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懂美国史,你就读懂了世界格局.2:凭武力获得优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3049330
  • 作      者:
    傅琪椋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表面再简单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庞大的格局意识和战略思想!
  《读懂美国史,你就读懂了世界格局(2)》揭示出美国怎样成为世界格局的设计者和主导者;
  客观还原了美国历史,解密了美国的战略思想:
  每届总统政策不一,美国是凭借什么引领世界?
  在各个时期美国如何通过战略手段掌控世界?
  美国最完美的军事扩张图又是怎样的?
  为什么说美国政府的政治阴谋最“拧把”?
  美国如何实现经济、政治双重引领?
  美俄互相制衡的关键点是什么?
  为什么对日本不是统治而是操控?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又如何与中国博弈未来?
  阅读《读懂美国史,你就读懂了世界格局(2)》,能够让你轻松明晓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看清当下南海岛屿争端、美国亚太战略等热点背后的格局意识和战略思想。
  读懂了美国史,也就读懂了世界格局的当下状态。
展开
作者简介
  傅琪椋,原名田明,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在某出版社任职,之后曾旅居美国,对美国文化和美国历史有着相当深刻的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读懂美国史,你就读懂了世界格局”系列,以轻松活泼的文字,描述了美国近几十年的野蛮生长过程,展现了美国是怎样一步步走上世界霸主地位,怎样形成它的战略优势和如何布局全球,最终领导世界格局的。
  系列书以美国历届总统为主线,通过描述美国白宫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向读者揭示了美国试图领导世界的战略,解析了美国雄霸世界的政治格局。系列书将各位总统处理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智慧——包括其战略思想与战略眼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也形象地描述了白宫在各国博弈中获取利益的过程,包括其怎样设计世界格局以确立美国的统领地位。
  《读懂美国史,你就读懂了世界格局(2)》为系列书的第二部,描述了美国借助军事对抗和竞争雄霸世界的过程,展示了美国在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三位总统在任期间的政策和策略,揭示了美国在这个阶段是怎样逐步雄霸世界的策略思想和战略意识,以及如何迅速壮大的。
  回望几十年风起云涌的历史和风云际会的巅峰时刻,不难发现,表面再简单的历史事件,背后都有庞大的格局意识和战略思想!
  《读懂美国史,你就读懂了世界格局(2)》是每个人了解世界格局、熟悉美国全球战略的最佳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肯尼迪时期:激情燃烧的岁月
  美国同胞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肯尼迪
  第一章 肯尼迪华丽转身成功
  ·罗斯福知人善任,让“贼”灭贼
  1928年深秋,瑟瑟的凉风开始侵袭大西洋西北岸边的小城波士顿。夹杂着寒气的秋风把发黄的梧桐叶从树枝上拽下来,再把它扔到空中忽忽悠悠地飘零,那恋恋不舍的神情分明是提醒人们,冬天就要来了。
  当最后一片落叶从落日的余晖中消逝的时候,一个瘦削的身影从哈佛大学校园里走出来,一辆林肯牌小轿车已经等在那里了。他拉开车门,把公文包放进车里,然后关上车门,径直走进大学旁边的一个小店。一位十四五岁的黑人小男孩正在专心致志地打理着皮鞋。在这个拥挤的小房间里,码放着各式各样的皮鞋,显然这是一家专门为客人提供皮鞋护理的小店。见到这位中年人进来,小男孩很熟练地从架子上取出那双已经被打磨得油光锃亮的皮鞋,谦恭地递给了他。中年人满意地笑了笑,坐到沙发上把脚上的鞋子换下来,然后换上这双新打理好的皮鞋。那小男孩一边帮助他整理鞋带,一边拘谨地冲他微笑,欲言又止。中年人似乎感觉到了男孩的窘态,就主动开口:“小伙子,有什么事情吗?”
  那黑人小男孩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开了口:“肯尼迪先生,我想请您帮个忙。”
  肯尼迪先生微微一乐:“帮忙……可是我能帮你什么忙呢?”
  “我想……我也想开个股票账户,我知道华尔街能赚大钱。”
  肯尼迪先生微笑着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你为什么想去华尔街呢?”
  小男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要是我一直擦皮鞋,什么时候才能发财呢?我的很多朋友都开了股票账户,他们都发财了,我想,我也应该……”
  肯尼迪先生的微笑彻底消失了,他的眉毛逐渐拧成一条直线。沉吟了半晌,肯尼迪先生掏出2美元给了那个小男孩,神情阴郁地走出了小店。那辆林肯牌轿车悄然驶过来,稳稳地停在他身边。肯尼迪先生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坐进汽车,而是沿着马路边的人行道漫无目的地溜达着。这令轿车司机不知所措,只好以最慢的速度跟在主人的身后。
