立法与立法制度<br>一、立法的含义<br>二、立法制度<br>第二节人民主权与民主立法<br>一、人民与民主:理想与现实<br>二、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br>三、中国语境下的民主<br>四、人民民主与立法权<br>五、直接立法与间接立法<br>第三节民主立法的主体<br>一、民主立法的含义<br>二、民主立法的主体<br>三、民主立法与直接立法、间接立法<br>第三章民主立法:思想与实践发展<br>第一节西方民主立法实践的历史演进<br>一、西方古代的民主立法实践<br>二、近现代西方主要国家立法制度的形成与确立<br>第二节西方民主立法思想的历史演进<br>一、西方古代的民主立法思想<br>二、西方近现代民主立法思想<br>第三节中国民主立法思想的宝贵萌芽与缓慢发展<br>第四章我国推进民主立法的现实意义<br>第一节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br>一、百年中国对政治文明的不懈追求<br>二、民主立法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持续发展<br>第二节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br>一、法治与法治国家<br>二、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br>三、民主与法治的分野与契合<br>四、中国语境下的法治<br>五、民主立法为法治建设奠定基础<br>第三节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br>第四节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br>第五章北京市人大民主立法的实践探索<br>第一节北京市人大民主立法的发展历程<br>第二节北京市人大民主立法的主要做法<br>一、立法规划公开征求意见<br>二、立法研讨会、座谈会、论证会<br>三、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br>四、公民旁听<br>五、立法听证<br>第六章北京市人大民主立法的特点与不足<br>第一节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主立法的总体特点<br>一、民主立法的形式越来越丰富<br>二、公开化程度越来越高<br>三、社会参与面越来越广<br>四、民意在法规中越来越多地得到体现<br>第二节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民主立法的问题和不足<br>一、认识有待提高,条件还需完善<br>二、人大大会立法太少,常委会立法太多<br>三、公众参与立法中的问题<br>四、部门立法色彩浓厚<br>五、立法程序的民主效用没有充分发挥<br>第七章推进和完善地方人大民主立法的若干思考<br>第一节提高对民主立法的认识<br>第二节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r>第三节完善民主立法的具体制度<br>一、完善立法听证制度<br>二、加大立法信息公开的力度<br>三、完善立法决策中的民意采纳机制<br>四、增加人大会议进行立法的数量<br>五、增强人大代表及常委会委员的作用<br>结语<br>附录1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br>附录2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听证工作规程<br>附录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立法听证报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