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细看历史有学问:超值白金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7531541
  • 作      者:
    刘晓菲主编
  • 出 版 社 :
    华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总是由诸多细节构成,犹如人生琐碎在柴米油盐一颦一笑中。传统的史学中,历史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王朝的更替、社会的变迁、英雄造时世等,《细看历史有学问大全集》中的历史随笔性文章,多是从某个特定历史片断或某些历史人群中进行微观探究,更加关注历史中的个案。本书从细微之处着手,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力求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力争作为观察历史的放大镜、透视镜和显微镜,不求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但求从细微之处发现历史,帮助读者学习历史,增长见识。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人物、事件或场景;以一篇篇小文章反映大历史,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以细腻感性的文字讲述历史,通过栩栩如生的描写见证人类文明的足迹。
展开
内容介绍
    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可是。不容忽视的是,历史也有可能欺骗我们。这是因为记录历史的执笔者和删改者有的害怕得罪权贵,有的为了某种私利或者偏见,或者轻信权威。或者道听途说,甚至有的公然编造历史,无中生有。正因为此,我们精心选取了众多史家之杰作,打造出《细看历史有学问》一书,以飨爱史之人。
    《细看历史有学问大全集》选录了近200篇历史随笔性文章,多从细微之处着手,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力求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其中,历史不忍细看、历史现场调查、往事新知、历史开卷有疑、名人新探、韵事追踪和海外纵横七个部分,将作为观察历史的放大镜、透视镜和显微镜,不求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但求从细微之处发现历史,帮助读者学习历史,增长见识。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一个个历史人物、事件或场景,通过一篇篇小文章反映大历史,展现五千年世界风貌。
    《细看历史有学问》主要以大众为阅读对象,拒绝枯燥乏味,注重文采内涵,把平民化、生动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作为遴选的取向,思想开放,无论观点还是材料,都有很多新鲜感,虽是一家之言,却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文字灵动优雅,叙述有节奏并引人入胜。
展开
精彩书摘
    “两朵金莲”的咒语
    李阳泉
    观看一个小脚女人走路,就像在看一个走钢丝绳的演员,使你每时每刻都在被她揪着心。
    ——林语堂《中国人·缠足》
    有句经典的骂人话,用以批评演说者大而无当的演说。那就是:“王母娘娘的裹脚布。”这实际上是个歇后语,后半句是“又臭又长”。臭而且长的裹脚布,自然是懒人所为,为什么会给“王母娘娘”扣上,实在令人费解。难道这句歇后语中蕴涵了裹脚的历史?中国女人裹脚的历史,要从王母娘娘那时候算起吗?如果依照考古学的观点,认定王母娘娘便是西王母,那么,这裹脚的历史当在5000年前。
    可是,考古学的发掘证明,一千年前的女尸脚骨并不弯曲,依旧是天足。于是这个漫无边际的考证宣告失败。那么,裹脚的历史究竟应该从哪里算起呢?
    史学家依据现有的文献提出了一个假说,如果这假说不被某个突然出土的时代更加久远的小脚女人的尸体驳诘的话,则会成为公认的事实。这事实的残酷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对那个毫无政绩的天才词人皇帝——南唐后主李煜产生一个全新的认识。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告诉我们,南唐后主李煜在唐人对“弓鞋”痴迷的审美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将这种弓鞋用长长的布帛缠起来,以代替袜子。并在他的妃子娘娘身上做试验,始行缠足之法,开创了中国女性缠足的纪录。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缠足一事自唐代开始,起源于波斯人的舞蹈。南唐与大唐相距不远,况且,缠足起源于舞蹈一说的可信性也较之前者尤甚。或许李后主的娘娘只是一个著名的缠足者,而非开创者?
    小脚与天足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凡响之处,居然成为一种风尚,流传了如许漫长的年代?又是如何停下它的脚步?