  这位在秋风中沉思的肯尼迪先生,就是约瑟夫·肯尼迪。他是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父亲。1888年,约瑟夫·肯尼迪出生于波士顿。他的祖上来自爱尔兰,到父亲这一辈已经在美国立足。当约瑟夫·肯尼迪中学毕业时,他父亲已经是一位联邦参议员。这使约瑟夫有机会到哈佛大学读书。在哈佛大学,约瑟夫读的是经济学专业。他学以致用,利用两个暑假和同学一起经营缆车生意,约瑟夫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笔钱—15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如果想挣钱,你得清楚钱在哪里。”这是父亲对约瑟夫的忠告。钱在哪里呢?自然是银行。哈佛大学毕业后,约瑟夫立志成为银行家,他投身到热浪滚滚的经济洪流中去,靠父亲的支持,加上恰到好处的闪转腾挪,约瑟夫掘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913年,年仅25岁的约瑟夫就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城买下一家银行,虽然全部资本金不过25万美元,但是像约瑟夫这样拥有哈佛大学学位的银行家却是第一个,他因此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银行总裁。凭着这样的成功,约瑟夫·肯尼迪叩开了市长女儿的芳心,如愿成为市长的女婿。
  灵活的商业头脑,加之市长女婿的行政资源,约瑟夫·肯尼迪在金融市场如虎添翼,他开始用钱生钱。他买了许多证券,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出手套现。这种资金投机为约瑟夫积累了大量财富,他逐步迈入千万富翁的行列。1928年,美国已经处于经济大萧条的前夜,资本的泡沫已经到了最大化,各种投机资本纷至沓来,纷纷想在证券市场分最后一杯羹,已经获得成功的约瑟夫自然也踌躇满志。但是这次擦皮鞋的偶然经历让约瑟夫·肯尼迪陡然清醒,连一个擦皮鞋的小男孩都准备放弃诚实劳动而去股市博弈,这意味着证券市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个夜晚,约瑟夫·肯尼迪制订了一个详细的规划,把手中持有的各种证券分期分批地全部卖掉。八个月以后,大萧条席卷全美,证券市场一落千丈,而约瑟夫却赚得盆满钵满,身家超过2亿美元。
  约瑟夫·肯尼迪出生于政治世家,对政治经济学有着天然的悟性。从投机中赚到大钱的同时,约瑟夫开始经营政治上的人脉。20世纪20年代,约瑟夫结识了时任海军部长助理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罗斯福强大的家族背景、卓越的政治理想以及出色的个人能力,都给约瑟夫·肯尼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有意识地与罗斯福家族建立联系。此后,他赞助罗斯福竞选纽约州参议员并获得成功,从此与罗斯福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1931年,当罗斯福宣布竞选第32任美国总统时,约瑟夫·肯尼迪慷慨解囊,为罗斯福的竞选提供了可观的经费。在这个过程中,罗斯福也认识到了约瑟夫在证券和投机方面的才干。
  罗斯福第一个总统任期内,以恢复经济为主要施政纲领,他需要恢复国民对证券市场的信心。政府成立一个证券交易委员会,任命约瑟夫·肯尼迪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这个委员会隶属于财政部,虽然主任不属于内阁成员,但是对约瑟夫而言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职位了。约瑟夫是靠投机发财的人,由他出任证券委员会的主任无异于让一只黄鼠狼来照看鸡群,但这恰恰是罗斯福知人善任之处。在罗斯福看来,让贼来捉贼,就是消灭贼的最佳办法。果然,约瑟夫任内制定了很多改革措施,堵住了证券交易中的许多漏洞,股票交易日趋规范,投资人的权益越来越有保证,股票信用逐渐恢复。
  1935年,罗斯福谋求连任,约瑟夫·肯尼迪继续看好罗斯福。他以各种名义给罗斯福竞选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他还雇用《纽约时报》的资深政治记者撰写了一本书,详细分析罗斯福的优势,并畅谈罗斯福蝉联总统对美国人的好处。然后他以自己的名义出版了这本书,书名是“我为什么要支持罗斯福”。图书出版后果然对罗斯福的连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约瑟夫趁势把这本书送给罗斯福。罗斯福总统并没有好好阅读这本书,但是出于礼貌,他写了张便条:书很好,我很喜欢。约瑟夫拿到便条后如获至宝,他把这张便条精心地装裱起来挂到自己的书房,逢人就拿出来,以展示自己与总统的亲密关系。
  1936年,罗斯福总统连任成功。按照美国总统竞选的惯例,总统竞选成功后会论功行赏,褒奖那些在竞选中帮助过自己的财团或个人。对于那些重要的支持者,总统一般会把他们派驻到国外去当大使。令约瑟夫感到意外的是,他被罗斯福总统派驻英国担任大使。英国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国,驻英国大使是美国各驻外大使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差事。
  ·从大学到军营,约翰·肯尼迪声名鹊起
  当约瑟夫准备去伦敦赴任的时候,他已经是九个孩子的父亲了。对于自己的四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约瑟夫早就给他们的前途作了精心的规划。“孩子们,你们必须保持洁白的牙齿,因为将来你要对你的人民演讲。”从约瑟夫勉励孩子的话中不难看出,约瑟夫并不掩饰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发誓要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美国总统。按照约瑟夫的规划,五个女儿统一送到教会学校,接受最正规和最传统的教育,为她们嫁入豪门奠定社会基础。四个儿子则分别在四个领域发展,最有前途的儿子一定要读政治学,将来由他来竞选美国总统。在约瑟夫看来,最有希望冲击总统宝座的是长子小约瑟夫·肯尼迪,所以他早早地就把小约瑟夫送到哈佛大学读政治学。次子约翰·肯尼迪自幼身体不好,而且成绩平平,但作为第二梯队,约瑟夫把他送进了普林斯顿大学读社会学。不过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一年之后,约翰·肯尼迪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趣,约瑟夫只好辗转把他送到哈佛大学。至于另外的两个儿子罗伯特·肯尼迪和爱德华·肯尼迪,约瑟夫希望他们往法律和经济领域发展,这样他的四个儿子就可以在四个不同领域独领风骚。
