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22519
  • 作      者:
    姜伯勤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姜伯勤,1938年12月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生时期曾师从隋唐史、西北史地大家岑仲勉师与社会史、婚姻史专家董家遵师在学术上有缘受到著名史学大家唐长孺先生、周良先生的栽培,又受到中山大学历史学系陈寅恪先生、刘节先生等硕学的长年影响。主要著作有:《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敦煌社会文书导论》、《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中国袄教艺术史研究》等。曾担任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学组第三、四届成员,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以敦煌文书为核心史料,结合佛教内律与世俗法典的相关规定,并广涉相关传世文献,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历史学方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经济史的理论为指导,借鉴研究英国庄园史的权威柯斯明斯基利用《柬日审判书》、《百户区卷档》研究十三世纪英国土地制度的经验,探讨了敦煌寺户制度的历史前提,考证了吐著管辖时期的敦煌寺户制,深究了归义军时期寺户制的没落。本书通过对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的研究,  方面试图探究中国三世纪以后的“部曲佃客制”的蕴奥,另一方面借此窥见唐宋之际生产力发展下封建社会经济结构阶段性变更的历史趋势。
展开
精彩书评
    《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从敦煌寺户文书的研究入手,力图再现八至十世纪敦煌地区寺院的经济结构,探讨中国农奴式人口——寺户制的兴衰。<br>    《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通过对敦煌寺院地产结构、寺户的编制形式、地租形态等生产关系和依佛教内律所规定的寺户地位的法律关系的考察,得出结论:敦煌寺户是从印度传来的内律中的“净人”制度与中国晋唐间田客荫户部曲制相结合的产物。换言之,是中国化了的采取内地田客荫户部曲制度内容的中国式“净人”,是生长在中国土地上的农奴式人口。<br>    当我们对敦煌寺户制的衰落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后,无疑有助于窥视因史料缺乏而难以再现的中原地区三世纪以后的佃客部曲制的蕴奥,为了解部曲佃客制衰落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提供了一把钥匙。<br>    ——乐游:《喜读三部唐五代经济史著作》,《人民日报》,1987-10—9
展开
目录
引言<br>第一章  敦煌寺户制的历史前提<br>第一节  寺户制探源<br>第二节  敦煌寺户的几种来源<br>一、吐蕃当局将俘囚配为寺户<br>二、世族“家客”施入为寺院“家客”<br>三、投附与“施力供给”<br>四、奴婢的升格<br>第二章  吐蕃管辖时期的敦煌寺户制<br>第一节  敦煌寺户《役部》的古文书学考察<br>一、《役部》的校录<br>二、《役部》的题名和年代<br>第二节  敦煌的寺户编制    ”<br>一、寺户隶属于“都司”<br>二、寺卿——寺户管理人<br>三、寺户编制为“团” ——“团头”与“头下人户”<br>四、寺户家庭<br>第三节  敦煌寺院地产结构<br>一、寺院自营地与寺户分种地<br>二、外庄<br>第四节  寺户的劳役制与分种制<br>一、“突课”与“差科”    寺户地租的两种形式<br>二、寺户劳役制——“差科”、“差”与“役”<br>三、寺户“突课”与隶属性分种制<br>四、论敦煌寺户地租的性质<br>第五节  寺户的身份与内律<br>一、寺户受制于内律<br>二、内律对寺户身份的规定<br>三、寺户的本质<br>第六节  寺户制下的寺院经济构成<br>一、寺院地产在寺院经济构成中的重要地位<br>二、再生产过程中寺户个体经济的凋敝<br>第三章  归义军时期寺户制的没落(上)<br>——“常住百姓”的出现与演变<br>第一节  “常住百姓”出现的历史背景<br>一、张议潮放免寺户的改革与后继者的背弃<br>二、张议潮“分都司”改革与都司势力的继续保存<br>第二节  “常住百姓”的出现及其编制<br>一、“常住百姓”的出现<br>二、“常住百姓”的名目<br>三、东团、中团与西团——“常住百姓”编制的变化<br>第三节  “常住百姓”的分种制与劳役制<br>一、“常住百姓”是有微薄家资的个体经营者<br>二、“常住百姓”的分种制<br>三、“常住百姓”的劳役制<br>第四节  “常住百姓”的法律地位及其“亲伍礼”<br>一、从“亲伍礼”看“常住百姓”等级<br>二、从内律与王法看“常住之物”与“常住百姓”<br>第五节  ”常住百姓”的分化及其对寺院依附关系的减弱<br>第六节  后论——“常住百姓”的性质及寺户制的没落<br>第四章  归义军时期寺户制的没落(下)<br>——寺户制崩解中寺院经济内各种生产者地位的变迁<br>第一节  寺院地产的租佃经营<br>一、“厨田”的广泛出现<br>二、“厨田”在一个寺院中的发展规模<br>……<br>第五章 寺户制衰落中寺院经济结构的变迁<br>跋 <br>校后记<br>参考文献举要<br>附图<br>附录一 隋末奴军起义试探<br>附录二 中国田客制、部曲制与英国维兰制的比较研究<br>附录三 论敦煌“守庄农作”型外庄与“合种”制经营<br>重印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