    小脚文学
    在男人们呼喊着“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而不肯伤及自己一根毫毛的时候,却被一种近乎变态的性心理驱使着,口耳相传着女人小脚的千般妙处。“瘦欲无形,看越生怜惜”、“三寸金莲”、“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摩抚”。更有人将两只严重变形了的小脚中部所形成的塌陷,形容为“两轮弯月”,实在是处心积虑到极点了。吴承恩在《西游记》里把本是男身的观音菩萨化为美丽的女子,而且是小足观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可见明朝的风气对小足是何等着魔!明朝时期男子择偶第一标准,就是看女人的脚是否够小。男子嫖妓也多玩妓女的一双纤足,因此被戏称为逐臭之夫。
    更有甚者,清朝有个叫方绚的,自称“评花御史”,又称“香莲博士”。对古代女子缠足一事从诸多角度和方位予以分题描绘,可以说是关于中国女子小足的“专著”。同时,这也反映了封建文人和士大夫们对女子“香莲”充满丰富联想意会和封建历史积累的“审美欣赏”、“审美感受”及“审美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藻》亦可谓是一部“香莲美学”之作。如此书中《香莲五观》一节说: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莲有术,必观其步。然小人闲居工于著,操此五术,攻其无备,乃得别戴伪体,毕露端倪。
    所谓五术,就是:临风,踏梯,下阶,上轿,过桥。
    什么意思呢?方大博士说:观察大海有术的人,必观察其波涛;观察小脚有术的人,必观察其步姿。然而小人家居无事,只会掩盖其坏处而显示其好处。如果操此五术,攻其不备,就可“取真去伪”,使其端倪毕露。“五术”分别为:临风行走之步,登楼梯之步,下台阶之步,上轿之步,过桥之步。这可以说是体现他作为“评花御史”和“香莲博士”水平的一段文字,是教给众人在什么时机看女人的小脚可以看到“毕露端倪”的真货。细想来,这“五术”原本是人的脚最无处躲藏的地方。方绚对生活观察之细致,用心之良苦,非常人所能及。
    他在书中把女人的小脚按照品相高下,作了比较细致的分类:曰“四照莲”,即端端正正,瘦瘦削削,在三四寸之间者。曰“锦边莲”,即苗苗条条,整整齐齐,四寸以上,五寸以下的小脚也。曰“钗头莲”,即瘦削而更修长的小脚,所谓竹笋式者。曰“单叶莲”,即瘦长而弯弯的小脚也。曰“佛头莲”,即脚背丰满隆起,如佛头绾髻,所谓菱角式者,即江南所称之鹅头脚。日“穿心莲”,即穿有里高底鞋者。日“碧台莲”,即穿外高底鞋者。曰“并头莲”,即走起路来呈八字的小脚。曰“并蒂莲”,即大拇指跷起来的小脚。曰“倒垂莲”,即鞋跟往后倒的小脚。曰“朝日莲”,即用后跟走路的小脚。日“分香莲”,即两条腿往外拐的小脚。日“同心莲”,即两条腿往里拐的小脚。曰“合影莲”,即走起路来歪歪斜斜的小脚。曰“缠枝莲”,即走起路来成一条线的小脚。曰“千叶莲”,即长六寸七寸八寸的小脚。曰“玉井莲”,即跟船一样的小脚。曰“西番莲”,即半路缠足之小脚或根本没缠过的小脚。
    如果说“五术”是一种了不起的发现,那么,这“香莲十八名”则称得上是伟大的发明了,同时也将小脚文学的成就推向了最高峰。
    “两朵金莲"的咒语
    严重跟风的女性们为了这“两朵金莲”所暗含的审美趣味,付出了自由的代价。受人尊重的朱熹朱老爷子极力倡导缠足,认为这是天下大治的基础。因为女人缠了足,便可做到男女隔离、“授受不亲”、“静处深闺”。是啊,连走路都走不稳了,女人岂不就十分“老实”了?然而,正如《夜雨秋灯录》所称:“人间最惨的事,莫如女子缠足声。主之督婢,鸨之叱雏,惨尤甚焉。”这种痛苦,又有谁去“怜惜”?曾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的英国传教士阿绮波德·立德(一称立德夫人),用女性的细腻记录下了缠足的中国女孩的悲惨童年——“在这束脚的三年里,中国女孩的童年是最悲惨的。她们没有欢笑……可怜啊!这些小女孩重重地靠在一根比她们自己还高的拐棍上,或是趴在大人的背上,或者坐着,悲伤地哭泣。她们的眼睛下面有几道深深的黑线,脸庞上有一种特别奇怪的只有与束脚联系起来才能看到的惨白。她们的母亲通常在床边放着一根长竹竿,用这根竹竿帮助女孩站立起来,并用来抽打日夜哭叫使家人烦恼的女儿……女儿得到的唯一解脱要么吸食鸦片,要么把双脚吊在小木床上以停止血液循环。中国女孩在束脚的过程中简直是九死一生。然而更为残酷的是……一些女婴由于其父母的感情受到了束脚的伤害,往往在摇篮中就被处死……束脚痛苦,因合了中年的父亲那非自然的口味而加在了女孩身上。”
    “两朵金莲”不啻为一个阴险的咒语,让历史的另一半呻吟了上千年。
    放足之艰难