  1938年春,约瑟夫·肯尼迪来到伦敦履职。约瑟夫是个投机的行家,但在外交上他是个新人,到任不久就发现自己需要一个助手。本来他是可以从职业外交官中寻找这个帮手的,但是约瑟夫觉得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决心要把这个机会留给儿子。最理想的当然是让长子小约瑟夫来做,可他已经投身到民主党的地方选举中,不可能长期待在伦敦。而次子约翰·肯尼迪即将毕业,他毕业的论文就是《慕尼黑的妥协》,约瑟夫觉得应该让儿子到慕尼黑来看一看,实地感受一下欧洲的政治氛围。于是约瑟夫写信给哈佛大学的朋友,请他们批准约翰·肯尼迪中止半年的学业,前来伦敦帮忙。
  21岁的约翰·肯尼迪就这样来到了伦敦。在帮助父亲打理外交事务的同时,约瑟夫利用大使的身份给约翰·肯尼迪提供了各种证件,让他到欧洲各国游历和考察。约翰·肯尼迪的足迹遍布大半个欧洲,并且游历了苏联的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克里米亚。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整个欧洲被“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笼罩着,纳粹统治下的德国人对战争热情很高,这让约翰·肯尼迪感到恐惧。他特意来到慕尼黑,探寻纳粹精神领袖—霍尔兹·贝歇的墓地,希望从中找到纳粹精神力量的渊薮。在这里,约翰·肯尼迪遭到了一批德国孩子的攻击,这些年仅十几岁的孩子见他驾驶的是英国车辆,就向他的汽车扔石头。这让约翰·肯尼迪印象深刻,他认识到德国人的战争教育和战争准备已经深入到下一代,连德国孩子都仇视英国人,可见德军在战场上将如何收拾英国人。然而,英国人对此置若罔闻,张伯伦首相不是在积极备战,而是在研究如何对德国人搞绥靖,企图祸水东引,让纳粹去打苏联。
  结束欧洲游历后,约翰·肯尼迪回到哈佛大学。在纳粹精神领袖墓地遭遇的袭击,让肯尼迪念念不忘。他几次三番和同学谈起这个问题,并和他们一起讨论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什么要采取绥靖政策。哈佛大学毕竟是精英云集之地,肯尼迪的同学们不乏真知灼见。在热烈的讨论中,约翰·肯尼迪得出结论,英国的问题不在于领袖,而在于制度。因为在纳粹虎视眈眈的同时,英国国会那些职业政客不去关心国家的未来,却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推诿扯皮。资本家和工会一味地打自己的小算盘,国防预算总是被各种各样的理由压缩。张伯伦首相无法积极备战。英国人总是期望国家保护自己,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为国家的安全考虑呢。约翰·肯尼迪呼吁英国人:不要总是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应该问问自己,你能够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约翰·肯尼迪对英国问题的思考使他获得了更多的灵感,他把这些想法与毕业论文《慕尼黑的妥协》结合起来,从而写出新的论文《英国何以沉睡》。《英国何以沉睡》在思想上高屋建瓴,理论上言之有物,分析上鞭辟入里,赢得了老师和学校的一致好评。约翰·肯尼迪因此以优等生的身份从哈佛大学毕业。儿子的成绩自然让约瑟夫大使喜不自禁,他赶紧把这篇论文推荐给《纽约时报》的一位朋友。那时欧洲已经战云密布,美国国内“孤立派”与“干涉派”的辩论激战正酣,“英国何以沉睡”的呼唤成了美国最时髦的话题,这位记者把文章推荐给《时代》出品人卢斯夫人。卢斯夫人十分看好这篇论文,特别是它出自做英国大使的儿子之手,其意义不同凡响。在卢斯夫人的强力推荐下,《英国何以沉睡》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并且取得了4万册的销量。之后,该书在英国出版,创下了和在美国一样的销量。约瑟夫大使不失时机地把它推荐给英国女王和新任英国首相丘吉尔,这引起了丘吉尔的浓厚兴趣。
  约瑟夫以为儿子已经迈上了成功的阶梯,但是约翰·肯尼迪的大学老师不以为然,在收到约瑟夫寄来的图书后,他回信给约瑟夫说:“对我来说,易如反掌的事情是重复某些人对你儿子作品的称颂。”但是此书“虽然属于有头脑的青年,却还很不成熟,没有真正的结构”。这位老师还提醒约瑟夫说:“思想是苦差事,认识它需要付出代价。”约瑟夫雪藏了这封信,他可不想任何一件事情打击儿子的自信心。
  约翰·肯尼迪对英国局势和国际局势的认识,应该说是有先见之明的。约瑟夫大使虽然到处推广儿子的书,可是对于儿子书中的观点,约瑟夫却视而不见。他认为美国应该援助英国,但不能把美国拖入战争,这其实就是主张美国也要像张伯伦那样,与德国搞绥靖,是典型的“孤立派”语言。罗斯福认为“这个大使需要吃耳光”。1940年,约瑟夫被免去驻英国大使的职务。
  约瑟夫失去大使工作的时候,也是约翰·肯尼迪完成学业准备就业的时候。对于未来的工作,约翰·肯尼迪无所适从。他原本对历史感兴趣,希望当历史教授。但是《英国何以沉睡》的成功又使他萌生了当记者的想法。这时约瑟夫从伦敦铩羽而归,对政治心灰意冷,他认为有长子从事政治就可以了,次子应该从事经济工作。所以他让约翰·肯尼迪先不忙着找工作,而是到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学。
  斯坦福大学位于加利福尼亚州风景如画的小镇斯坦福市,它的商学院在美国大学中名列前茅。但是约翰·肯尼迪对经济毫无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是斯坦福大学校园里花枝招展的美女。他少年英俊,才华横溢,又有万贯家财,俘获女孩子的芳心对约翰·肯尼迪来说得心应手。不过这给他带来了麻烦,因为在和天真烂漫的女大学生上床之后,约翰·肯尼迪就必须和她们谈婚论嫁。但是他只是想玩,只想借此打发时光,对婚姻毫无兴趣。最后,他只得远离大学生,跑到与斯坦福毗邻的旧金山,去勾搭那里的已婚妇女。
