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岗文化分为四期。第一期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陶较少。胎壁较厚,质地疏松,火候低。制法为泥条盘筑,耳、鼻、足等分别制好后粘接在器身上。饮食器具有鼎、釜、罐、甑等,多为炊煮器,类型简单。第二期以夹砂灰黑陶为主,夹砂红褐陶和泥质黑陶次之,黑皮陶较少。饮食器具有鼎、豆、壶、罐、碗,鼎的类型较多,有罐形鼎、盆形鼎、釜形鼎;罐为三足,带把。第三期的陶器以夹砂灰黑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均手制,慢轮修整技术普遍使用。器表多素面,纹饰有刻划纹、戳刺纹、弦纹、镂孔。饮食器具有罐形鼎、盆形鼎、釜形鼎、复合式甑和甗、三足带把罐、敛口盘形豆、圈足壶。第四期的陶器比较少,饮食器具有鼎、鬹形器、黑陶高柄杯。
北阴阳营文化②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质灰黑陶和夹砂灰陶。均手制,有轮修痕迹。多素面,纹饰有划纹、弦纹、堆纹、镂孔、窝点纹等,还有彩陶,分白衣红彩、红衣深红彩、红衣黑彩,多饰几何纹。饮食器具中的三足器和圈足器较多,类型有鼎、豆、罐、壶、碗、钵、盆、盉、杯等,夹砂陶鼎多为罐形,足高,以根部外突的弯曲柱形足最具特征。另有盆形矮足鼎。豆座高矮兼有,很多盘小而深。圈足壶有长颈扁腹、短颈圆腹之分。钵多安环形单耳或角形把。盉发达,种类繁多,一般带角形把或錾,为管状嘴。
河姆渡文化③分早、晚两个阶段。早一阶段的陶器以夹炭黑陶为主,还有夹砂黑陶和灰陶。夹炭黑陶的胎厚,质地疏松,火候低。手制,使用泥条盘筑,造型简单,器形不规整。纹饰有拍印的绳纹,刻划或锥刺的弦纹、斜线纹、水波纹、圆点纹、堆塑的动物纹和彩绘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