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萧红画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93968
  • 作      者:
    章海宁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章海宁,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1965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85年到黑龙江省读书、工作,在媒体从业二十年。业余从事东北地方文学研究、萧红专题研究,现任黑龙江省萧红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黑龙江大学萧红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编《萧红全集》(江苏凤凰出版社)、《萧红印象丛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参编《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任黑龙江大学出版社版《萧红全集》编委,出版汇校本《呼兰河传》。
展开
内容介绍
    今年端午,恰逢萧红百岁诞辰。经久的岁月,洗去历史的尘埃,萧红愈发熠熠生辉。我们越来越清晰地感觉,1942年1月22日,尽管阳光朗照,我们却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一颗悲悯的心,一位天才的女子。在香港两年,生命最后的岁月,她燃烧得像一团火,完成了《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多部传世之作,之后倏然熄灭。至今触摸她的文字,还感觉到生命的炽热和激情。萧红的身后,长夜漫漫,她给中国现代文学留下长久的叹息。萧红的离世,成为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喻。近七十年过去,这份沉痛依然压在人们的心头。
    萧红的作品有数百个版本,特别是近十年,每年都会有近十个新版本出现。在现代作家群星中,这是个堪称特别的现象。她被当今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读者喜欢,她被中国读者喜欢,也被外国读者喜欢,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广泛传播。萧红是超越时代的,也是超越国界的。她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整个人类。
    在萧红百年之际,作者章海宁用近六个月的时间,写了这部《萧红画传》。这部新的萧红传记,不是八卦传奇,而是一本严肃、可靠的生平记述,虽文字不多,但有传有评,吸收了萧红研究最前沿的资料和观点,对不同的资料进行辨析、考证,叙述力求客观、准确,还原一个真实的萧红。《萧红画传》中所收图片二百余幅,是近十年来精心搜集所得,不少图片是首次公开。黑龙江大学出版社彩色印刷,使之有别于此前任何一本萧红传记。
展开
精彩书摘
    萧红本名张廼莹,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在呼兰城南龙王庙对面的张家大院。萧红出生时,哭声很大。张家大院已二十多年听不到孩子的哭声了,这一哭,荒凉的大院,立刻有了生机。
    萧红出生那天,恰好是农历端午节(6月1日)。“在旧中国人们都认为生在这一天是不祥的,所以要错开它。说她是阴历五月初八生的。”也有人说,萧红的生日不是改在初八,而是初六。呼兰人为什么要避开不祥的出生日子呢?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说,长到结婚的年龄,“男女两家必要先对过生日时辰”。在不祥日子出生,“这女子就很难出嫁,必须改了生日”。
    改了生日的萧红,命运并没有好到哪里去。她出生那年,爆发了辛亥革命,风暴席卷了中国,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轰然倒下,中华民国诞生了。
    但东北当时还在北洋军阀的控制之下,统一到民国政府的旗下是1929年的事。而影响个人命运的,时代只是一个背景,在封建意识严重的年代,家族的力量更为强大。
    萧红祖籍山东莘县(今山东聊城市莘县)。大约乾隆年间,莘县长兴社东十甲杨皮营村的张岱与妻子章氏挑着担子闯关东,先在辽宁朝阳凤凰山给当地的旗人喂马,后来跑到吉林榆树县青山堡半截河子屯开荒立业。到嘉庆年间,张岱的长子张明福、次子张明贵到阿城开荒拓业,同治六年(1867年),张岱带着三子张明义到黑龙江宾县猴石占地开荒。至张岱的孙辈,同宗兄弟九人将家业拓展到了呼兰、双城、五常、巴彦、绥化、克山、兰西、明水等地。张家发展鼎盛时期,拥有土地千垧。丰收时,因田地太多,无处盛放粮食,只好放火烧粮肥田。后来觉得烧粮太可惜,遂运粮到辽、吉两地出售,卖粮得款再广置房产,开设商铺、烧锅(酒坊)、油坊、当铺。张家的家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汉族大地主。