  约翰·肯尼迪的堕落让约瑟夫痛心不已,他决心把儿子送到一个纪律单位约束起来,最合适的地方当然就是军队。那时太平洋战争已经打响,美国海军正在征召约翰·肯尼迪这样的青年入伍。约翰·肯尼迪后背有疾病,并不符合参加海军的条件。这难不住约瑟夫,为了把儿子从女人堆里拽出来,约瑟夫用金钱开路,疏通各种关系,终于把儿子送进了部队。约翰·肯尼迪就这样成了一名海军少尉。由于约翰·肯尼迪的出身,加之他有《英国何以沉睡》的成绩垫底,他没有被派往战场作战,而是留在华盛顿的海军情报部,协助海军部长编辑新闻文稿。
  在海军情报部,约翰·肯尼迪浪荡公子的个性死灰复燃。在一次酒会上,他认识了一位身材高挑、妩媚动人的记者,她叫英嘉·阿尔法德,当时担任《华盛顿时代先驱报》的记者。约翰·肯尼迪很快坠入了情网,开始频繁与英嘉约会。然而,英嘉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记者,她曾经当选过丹麦小姐,参加过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在德国陆军元帅赫尔曼·戈林的结婚仪式上,英嘉是女傧相,而男傧相正是希特勒。美国联邦调查局一直跟踪调查英嘉,认定她的记者身份是一个幌子。最重要的是,英嘉还是个有夫之妇。
  身为海军情报部官员,约翰·肯尼迪竟然与纳粹女间谍英嘉来往密切,这可吓坏了约瑟夫。他通过各种关系,想迫使约翰离开英嘉,但是已经晚了,中央情报局把他们窃听到的有关约翰·肯尼迪与英嘉“多次发生性关系”的报告交给了海军情报部。海军情报部部长怒不可遏,准备将约翰·肯尼迪从海军中开除。但是约瑟夫的关系网和金钱再次发挥了作用,约翰·肯尼迪逃过了这场足以毁掉他一生的劫难。1944年年初,他被派往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进入作战部队。
  告别了灯红酒绿的奢靡来到战火纷飞的南太平洋,在与大海的亲密接触中,约翰·肯尼迪感到自己的心灵被送进了桑拿室。繁华落尽,约翰·肯尼迪真淳再现;洗去铅华,约翰·肯尼迪重归天然。在这里,他很快适应了军队的生活,掌握了作战技能,成为一名鱼雷快艇的艇长,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1944年7月11日,约翰·肯尼迪奉命驾驶鱼雷快艇出海作战。当他和众多鱼雷艇一起冲入敌军阵地时,密集的炸弹在快艇身边掀起一道道擎天的水柱。炮声渐渐停歇后,约翰·肯尼迪艇长下令脱离警戒区域,与执行其他战斗任务的鱼雷艇会合。然而约翰·肯尼迪艇长没有找到战友,却意外地与一艘日军驱逐舰遭遇,双方都没有立刻判断出对方的身份。等到日本军舰发现这是一艘美国鱼雷艇时,由于距离太近,已经无法开炮将鱼雷艇击沉,日本军舰索性冲向了鱼雷艇,鱼雷快艇被庞大的驱逐舰犁成两半,约翰·肯尼迪艇长和他的11名士兵坠海逃生。在海水里坚持了两小时后,约翰·肯尼迪带领他的士兵泅渡到最近的一个小岛上。在这个日军控制的岛上,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士兵坚持了96个小时后,被岛上的土著人救起。之后,约翰·肯尼迪辗转和部队取得了联系。等他们返回基地时,基地已经为约翰·肯尼迪和他的士兵举行过追悼会了,没有想到上帝又把他们放回来了。
  从作战任务和作战条例上看,约翰·肯尼迪艇长并没有严格执行作战计划,所以才会孤军进入敌人的阵地,是指挥失误造成的。但是约翰·肯尼迪和他的11名士兵毕竟活着回到了基地,这引起了随军记者的注意,他们采访了约翰·肯尼迪艇长。在听完详细情况介绍后,记者觉得价值不大。但是基地指挥官悄悄告诉记者,约翰·肯尼迪的父亲是前任驻英大使。记者改变了主意,他们写出了这个报道,并安排在《纽约时报》的头版发表,标题就是“勇敢的英雄”。随后,约翰·肯尼迪获得海军总部的嘉奖,被授予海军勋章和紫心勋章。
  约翰·肯尼迪因祸得福,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约瑟夫·肯尼迪百感交集。作为投机方面的天才,约瑟夫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约翰·肯尼迪获得海军勋章和紫心勋章的事迹见诸报端后,约瑟夫找到了《纽约人》杂志,请他们以“生还”为题,详细记述约翰·肯尼迪的英雄事迹。文章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戏剧性的营救过程,而对于约翰·肯尼迪指挥中的失误则选择性忽略。未等这家杂志的报道沉寂下来,约瑟夫又找到发行量巨大的《读者文摘》杂志,请他们节录《生还》的精彩片段,使约翰·肯尼迪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前仆后继,约翰·肯尼迪拾起从政接力棒
  铺天盖地的宣传,刺激了那位自小就有优越感的哥哥小约瑟夫·肯尼迪。小约瑟夫正在英国作战,是一名轰炸机飞行员,他多次执行战斗任务,却没有约翰·肯尼迪那样的运气。那时欧洲战事已接近尾声,希特勒正在作最后的抵抗,纳粹已经把看家的武器V-1火箭用到了战场上。这种射程达到160公里的最原始的导弹让英国首都伦敦遭到重大损失。盟军招募优秀的飞行员轰炸德军的V-1导弹阵地。由于德军导弹阵地防空火力猛烈,盟军的轰炸基本上是自杀性的—飞行员驾驶轰炸机接近敌人阵地上空后,飞行员跳伞,飞机冲向敌人阵地,在此过程中一同飞行的长机启动遥控装置,把这架满载炸药的飞机引爆。本来,小约瑟夫可以不去执行这种极度危险的任务,但是弟弟的战功让小约瑟夫觉得自己应该有所建树。打小,父亲就不断重复肯尼迪家族的家训:凡事,要做就做第一,第二就输了。小约瑟夫觉得,他不能做第二。
  8月12日,在约翰·肯尼迪获得紫心勋章一周后,小约瑟夫驾驶着满载炸药的飞机起飞。沿着锯齿形的航线飞行20分钟后,小约瑟夫到达敌人的阵地上空。但是还没有到达预定位置,敌人就开火了,伴飞的长机只好启动遥控爆炸装置,小约瑟夫和副驾驶员还没有来得及跳伞,飞机就爆炸了,猛烈的爆炸把地面上的许多房屋、谷仓、牛棚都夷为平地。这次爆炸被英国当地百姓说成是“二战中英国上空最大的爆炸”,但是它并未击中敌人。
  小约瑟夫的牺牲让约瑟夫·肯尼迪痛不欲生,也摧毁了他长久以来对长子寄予的厚望。他不得不把这样的希望寄托在次子约翰·肯尼迪身上。他告诉约翰·肯尼迪说:“哥哥死了,(完成哥哥的志向)这是你的责任了。”
