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Q版大明衣冠图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525010
  • 作      者:
    董进(撷芳主人)著
  • 出 版 社 :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撷芳主人,本名董进,青年学者,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并于2007年创办“大明衣冠一中国服饰史论坛”,2010年成为北京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特邀会员。    相关作品:《明朝梁冠复原推测》、《明朝革带制作研究》、《明代大帽浅谈》、《明代忠静冠服和行衣》、《明代祭服图考》、《明代冕服图考》、《明神宗帝后复原像》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人们对古代服饰的兴趣也日益浓厚。由于目前中国服饰史研究和普及工作的相对滞后,加上现代古装影视剧中大量毫无依据的造型设计的误导,人们对古人的真实衣着形象普遍缺乏正确的认知。
    明代是丝绸织绣工艺水平登峰造极的时代,其服饰艺术在中国服饰史上有着极高的成就,传世与出土的实物数量非常丰富,相关文献资料也较为完整,如能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整理与研究,诞生一部明代的服饰断代史是完全有可能的。然而在现阶段看来,这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正因为如?,才使我萌生了绘制这套漫画的想法,希望能用这样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让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真实的明代服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能尽我绵薄之力,对专业领域的研究者们有些微的帮助。
    本书的分类和体例参考《大明会典》,将不同服饰按照穿着者的身份(等级)分为皇帝冠服、后妃冠服、皇子冠服、内使冠服、文武官冠服、命妇冠服、军校冠服、生员吏员巾服、士庶巾服、士庶妻冠服、婚丧冠服、仆役巾服、乐舞巾服、僧道杂流巾服等十四大类,每类各成一卷。另外,还将一些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绘制成示意图,单独列为一卷?
展开
精彩书摘
    嘉靖八年,明世宗对冕服制度做了较大修改,形成了明代冕服的最终款 式,一直延续到明末(属国朝鲜则沿用到近代)。定陵出土有明神宗冕服部分 实物,但与制度稍有不同。图中按照定陵实物并参考嘉靖制度绘制。 冕:冠为圆匡,冒以乌纱。上为桐木质□板,玄表朱里,前圆后方,前 后各垂十二旒,每旒用珍珠及四色玉珠十二颗。下以玉衡维系,两端垂充耳 ,用青玉珠,承以白玉填。冠上用玉簪,分作两截,缀十□纽处,系以朱缨 、朱□。 衣:玄色,织六章,日、月在两肩,星、山在背,龙、华虫在两袖。玄 衣长度不遮盖裳的六章。定陵未出土冕服玄衣。 裳:黄素罗制,绣六章,排为四行,火、宗彝、藻左右各一行;米、 黼、黻左右各一行。裳用七幅,连属如帷,作襞积,本色裳缘。 蔽膝:红素罗制,上绣龙纹一,饰以彩色云纹,下绣火纹三。 中单:素纱质地,青色领缘,织黻纹十三。 大带:表用素白色,里用朱色,围腰部分用朱缘,下垂部分用绿缘,有 素色组带。定陵出土大带与制度不同。 革带:带版用玉。前悬蔽膝,两侧悬挂玉佩和小绶,后挂大绶。 玉佩:两组,每组由珩、踽、玉花、琚、冲牙、璜、玉滴组成,其间 贯以玉珠,佩上有金钩,用以悬挂在革带上,佩下副以六彩小绶。 大绶:用五彩织金锦,其上有五色纱罗小绶编结以悬挂玉环。 玉圭:白玉质地,刻山纹图案四个,圭下套以黄绮。 赤舄:内套朱袜。舄首做云头状,缀玄缨结,边缘以黄绦。 皇帝在朔望日视朝、降诏、降香、进表以及藩属国朝贡、外官朝觐、策 士传胪时则穿皮弁服。