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时,就把这些野兽放出来助战。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在黄帝的军队和野兽的攻击下,却也抵挡不住,纷纷败逃。黄帝的兵士在乘胜追赶中,忽见天色昏黑,浓雾弥漫。雷电交加。原来是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操纵大风雨,为自己助战。黄帝毫不示弱,请来了天女魃止雨驱风。天女魃神力无比,一刹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蚩尤终于败北。
获胜的黄帝,自然受到许多部落的拥护,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但后来,炎帝和黄帝也发生了冲突,在阪泉打了一仗,炎帝失败了。从此,黄帝完全巩固了在中原地区各部落中的统治地位。炎帝和黄帝本来就是近亲,后来又融合在一起——这正是“炎黄”一词的由来。
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有着多少合理的臆造和失衡的夸张,自不待言。多少年来,就这么绵绵延延地流传着,没人提出异议,似乎也没有必要提出异议。
我读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书中关于炎黄与蚩尤的征战,只有寥寥几旬:“……蚩尤最为暴,奠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之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太史公按照远古传说编写的帝王简史,言之有征,且几乎都被历代出土文物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所证实。他很技巧地将笔力集中在尧、舜二帝身上。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如果在另一位史学家手里。完全可能多花笔墨大加描绘,然而他却只是轻轻地一笔带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