  1945年秋,约翰·肯尼迪踏出了从政道路的第一步,他的目标是要竞选国会众议员。当年约翰·肯尼迪还只有28岁,既年轻又缺乏从政经验,但也有优势。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写的《英国何以沉睡》是有影响的畅销书。他是个战斗英雄,在父亲的推销下,他这个既没有缺胳膊也没有少腿的战斗英雄家喻户晓。最主要的是,他父亲有钱,而且舍得花。在决定让约翰·肯尼迪竞选众议员的家庭会议上,约瑟夫动员说:“我们要像推销肥皂一样推销杰克(约翰·肯尼迪的昵称)。”
  就竞选本身而言,约翰·肯尼迪的年轻倒算是个优势,它至少比较吸引来自女性选民的注意力。约瑟夫认为妇女力量是未开发的资源,女性毕竟也有50%以上的注册选民啊。他勉励儿子说:“年长的女人,你可以像爱母亲那样去爱她们;年轻的女人,你可以像对爱人一样去追求她们。”在约翰·肯尼迪全家的精心包装和推广下,约翰·肯尼迪获得了成功。1946年,他成功当选为众议员。此后,他连续两次获得连任。1953年,约翰·肯尼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选为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成为参议院里最年轻的参议员。
  在准备竞选参议员的那一年,35岁的约翰·肯尼迪邂逅了一位女摄影记者,她叫杰奎琳·希维尔,毕业于巴黎女子大学,当年只有23岁。杰奎琳身材迷人,笑容妩媚,全身都释放着艺术气质,说她貌若天仙,毫不为过。约翰·肯尼迪被杰奎琳所吸引,开始追求这位有着贵族血统的女记者。与家财万贯的约翰·肯尼迪比较起来,杰奎琳全部的积蓄只有每月报社寄送的2000美元稿酬,还有姥爷留给她的3000美元遗产。但是在与约翰·肯尼迪的约会中,杰奎琳从来不想让柴米油盐成为话题,她只想和约翰·肯尼迪认认真真地恋爱。杰奎琳可以掩饰她的拮据,却无法掩饰她对约翰·肯尼迪的爱情,她做了她那个年纪的女孩子为了爱情所能够做的一切:痴情、犯傻、白日做梦、偷偷抹眼泪……但是,杰奎琳美梦成真了。1953年,24岁的白宫女记者杰奎琳嫁给了36岁的参议员约翰·肯尼迪。
  结婚以后,约翰·肯尼迪开始专心致志地经营家庭,曾经的风流也被他小心地收藏起来。在杰奎琳的帮助下,约翰·肯尼迪开始认真规划自己的政治前途,潜心思考政治家的品质与责任,他开始研究美国政坛上的前辈们。也就在这个时期,约翰·肯尼迪开始思考昆西·亚当斯、托马斯·杜威和罗伯特·塔夫脱等人的命运,他们都是美国历史上知名的政治人物,他们都采取过不受人们欢迎却合乎道义的立场,但是他们并不是所谓的成功者。约翰·肯尼迪把这些思考整理成小册子,与杰奎琳和助手们反复交流。在此基础上,约翰·肯尼迪写成了他的第二本书《勇士的侧影》。杰奎琳带着丈夫的手稿亲自跑到出版公司,《勇士的侧影》得以问世。
  和以往一样,最先为约翰·肯尼迪的成功击掌欢呼的还是父亲约瑟夫。《勇士的侧影》出版后,他振臂一呼,把新闻界的新朋旧友招呼过来,写下大量书评,使这本书进入畅销书排行榜。随后,约瑟夫出资10万美元进行宣传和推广,以保证本书的持续效应。在约瑟夫的奔走呼号下,1957年,《勇士的侧影》一书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
  《勇士的侧影》是约翰·肯尼迪事业上的又一个分水岭,普利策奖的光环使约翰·肯尼迪从众多参议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超越党派之争的人物,为他冲击总统宝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肯尼迪乘风破浪实至名归
  ·遍地开花,肯尼迪赢得党内提名
  1960年1月2日,约翰·肯尼迪终于迈开了问鼎总统宝座的第一步。他阔步走进参议院记者招待会的大厅,没有丝毫忸怩作态地宣布了自己的竞选计划,他说:“今天,我宣布我参加竞选美国总统。”然后他毫不含糊地表达了获得民主党党内提名的信心,他说:“我参加竞选是以这样一个信念为基础的,即我能在提名和大选中获得胜利。”
  约翰·肯尼迪的信心并不意味着民主党真的会支持他。相反,当他宣布准备参与总统竞选时,民主党内反对声一片。这反对声首先来源于前总统杜鲁门。他觉得“这个小伙子太年轻了,还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承担总统的艰巨任务”。的确,在美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约翰·肯尼迪这个年纪的人当选过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的时候只有42岁,比约翰·肯尼迪还小一岁,但他是副总统,是在总统遇刺身亡后根据宪法履行总统的职务,并非当选总统。
  另外,在民主党内享有崇高声望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遗孀埃莉诺·罗斯福也反对约翰·肯尼迪参与总统的竞选。埃莉诺夫人认为,从约翰·肯尼迪竞选众议员和参议员的情况看,约翰·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喜欢把选举庸俗化,喜欢在金钱和选票之间建立联系,而不是把钱用在宣传竞选纲领上。罗斯福夫人甚至怀疑,民主党任由约瑟夫这么干,会损害自身的形象。同时,由于约翰·肯尼迪家族来源于爱尔兰,是忠实的天主教教徒,大部分美国人不仅对爱尔兰人有偏见,而且对天主教教徒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会影响选民投票的取向。罗斯福夫人担心约翰·肯尼迪能否保持政治和宗教的分离。综合这些因素,罗斯福夫人认为,约翰·肯尼迪最合适的职位是副总统。
  “不,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打算接受副总统候选人的提名。”约翰·肯尼迪坚决拒绝了这样的安排,他宁愿去做一个普通的参议员,而不愿意把“未来八年的时间花在主持参议院的工作中”。①