    清末,社会动荡,东北的盗匪多如牛毛,加之天灾人祸,张家内部纷争,隆盛的家族盛极而衰。光绪初年,张氏家族分了家,萧红的祖父张维祯得了呼兰的房产、土地,独立门户。张维祯是张明贵三子张弼的儿子,但呼兰的这份家业却与张弼无关,而是由张弼的大哥张玺所创。据《东昌张氏宗谱书》记载,张玺“就商于呼兰……设置烧锅福昌恒,在呼兰、兰西置有土地”。张玺年少时喜读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给族人治病,名声悄然传播,不断有人登门求治。张玺慷慨大方,富有同情心,给穷人治病分文不取,名声大噪,遂改行行医。张玺只有一儿一女,女儿嫁在呼兰镇上。分家后,他与儿子回到了阿城福昌号颐养天年,倒是他三弟的儿子张维祯得了呼兰产业。
    张维祯,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字式祥。《东昌张氏宗谱书》说他性情温厚,幼年读过一些诗书,后辅助父兄经营农商。张维祯的妻子范氏,生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长张维祯四岁。夫妇育三女一子,但儿子夭折。从没独立创业过的张维祯对农商兴趣不大。到了呼兰后,开始由父母来管理。父母过世后,他把农事、烧锅、商铺等交给家中常年雇佣的有二伯打点,内务则由妻子操办,自己在家栽花种草,诵诗写字,过着懒散而诗意的生活。年长丈夫四岁的范氏却精明能干,办事果断。可在那个年代,女性施展才能的空间有限。因经营不善,烧锅、油坊、商铺先后倒闭,全家靠出租郊外四十多垧薄田生活。中年时,有女儿绕膝,夫妇俩不觉寂寞,但女儿陆续出嫁,老俩口守着个荒草漫天的大院子,备感凄凉。为了延续家业,张维祯选中了堂弟张维岳三子张廷举为继子,张廷举便是萧红的父亲。
    张廷举,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阿城福昌号,他的父亲张维岳是张明贵四子张绍唯一的儿子,张维岳与妻子王氏、继室徐氏育有七子一女,张廷举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十二岁时被张维祯选为继子,所以字“选三”。张廷举喜爱读书,过继到呼兰后,张维祯送他去省城卜奎(今齐齐哈尔市)读书。1906年,张廷举从省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进入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时奖励“师范科举人,中书科中书衔”。张廷举在齐齐哈尔读师范学堂时,范氏给他定了婚,女方叫姜玉兰,姜玉兰就是萧红的生母。
    姜玉兰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长张廷举三岁,是呼兰县姜家窝堡乡绅姜文选的大女儿。姜文选是呼兰硕学,曾两度参加科举考试不中,退而回乡设馆教书。姜家也是呼兰的大地主,有土地二百多垧。姜氏家族分家时,姜文选分得田地五十多垧,他又买了七十多垧土地。姜玉兰姐弟五人,都随父习字读书,而姜玉兰最聪明,不但记忆力好,还会打算盘,因是女子,她也随母亲学做女红,描龙绣凤,样样精通,再配上高挑的身材,俊眉秀目,在四姐妹中无人能比。
    姜玉兰十九岁那年,范氏托人去姜家提亲,姜文选那时对张家不了解,也舍不得宝贝女儿马上出嫁,就把亲事压下了。过了三年,姜文选的二女儿已经结婚了,但大女儿的婚事还没着落,姜文选有些着急了。正巧,那年大年初二,姜家窝堡附近西营子屯宋六取儿媳妇,宋六的姐夫范老万与本家范氏一起去喝喜酒,酒桌上又聊起了姜玉兰。酒后,范氏借端到姜家去看姜玉兰,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俊俏聪明的姑娘,回去便托宋六到姜家提亲。姜文选觉得与张家还算门当户对,后来又去张家看张廷举的照片,见这后生英俊佣傥,又是读书人,总算没让女儿受委屈,便痛快地应了。
    ……
展开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呼兰河,回望与憧憬
一、一个不吉祥的日子
二、童年,寂寞的时光
三、祖父与后花园
四、“祖母死了,我竟聪明了”
五、母亲离世,继母来了
六、升学风波

第二章 眼泪与欢笑
一、绘画,游行,恋爱
二、离开祖父的日子
三、穿洋装的女孩
四、软禁福昌号
五、落难东兴顺
六、生育之“痛”
七、走进文学世界
八、“别了,商市街”

第三章 她的世界落雨了
一、从青岛到上海
二、初识上海
三、一桌新师友
四、三个小“奴隶”
五、回望“商市街”
六、《生死场》
七、她的世界落雨了
八、疗伤日本
九、服毒的人生
十、战火中

第四章 逃亡,在路上
一、“小金龙巷”逸事
二、瓜前李下
三、临汾之痛
四、“三郎,我们分开吧!”
五、一个人走路
六、避难重庆

第五章 巅峰里陨落
一、一颗寂寞的心
二、《马伯乐》与《呼兰河传》
三、在病中
四、战火
五、“身先死,不甘,不甘!”
尾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