    康熙帝曾经诏禁汉人裹脚,违者拿其父母问罪。有个大员上奏说:“奏为臣妻先放大脚事”,一时传为笑柄(见《菽园赘谈》)。可见缠足“魅力”之强大。尽管雷厉风行,收效却不大。到康熙七年(1668年),大臣王熙上奏请求解除禁令获准。于是民间缠足之风又大盛,影响到满族女子也纷纷起而裹足。乾隆又多次降旨严禁,乾隆的禁令只刹住了满族女子的裹足之风,汉族民间女子依然裹足如故。近代改革家康有为写了一篇《戒缠足会檄》,希望家乡人放弃缠足陋习,并下决心不给自己的女儿缠足。,这一举措使康有为在家乡受到很大排挤。
    英国传教士立德夫人在20世纪初的中国南方发动了“天足运动”,并成立了“天足会”。在汉口的维多利亚剧院,商会会长亲自安排座位,让政府官员都来听立德夫人的讲演。她的听众穿着官服,带着随从,端着很大的架子。他们感到,由一个女人来和他们讨论一个中国人敏感的话题——女人的小脚,是不可思议的。官员的威慑力吓得她的翻译临阵怯场。幸好一位中文讲得极好的传教士赶来救场,立德夫人的讲演才得以进行。立德夫人还借助权威,她让人把张之洞反对缠足的语录用红纸写了贴在会场里,起到了很大作用。她认为张之洞是中国最有学问的总督。在汉阳,她在宣传集会上,让放了足的妇女们站起来。当这些妇女当着大家的面笑着站起来时,立德夫人便感到她的湖北之行成功了。
    她几乎走遍了中国南方,去了武昌、汉阳、广州和香港,又去了澳门、汕头、厦门、福州、杭州和苏州。这对于一个外国妇女来说,的确需要极大的勇气。她说:“如果你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踏进冰冷的海水时的感觉,那么你就能体会到我现在动身去中国南方宣传反对裹足时的心情。对那里我十分陌生,而裹足是中国最古老、最根深蒂固的风俗之一。”但是她还是一脚踏进了冰窟。缠足这种折磨中国妇女一生的野蛮习俗,给了她很深的刺激。她得到了回报,许多男人和女人当场捐款参加天足会,女人表示自己不缠足,也要劝别的女子不再缠足。在广州的集会上,有9名妇女当场扔掉了裹脚布。
    当然,中国妇女不缠足并非因了立德夫人一人之力,但作为“帝国主义”那里来的人,她能够这样做,是值得称道的。这一行为甚至直接影响了慈禧太后,慈禧“新政”中的最初几项改革,就包括在1902年2月1日发布谕令,说官员可以劝止缠足。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历史不忍细看
从“诛十族”到“瓜蔓抄”
“黔首”的户口本
“两朵金莲”的咒语
“矫诏”为什么如此容易
笨法制胜
成败皆由私家兵
双枪兵与双枪将
醉里挑灯看剑
美人计的成本和风险
女人与政治
“高贵”的无知
道一声“请教”
白莲教的起源
历史不忍细看
古代都城选址——风水抑或科学
中国皇帝的寿命
宋徽宗与明崇祯帝
历史上的太上皇现象
历史上的平反周期率
从云梦秦简看秦国的国有制经济
汉武帝和司马迁:究竟谁阉割了谁
司马迁之惑
唐代人的衣食住行
白居易说工资
中国古代飞天梦:明朝万户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从康熙与西学谈起
曹雪芹写吃
中国近代史之细节
曾赵之辩:清朝能撑多久
李鸿章何以东山再起
康有为的作用有那么大吗?——回望戊戌变法110年
《色·戒》背后的孤岛与易先生们
第二篇  历史现场调查
毛遂其实还有自惭
刘邦之所以得天下在于比项羽更会花钱
诗人的嫉妒——看文学史上的一段悬案
唐朝“楼市”也曾崩盘,朝廷没有救市
宋代私家菜
朱熹虐娼事件
朱元璋的反贪运动
大明朝的“金粉世家”
疯狂屠四川:张献忠的血腥记录
靖难:六百年前的一声叹息
1644年,中国的三个皇帝
细说清军入关之战
《四库全书》的风波
美国总统胡佛经历的义和团运动
1834年的世界首富
一边借款,一边抓人——1910年清政府拯救股市始末
停滞的帝国:清朝GDP占世界总额1/3
清代监狱千奇百怪的敲诈勒索花样
慈禧太后洗澡和梳妆
光绪三年,不堪回首的一页
巴夏礼的膝盖与圆明园的大火
追寻失落的圆明园
一个八国联军军官在陷落的北京
李鸿章日本议和秘闻录
北大旁听生中的历史名人
鲁迅一生的经济收入
故宫怎样收回国宝
回眸“闯关东”:追溯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大迁移
台湾民俗文化点滴
第三篇  往事新知
为秦始皇平反:秦始皇焚书时留有完整备份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争议始于十六年前,如今再起波澜
夜郎:被世人误解两千年的古国
“另类”奇才:东方朔那些事儿
光武帝刘秀蒙受“不白之冤”
诸葛亮自荐失败,自编自演“三顾茅庐”
三国毁于关羽
正看曹、刘、孙三家集团的兴起
天才诗人白居易的生活秘闻
豆腐渣战舰坏事——忽必烈两次出征日本失败
明朝曾铸造出世界最先进的大炮
郑成功被人毒死?