  拒绝接受副总统提名,意味着约翰·肯尼迪必须和党内那些位高权重、老谋深算的大佬争夺党内提名。这些大佬包括了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林登·约翰逊—他是一个高个子的南方人,器宇轩昂,穿着镶有金边的黑色上衣,喜欢玩弄手枪,一看就是那种非同凡响的人。作为参议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多数党领袖,约翰逊是一个权术高超的职业政客。约翰·肯尼迪的第二个竞争者是资深参议员艾德莱·史蒂文森—他是一个极富魅力的知识分子,出口成章,曾经两度与艾森豪威尔竞选总统,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让美国人民叹服。除去这两位,一直得到罗斯福夫人支持的参议员斯图尔特·赛明顿也积极争取党内提名,他最大的优势是在地方党派中有超高人气。
  约翰·肯尼迪没有这样的优势,他只有全力以赴,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想要成功,唯一的诀窍是尽120%的努力。自然,这120%的努力要靠约翰·肯尼迪家族的庞大动员力,而把他们组织和凝聚在一起的,自然是约瑟夫。除了一如既往地花钱给约翰·肯尼迪制造知名度和提高曝光率之外,约瑟夫还组建了一家航空公司,为该公司采购了一架价值38.5万美元的康维尔螺旋桨飞机,并以每英里1.75美元的价格租给儿子。这给约翰·肯尼迪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当他的竞选对手还在焦急地等待民航飞机或者在竞选车里疲于奔命时,约翰·肯尼迪已经到了更多的地方,会见了更多的选民。
  不仅如此,约瑟夫还花钱在民主党基层购买选票。在西弗吉尼亚州,该州竞选大大小小职位的民主党人,无一例外地得到了约翰·肯尼迪家族的赞助;州里的行政司法长官们,各得1000美元。为了鼓励选民投票,约翰·肯尼迪家族给每个投票的选民发2美元,另外送一杯威士忌。约瑟夫的金钱选举让罗斯福夫人相当不满,她指责约瑟夫遥控儿子的政治行动,说如果约翰·肯尼迪当选,那么“新的政府核心既没有原则性,也没有性格”。赋闲在家的杜鲁门毫不掩饰他对约瑟夫的不满,在民主党中央的提名大会上,杜鲁门说:“我不是反对其子,而是反对其父。”对于约瑟夫过多地操持选举,杜鲁门说:“我想问问那个年轻人:‘你—准备好了吗?’”
  “杜鲁门先生问我是否认为自己准备好了,这使我想起100多年前的亚伯拉罕·林肯来。”约翰·肯尼迪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击。他说,林肯在没有担任总统以前,也受到党内政客的围攻,林肯就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看到暴风雨来了,我知道这是上帝的质疑。要是上帝指定一个位置、一份工作给我,我相信我已经准备好了。约翰·肯尼迪借用林肯的宣言,表达自己的强烈信心,他说:“今天,我要对杜鲁门先生说,如果这个国家的人民挑选我当他们的总统,我相信我已经准备好了。”
  结果,约瑟夫的遍地开花战术取得了成功。7月底,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投票中,约翰·肯尼迪获得806张票,比最低门槛高出45票。呼声最高的林登·约翰逊只有409票。在获悉这个结果后,约翰·肯尼迪的竞争对手斯图尔特·赛明顿感慨地说:“他不过是比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胆子更大一点,更富有精力、智慧和刚强之气罢了。”—这倒是实话。
  ·棋逢对手,鹿死谁手未可知
  约翰·肯尼迪虽然获得了党内的提名,但是为获得这个提名,他与党内同志赤裸相见,刀刀见骨,这样的伤痕如果带到与共和党的竞选中,将成为对手最廉价的进攻武器。约瑟夫深知政治就是互相妥协与互相利用的艺术,他让约翰·肯尼迪邀请败给他的林登·约翰逊做他的副总统候选人。这样既营造了党内的团结,又可以充分利用约翰逊在南部的优势。约翰逊在参议院经营多年,他自然愿意跟着约翰·肯尼迪的人气把自己送到副总统位置上。现在,约翰·肯尼迪要迎战下一个对手,那是他真正的对手,他就是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
  与民主党内的四分五裂截然相反,共和党空前团结。他们几乎是全票通过了对理查德·尼克松的提名。共和党是执政党,在行政权力、宣传、公款分配等方面享有优势。仍然待在白宫的艾森豪威尔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这对尼克松自然是一大笔财富。就尼克松本人而言,他47岁,已经做了8年的副总统,从政经验丰富。在与苏联总理的“厨房辩论”中,尼克松取得了胜利,这让他声名在外。更重要的是,在美国民众眼里,“尼克松本人比共和党还要受人爱戴”。
  与尼克松比较起来,约翰·肯尼迪就问题重重了。他过于年轻,毕竟只有43岁,经验肯定欠缺;他父亲在20年前曾支持绥靖政策,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他是天主教徒,一般人都认为,罗马天主教徒不能当选总统;而且他偶尔喜欢勾搭漂亮女人。事实上,在争取民主党党内提名时,这些劣势早就被党内同志拿出来诏告天下了。但是约翰·肯尼迪的优势却令尼克松望尘莫及:他父亲有巨大的财富,他获得过普利策奖,新闻界对他和他的夫人都十分友好,劳工组织坚定地支持他,而且他个人看起来比较有魅力。最主要的是,约翰·肯尼迪家族众志成城,志在必得。
  尼克松就不同了,他没有智囊团,是个孤家寡人,他似乎乐于自行其是,沉于内省。所以,尼克松不打算创造更多的机会亲近选民。他认为竞选运动有高潮期和低潮期,如果忽略这一点而去一味地追求选举的常态化,就会令人生厌,因而失去选民支持。在他看来,只要在选举前几天努力造势,选举日当天使竞选运动达到顶点—尼克松称之为“进到高潮”—就可以了。
  约翰·肯尼迪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竞选运动是一场持续的运动,应该唤起选民通过选票来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的愿望。所以,约翰·肯尼迪宣传的主题就是,美国的威望正江河日下,美国人必须努力争先。而尼克松却恰恰相反,他继续鼓吹艾森豪威尔带来的繁荣、自由企业的好处、个人的责任感、顽固的反共精神,总之在尼克松看来,维持现状挺好,改变是有风险的。