嘉靖年间又规定祭祀太岁、山川诸神时也用皮弁服。 皮弁服制定于洪武时期,永乐三年更定,嘉靖时未作修改,一直使用到 明末。定陵出土有明神宗皮弁服部分实物。 皮弁(bian):冒以乌纱,作十二缝,缝中压以金线,每缝前后各用 五彩玉珠十二颗。冠用玉簪,系以朱□、朱缨。 玉圭:长度与冕服用圭相同,圭上做脊,下部套以黄绮。 绛纱袍:领缘、袖缘、襟缘都用本色。 红裳:用七幅,前三幅、后四幅,前后不相连,腰部以下做襞积,裳 缘也用本色。 蔽膝:红色,本色缘,缝中有钏。 中单:素纱质地,形制如深衣,红领缘,织黻纹十三。 玉佩、大带、大绶、袜舄都与冕服所用相同,皮弁服不用革带。 明代皇帝皮弁服使用的场合较多,在《明实录》中能见到相关记载,如 成化元年三月丁巳,宪宗视国子监,具皮弁服躬谒至圣先师孔子,行四拜礼 。 皇帝在郊、庙之前省牲以及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时则穿天冠。 洪武元年参考宋制制定通大冠服,洪武十年之后基本没有用通天冠服的 记载,会典冠服制度也不载通天冠,应是洪武之已经不用。《明集礼》中记 载通天冠服文字似录自《隋书》,改动数字,与插图有很多出入,还有待考 证。图中参考《中东宫冠服》与《明集礼》绘制。 通天冠:冠上有金博山,附玉蝉。冠音施珠翠,冠身冒以黑纱,有金 梁(梁数待考),系红组缨,用玉簪。《明集礼》插图未见用玉蝉。 绛纱袍:原定用深衣制,无裳。但《明集礼》插图显示为通裁,并有 红岁裳,与制度文字不同。 内单:白纱质地,领、袖、襟用阜缘。 蔽膝:绛纱质地。 白假带:即大带。 方心曲领:用纽扣约系在领部,后垂带结。 袜舄:用白袜、赤舄。 革带:单挞尾革带,为明初形制。 玉佩、大绶皆与冕服所用相同。 《明实录》记载,洪武元年十一月冬至祀,前二日,皇帝服通天冠、绛 纱袍省牲,视鼎镬涤溉。 皇帝常服使用范围较广,如皇帝省牲、谒陵、常朝视事时都可穿常服。 洪武元年定皇帝常服用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问用金、玉 、琥珀、透犀。常服制度一直沿用到明末,只是在细节上稍有变化。图中参 考明成祖画像所穿常服绘制。 冠:冒以乌纱,冠后折角向上,又叫翼善冠。 袍:黄色,窄袖,盘领,领部以纽襻约系。前胸、后背及两肩各川金 线织盘龙纹。 带:革带,带靼为红色或黄色。用玉带版,或用金、玉、琥珀、透□等 杂宝带版。 靴:用皮制成,阜(黑)色。 中衣:多用红色,交领,推测其形制应为短袖的褡□。 皇帝常服也称作龙袍、衮龙袍。《明实录》记载,明英宗幼年为皇太子 时,宣宗皇帝把他抱在膝上问:“日后当了天子,能让天下太平吗?”英宗 说:“能!”宣宗又问:“有破坏国家礼制法纪的人,你敢亲率六师讨伐其 罪吗?”英宗说:“敢!”回答的声音十分洪亮,神态果断,毫无疑虑。宣 宗大喜,亲自解下所穿的龙袍、宝带,给英宗穿上,又抱到宝座上,左右都 高呼万岁。这里提到的龙袍、宝带就是皇帝的常服袍带。P6-12
展开
目录
【卷之一】皇帝冠服
冕服(衮冕)
冕服(衮冕)
冕服(后期)
皮弁服
通天冠服
常服(前期)
常服
武弁服
燕弁冠服
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
十二团龙十二章衮服(晚期)
八团龙袍
云肩通袖龙裥圆领袍
云肩通袖龙裥直身
四团龙直身
**
青袍
大袖衬道袍
罩甲
罩甲
盔甲
盔甲

【卷之二】后妃冠服
翟衣(礼服)
大衫(燕居冠服)
大衫(后期)
鞠衣
百子衣
袄裙
袄裙
大衫(礼服)
鞠衣
袄裙
袄裙

【卷之三】皇子冠服
冕服(衮冕)
冕服(衮冕)
皮弁服
常服
保和冠服
道袍
翟衣(礼服)
大衫(燕居冠服)
大衫(礼服)
冕服(衮冕)
冕服(衮冕)
皮弁服
大衫(礼服)
朝服(前期)
袄裙

【卷之四】内使冠服
盘领衫(初期)
贴里
蟒衣
圆领
束发冠
团领(初期)
袄裙

【卷之五】文武官冠服
一品朝服(初期)
大绶(前期)

【卷之六】命妇冠服
【卷之七】军校冠服
【卷之八】生员吏员巾服
【卷之九】士庶巾服
【卷之十】士庶妻冠服
【卷之十一】婚丧冠服
【卷之十二】仆役巾服
【卷之十三】乐舞巾服
【卷之十四】僧道杂流巾服
【卷之十五】冠服图示
【参考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