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卫星遥感太湖蓝藻水华监测评估及系统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2951269
  • 作      者:
    韩秀珍,郑伟,刘诚著
  • 出 版 社 :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卫星遥感太湖蓝藻水华监测评估及系统建设》是作者所完成的中国气象局项目“蓝藻水体监测系统建设”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风云三号卫星的太湖蓝藻监测模型的研究”等成果的提炼和总结。《卫星遥感太湖蓝藻水华监测评估及系统建设》围绕太湖蓝藻水华监测、评估、预警模型及业务软件系统的建设,系统地介绍了以太湖为主的内陆湖泊水体环境遥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大量的野外观测实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蓝藻水华监测和评估模型,建立了蓝藻水华监测评估软件系统,开展了监测业务和服务工作,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卫星遥感太湖蓝藻水华监测评估及系统建设》可供从事水环境遥感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环境保护、水利、城市规划等部门从事遥感和GIS的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暴发,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太湖等内陆湖泊的蓝藻暴发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2007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贡湖水源地曾一度受到太湖蓝藻严重污染,水质变腥、变臭,丧失饮用水功能,100多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
    国务院2006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里提到:“要重点开展流域水环境和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典型生态功能退化区综合整治的技术集成与示范,开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及生态和环境监测与预警技术,大幅度提高改善环境质量的科技支撑能力。”
    蓝藻的暴发过程不仅与富营养化条件下蓝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也受到温度、风力、风向和水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暴发面积大、时空变化剧烈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传统的逐点监测方式无法满足时效性与空间覆盖范围两方面的需求。卫星遥感具备了监测范围广、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是获取大面积地表信息的有效手段。而多时空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陆续发射,为蓝藻遥感监测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来源,根据湖泊蓝藻遥感监测对遥感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要求,建立基于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的蓝藻监测、评估和预警模型,已成为蓝藻监测的迫切需要。
    本书从蓝藻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出发,以水体生物光学模型为理论基础,研究蓝藻在EOS/MODIS和FY-3A/MERSI等卫星遥感数据的光谱响应机制;开展蓝藻生长期水体光学特征模拟与蓝藻特征波段选择;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建立基于多源数据的蓝藻遥感监测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BS)等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蓝藻影响评估方法研究,建立蓝藻暴发的空间分布和分级的评估模型,并建立了蓝藻水华监测评估软件系统,并阐述了其在业务运行中的作用。
    本书的研究内容有助于人们了解湖t白蓝藻的遥感机理,理解气象因子等环境要素对蓝藻生消的影响,同时带动蓝藻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以及蓝藻评估和预警关键技术的开发,为研究蓝藻暴发的生物学机制、评价蓝藻及其毒素的生态与环境风险及治理水体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成果进行业务转化后,可用于气象和环境等部门业务化监测及有关地方各级管理部门的业务管理,增强湖泊蓝藻监测的能力;该方法可实现对湖泊蓝藻遥感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够每日大尺度地及时提供更多的湖泊蓝藻和水质信息,将增大遥感监测信息的用户范围,为气象、环境、渔业、水产、统计及环境保护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数据和方法支持;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促进生态环境功能的提升与重点湖泊防灾、减灾能力的增强,可及时为各部门和大众了解蓝藻及水质情况、有关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帮助,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展开
目录

前言
0 绪论
0.1 蓝藻水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0.2.1 国外研究进展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0.3 蓝藻监测主要遥感仪器
0.3.1 海洋宽视场扫描仪(Sea WiFS)
0.3.2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
0.3.3 中等分辨率成像频谱仪(MERIS)
0.3.4 水色水温扫描仪(COCTS)
0.3.5 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AVHRR)
0.3.6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
0.3.7 陆地卫星(Landsat TM/ETM+)
0.3.8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
0.3.9 环境减灾卫星(HJ)
0.4 主要技术路线