  可是有些人注定是想要改变的,比如穷人。约翰·肯尼迪说他要使美国的穷人相信美国的贫穷必须结束,他一再强调,每个晚上都有400万美国人饿着肚子去睡觉。实际上这400万穷人都有选票,不光穷人有选票,黑人也有。约翰·肯尼迪注意到了黑人手里的选票,但尼克松不以为然。
  在选举投票前一个月,10月19日,那位闻名遐迩的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佐治亚州遇到了麻烦。在亚特兰大市的一家百货公司里,金牧师由于拒绝离开该公司的餐馆被当场逮捕,被判处四个月苦役。有记者就此询问尼克松的态度。他是副总统,完全可以让司法部调查此事,从而讨好黑人,但是他说他没有意见。私下里,尼克松认为马丁·路德·金的宪法权利遭到了侵犯,他打电话给司法部长请他派人调查。司法部长虽然同意遵照副总统的吩咐,但又请示了总统。艾森豪威尔觉得这事还是少碰为妙,于是就不了了之。
  约翰·肯尼迪的反应与尼克松有所不同。在马丁·路德·金被逮捕后,约翰·肯尼迪亲自打电话给马丁·路德·金的夫人,向她表示慰问,并表示愿意尽力给予可能的帮助。随后,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拜访了审理此案的法官。第二天,这位黑人牧师就被保释出来。当时,报界对这一切并不知情,但是金太太却把这情况告诉了其他黑人领袖,他们把这话传扬开去。很多黑人原本准备投票给尼克松,但是他们改变了主意,其中就包括马丁·路德·金的父亲。他对记者说,他从来没有想过会投票给一位天主教徒,但是他决心投票给约翰·肯尼迪。
  有关约翰·肯尼迪的宗教信仰问题,本来是约翰·肯尼迪的一大劣势,这一点尼克松很清楚,但他更清楚的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如果你把这种劣势拿出来做文章,就会适得其反。美国人就是这样,喜欢坚持自己的一套,也尊重别人的那一套。如果你去干涉别人那一套,大家就会认为你别有用心。所以,尼克松一再指示他的工作人员,尽量不要讨论约翰·肯尼迪的宗教问题,不幸的是,他未能制止他的一个朋友诺曼博士。诺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新教牧师,他带领一批牧师发表了一篇声明,表示怀疑一位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是否能够摆脱罗马教廷的影响。他以为他在帮尼克松,结果反倒帮了约翰·肯尼迪。约翰·肯尼迪一直就想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苦于没有机会。这下,约翰·肯尼迪逮到机会顺势扭转了被动的局面,他以回应诺曼博士为由公开发表声明,庄严、明确地宣称,他坚信政教完全分离的原则。“请允许我说,我不允许任何教会官员有权在我公职范围内说长道短。”他同时强调,“如果发现自己不能解决良心和职务之间的矛盾,我就辞职。”
  像诺曼博士这样给尼克松帮倒忙的还不止一个,后来艾森豪威尔总统不可思议地加入了这个行列。总统是否十分喜欢他的副总统,没有令人信服的文档记录。有记录的文档倒是显示,艾森豪威尔几次三番地说:“迪克不是当总统的料。”这话不知怎么被约翰·肯尼迪兄弟知道了,悄悄地传了出去,弄得尼克松相当尴尬。至于约翰·肯尼迪,艾森豪威尔认为他是一个“年轻的暴发户”,未见得对他有什么好感。可是在艾克的嘴巴里,约翰·肯尼迪被称为“那孩子”。这样的称谓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连民主党都觉得艾克对约翰·肯尼迪的态度有点暧昧。对尼克松造成最大伤害的事件发生在8月24日。在那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艾克:“在你执政期间,副总统曾经参与过一些什么重大的决定?”总统的回答令人难以置信,他说:“如果你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可能会想起一件。”艾森豪威尔后来打电话向尼克松道歉,说他只不过是想“开个玩笑”。不过这个解释似乎更难以理解。
  ·8年等待,因在电视辩论中未刮净胡子而落败
  真正决定约翰·肯尼迪和尼克松命运的事件,是发生在10月间的那场电视辩论。在这个选举年,美国已经有4000万个家庭—也就是全部美国家庭的88%—拥有了电视机。电视台那帮喜欢搬弄是非的主编与时俱进,把总统竞选的辩论搬到了电视屏幕上。虽然那个时候电视台搞这个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多卖广告,但是他们却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把亿万观众从酒馆里叫回家,让他们和家里人一起对未来总统在电视上的表现评头论足。从电视上看,约翰·肯尼迪的形象颇似一个西部打斗片中“沉默寡言的年轻警长”,酷酷的;而尼克松却像一个“铁路公司的律师”,专门签署不利于小城市居民的占地契约,傻傻的。
  尼克松原本是个辩论能手,又做了8年的副总统,面对电视摄影机的机会远远多于对手,所以电视辩论本应该是尼克松从对手那里夺走选票的良机。尼克松自己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作了充分的准备,反复观摩约翰·肯尼迪在民主党提名大会上的演讲。从这个观摩中,尼克松得出结论,约翰·肯尼迪的演说语速太快,声调太高,内容太复杂,老百姓听不懂。所以在这次由电视现场直播的竞选辩论中,尼克松刻意放慢了语速,控制声调,结果制约了他的临场发挥,使得这场辩论还不如他平常的演讲精彩。
  报纸的评论认为,就说话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说,双方打了一个平手。这本身就是约翰·肯尼迪的胜利—因为尼克松比约翰·肯尼迪的名气更大,担任的职位更高。而在辩论主持人面前,他们几乎不分高下,与久经沙场的尼克松比较起来,约翰·肯尼迪竟然毫不逊色。约翰·肯尼迪几乎像念咒一般一次又一次地说:“我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可是我认为还可以更加伟大。我认为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认为我们能够使国家再度前进。”每一句话都能让人热血沸腾。