大清朝的仁政报告
李秀成临终变节质疑
九票之差和两个错误
逼慈禧向全世界宣战的一份假情报
李鸿章所谓卖国的背后
甲午兵败是因为开枪不瞄准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背后
鲜为人知的东陵第二盗案
民国时期达赖、班禅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第四篇  历史开卷有疑
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
虞姬到底是怎么死的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
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
诸葛亮为何亲张飞而远关羽
诸葛亮是如何“借”来东风的
驰名三国的道德偶像为何羞愧而死
曹操缘何笼络文人又兴起“文字狱”
为什么曹操墓与儿媳墓相连
杨广怎样当上太子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唐朝因干旱而灭亡?
“烛影斧声”赵光义登基疑案一
范仲淹的改革是怎样失败的
《满江红》遭质疑:是岳飞的杰作吗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北京如何成为明朝的政治中心
明成祖为什么要捕捉天下尼姑
“毁灭人欲”的明朝为何盛行色情文学
崇祯是怎样亡国的
康熙为什么30多年不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尼布楚条约》是如何签订的
雍正为何诏令驱逐传教士
乾隆惩贪缘何愈惩愈贪
大清皇帝为何接连无后
洪秀全为何仇视知识分子
曾国藩与“刺马案”的瓜葛
谁埋葬了北洋水师
百年疑案解密:光绪死于砒霜中毒
戊戌维新派为何求助袁世凯
孙中山为何要让位给袁世凯
发人深思:明清两场对日战争为何一胜一负
段祺瑞为何长跪不起
谁害死了张自忠
是谁放弃了南京
谁藏了中国的流失国宝
第五篇  名人新探
商鞅:为强秦奠基,为自己掘墓
“风险投资家”吕不韦
悲剧英雄——霸王项羽
换个角度看吕后
副手中的高手
卫青的另一面
东方朔:汉朝的撒娇派教主
我为王莽抱不平
诸葛亮是优秀企业家吗
司马懿谋略胜孔明
真假曹操
曹、刘、孙三家都是悲剧人物
一代明主——魏明帝曹叡
天生尤物——冯小怜
天下谁人识君
萧皇后:半世“女俘”
狄仁杰:唐室功臣外衣下的“官油子”
史上第一阴谋家李林甫
最是无趣王安石
宋徽宗的另类解读
秦桧:我的秘密武器是反贪
杨门女将:一段美丽的“假历史”
这个叛臣不合格
正眼瞧一下“洪武爷”
重读海瑞
朱熹的沉浮人生
张居正:中国唯一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李贽:明朝第一思想犯
李白成:寇性难改的“山大王”
崇祯:一个破产的帝王
金圣叹:从“问题学生”到“问题人士”
作为纵欲狂的纪晓岚
和坤是一头圈养的兽
李鸿章:夹缝中的悲情英雄
“泥菩萨”黎元洪的另一面
陆徵祥:从“卖国贼”到洋和尚
蔡元培先生的另一面
好人胡适
中国近代史上最爱国的反动军阀
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
汪伪巨奸印象
陈璧君:汉奸汪精卫老婆的性格人生
被虱子吞噬的女人
范进不可笑
第六篇  韵事追踪
西施与范蠡
刘备婚姻探秘
丞相陈平前程从“富婆”开始
武则天三招俘获高宗心
探秘女皇“后宫”:武则天情感生活
诗仙李白身边的女人
陆游终生牵挂的女人
有情人终成悲剧——朱见深和万贞儿的忘年恋
康有为晚年的异国黄昏恋
第七篇  海外纵横
最可怕的堕落
历史上真实的埃及艳后
日本妓女间谍祸害中国50年
夭折的日军“性病战术”
1964,日本睁开双眼
神话的破灭
刺客们的悲剧
被误读的新加坡
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与国际社会的反应
历史的经验不值得注意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风雪中那美丽的坚守
是海燕,也是乌鸦
追忆中苏关系峥嵘岁月和分歧
“猴”的胜利——苏德军工思路大比拼
斯大林在苏德战争前的失误
马岛之战阿根廷输在哪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