1 卫星遥感蓝藻水华监测原理与模型方法研究
1.1 基本原理
1.2 监测算法模型
1.2.1 研究方法
1.2.2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监测模型
1.2.3 比值植被指数(RVI)监测模型
1.2.4 蓝藻指数(CI)监测模型
1.2.5 水质遥感反演模型
1.3 评估方法初步研究
1.3.1 蓝藻水华评估研究需求
1.3.2 建立蓝藻水华评估方法
1.3.3 建立蓝藻水华评估处理方法
1.3.4 蓝藻覆盖度分级方法验证
1.4 预警方法初步研究
1.4.1 太湖蓝藻水华预警研究
1.4.2 初步建立蓝藻水华预警处理方法

2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
2.1 云检测
2.2 大气校正
2.2.1 基本原理
2.2.2 大气校正方法
2.2.3 大气校正结果分析

3 野外实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1 野外实验目的
3.2 野外实验内容
3.3 野外实验仪器
3.4 野外实验实况
3.5 水面光谱测量、处理和结果分析
3.5.1 测量仪器
3.5.2 测量方法
3.5.3 遥感反射率计算方法
3.5.4 遥感反射率计算结果分析
3.5.5 卫星通道遥感反射率转换
3.6 气溶胶光学特性测量和处理
3.6.1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测量原理
3.6.2 测量仪器和方法
3.6.3 数据处理
3.6.4 太湖附近能见度数据收集
3.7 水质数据采样及化验分析
3.7.1 监测要素
3.7.2 监测方法
3.7.3 质量控制
3.7.4 结果分析
3.8 太湖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4 蓝藻水华研究结果分析
4.1 蓝藻水华监测结果分析
4.1.1 基于NDVI的蓝藻水华覆盖度分级监测
4.1.2 基于RVI的蓝藻水华覆盖度分级监测
4.1.3 基于CI的蓝藻水华覆盖度分级监测
4.1.4 综合NDVI和CI的蓝藻水华覆盖度分级监测
4.2 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4.2.1 EOS/MODIS,FY一3A/MERSINDVI对比分析
4.2.2 综合CI和NDVI指数提取结果分析
4.3 水质遥感模型及其验证
4.3.1 水质参数与遥感指数相关分析
4.3.2 叶绿素a遥感反演模型及其验证
4.3.3 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模型及其验证
4.3.4 蓝藻密度遥感反演模型及其验证
4.4 蓝藻水华评估研究结果
4.4.1 2008年全年太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特点评估
4.4.2 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与近年同期平均值差异统计分析
4.4.3 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月际变化分析
4.4.4 2008年太湖蓝藻水华现象分月评估
4.4.5 2008年与2007年逐月太湖分区蓝藻水华现象差异统计
4.4.6 2003-2008年逐年太湖分区蓝藻水华空间分布评估
4.4.7 2003-2008年太湖分区蓝藻水华现象差异特点评估
4.4.8 2003-2008年多年累计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分布特点分样
4.5 蓝藻水华预警初步研究结果
4.5.1 太湖蓝藻暴发气象条件分析
4.5.2 数值模拟

5 蓝藻水华监测评估系统
5.1 软件结构功能
5.2 主要功能介绍
5.2.1 数据读取
5.2.2 图像处理功能
5.2.3 交互式分析
5.2.4 专题图制作
5.2.5 相关统计
5.2.6 参数设置
5.3 输入/输出数据说明
5.3.1 输入数据
5.3.2 输出数据
5.4 主要界面
5.5 软件试运行
5.5.1 硬件环境
5.5.2 软件环境
5.6 数据库的初步建设
5.6.1 数据库设计方案
5.6.2 数据库详细设计

6 业务应用与服务情况
6.1 应用服务简况
6.2 业务运行流程
6.3 业务产品内容和形式
6.3.1 产品内容
6.3.2 产品形式
6.4 应用个例
6.4.1 监测个例
6.4.2 评估个例
6.5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