  这场辩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向民众直播的总统竞选,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电视来进行的政治竞选活动。有1亿美国观众和7000万美国听众同时收看和收听了这场辩论。在这场辩论开始之前,尼克松因为疾病在医院住了3个星期,并且掉了5磅肉。可是尼克松夫人没有注意到丈夫的这些变化,更没有想到这些变化在电视上呈现给观众的时候会让她难堪。结果在辩论的那天晚上,约翰·肯尼迪参议员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而尼克松副总统则显得面容憔悴,衬衣和领口都松松垮垮,好像是大了半个尺码。他无精打采,表情严酷,而且由于考虑不周,意欲掩盖午后初生的胡子楂,在脸上涂了一层隐须膏。由于电视台摄像的需要,在他的脸上打了光,灯光照亮了隐须膏,油光闪亮,弄得观众感觉副总统怪怪的。结果,通过收音机听到他们辩论的人,认为两人都干得不错;但是电视观众认为约翰·肯尼迪干得比较好,而电视观众比收音机听众多出3000万。
  别看尼克松在电视上不尽如人意,别看艾克和诺曼帮倒忙,尼克松终究有超高的人气,他获得了49.55%的选票,获胜的对手也只获得了49.72%的选票,仅领先他0.17个百分点而已。选举揭晓的那天,约翰·肯尼迪其实并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得胜利,所以他和父亲约瑟夫、弟弟罗伯特—他是竞选总干事—都很忐忑。他们守望着电传打字机、电视机和电话,焦急地等候从各投票站反馈的消息。约翰·肯尼迪的姐妹们则分别泡在国际商用电器公司(IBM)的电子计算机跟前—这是IBM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最新玩意,目的就是要借助这个舞台宣传自己的产品。凌晨3点,约翰·肯尼迪和父亲忍不住去睡了,但是罗伯特·肯尼迪依然坚守在电话机旁—那一夜,肯尼迪家的电话费用是1万美元。
  凌晨3点30分,肯尼迪家附近的一个旅馆里响起了电话铃声。这是美国特工处处长从华盛顿打来的,他命令在这家旅馆待命的16名联邦特工,立即进驻肯尼迪家的海湾别墅。他说,大局已定,你们去保护总统吧 。
  ……
展开
目录
自序   1961—1975:最浪漫与最沮丧的15年
第四篇  肯尼迪时期:激情燃烧的岁月
第一章     肯尼迪华丽转身成功
·罗斯福知人善任,让“贼”灭贼
·从大学到军营,约翰·肯尼迪声名鹊起
·前仆后继,约翰·肯尼迪拾起从政接力棒
第二章     肯尼迪乘风破浪实至名归
·遍地开花,肯尼迪赢得党内提名
·棋逢对手,鹿死谁手未可知
·8年等待,因在电视辩论中未刮净胡子而落败
第三章     把家门的钥匙攥在自己手里
·卡斯特罗愿意让古巴成为美国的钥匙吗
·杜勒斯上纲上线,卡斯特罗加入苏联阵营
·猪湾登陆,一群乌合之众参加的颠覆行动
第四章     美苏争霸,莫斯科似乎别无选择
·巴黎外交热身,杰奎琳风头盖过新总统
·维也纳会晤,肯尼迪一次并不成功的外交测验
·美国回应最后通牒,东西方冷战骤然升级
第五章     谁让谁跳进了越战的泥潭
·小人物改变大历史,吴庭艳其人其事
·美国操控下的越南公民投票
·由指导者到同盟军,美国不觉陷泥潭
第六章     越战,是扶植还是谋害
·杀“越共”也杀佛教徒,广德和尚自焚抗议
·自掘坟墓,吴氏兄弟倒毙在冲锋枪口
第七章     决定和平的不是舆论,而是两国首脑的意志
·只要一根火柴,世界就会陷入火海
·大眼瞪小眼,看谁先眨眼
·古巴导弹危机,美国笑到最后
第八章     思想有多远,火箭就能飞多远
·希望只有一个,那就是率先登上月球
·绕地飞行,格伦中校的太空见闻
第九章     肯尼迪遇刺是个阴谋吗
·肯尼迪遇刺,约翰逊“空军一号”上宣誓继任
·多国首脑参加葬礼,世界各地兴起肯尼迪热
第十章     真相藏身于冗长的逻辑链条中
·刺杀真相藏于冗长的逻辑链条中
第五篇  约翰逊时期:繁华落尽见真淳
第一章     被瑜亮情结毁掉名声的伟大总统
·约翰逊,爱出风头不甘寂寞的备位国家元首
·一夜之间成总统,却要暂时活在影子里
·以大选正名,约翰逊提出“伟大社会”计划
第二章     只派兵不打仗吗
·要转移民众视线,“东京湾事件”适时出现
·越过北纬17度线,美国彻底卷入越南战争
第三章     怎么回事,不是说我们正在打赢这场战争吗
·战火蔓延,越南的代价是失去了整整一代人
·美国深陷战争泥潭,反战声浪席卷全国
第四章     黑人的权利只能通过斗争吗
·非暴力不合作,促成社会变革的强大工具
·深入种族主义者的老巢,马丁·路德·金领导民权运动
·伟大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第五章     赢得斗争就拥有权利
·总统保驾护航,游行成了好莱坞片场
·民权运动的逆流,暴力主义者的打砸抢
·前路并不平坦,改变美国历史进程的两次谋杀
第六篇  尼克松时期:收缩与缓和的时代
第一章     听尼克松的,要淡定
·在我的一生中,胜利比失败多一次就足够了
·悲情笼罩民主党,关键时刻内部又起分裂
第二章     登上月球意味着什么
·兴奋与危险相伴,“阿波罗11号”登月过程实录
·飞船成功着陆,肯尼迪墓前成花海
第三章     中美较量才刚刚开始
·两个大国要怎样拥抱,才不会让世界大跌眼镜
·“我找到了”,基辛格成功为总统访华预热
第四章     尼克松访华打开历史新篇章
·万象更新,先遣小组抵华为访问全力准备
·世纪握手,尼克松成为首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周总理化解外交难题,《上海公报》开启历史新纪元
第五章     白宫经得起谁的挑逗
·中期选举成绩不佳,白宫助理为保总统连任不择手段
·如何体面结束越战,尼克松总统为之焦头烂额
·白宫秘密小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第六章     水门幕后推手是英雄还是狗熊
·偷鸡不成蚀把米,水门五犯被拘捕
·“深喉”暗中指点,媒体抽丝剥茧地披露水门事件细节
第七章     一个人的战场也会有硝烟
·困兽犹斗,尼克松抢先发表声明撇清一切
·赢了票选输了人心,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辞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