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我们决定将一个人列入自己的朋友名单之前一定要仔细调查清 楚,千万不能让那些鱼目混珠之辈进入自己的朋友圈。曾国藩曾经说:“一 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和那些优秀的人成为朋友, 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吸取上进的动力,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学到知识,学到优 秀的品质。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这些朋友会给予我们莫大的帮助。这些都会 成为我们成功的助力。 天文学家张衡的成就,与他结交了一批优秀的朋友有着极大的关系。张 衡在青年时代便与当时极有才华的青年人马融、窦章、王符、崔玻成了知己 。其中的崔玻,对天文、数学、历法都很有研究。在交往中,两个人经常一 起探讨问题,这对张衡的帮助很大。张衡后来在天文学、物理学方面的伟大 成就,有着崔玻的不少功劳。 鲁迅先生赠给瞿秋白的一副对联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 同怀视之。”的确,朋友不是用数量来衡量的。就算你有一堆朋友,如果这 些人个个都是酒肉之徒,那么他们非但不会给予你任何帮助,反而会把你拖 下水,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交友要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好朋友多多 益善,坏朋友敬而远之。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之所以那些人品有问题的人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没有把握好交友的尺度,在交友的过程中,忽 略了对人品的考察,因一时的小恩小惠而与这样的人结成朋友。与这类人长 时问交往下去,我们也会逐渐堕落,丢掉做人的原则,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 。 朋友在精不在多。结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精挑细选,选择那些能在困 难中与自己相濡以沫的人和那些能在富贵中与自己互相砥砺的人做自己的朋 友。就算这样的人很少,也不能为求数量而所交非人,葬送自己的人生。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 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 南怀瑾先生不认同这种传统的解释。他形象地说,若是不结交不如自己 的朋友,那么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交谁了。照孔子说的 这样——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 部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假如孔子真这样讲 ,那孔子是势利小人。 南先生认为,孔子的这两句话,上一句是讲要自尊、自信,下一句是讲 要尊重他人。他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 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 一点会是对的。有两个重点要注意:“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 人。”有时候要“不因其人而废其言”。这个家伙的行为太混蛋了,但有时 候他说的一句话,意见很好。这时你要注意,不要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或 者对他的印象不好,对他的好主意就不肯听,那就不对了。有时候要“不因 其言而废其人”。这个人一开口就骂人,说粗话,你认为说粗话的是土包子 ,没有学问,然后把他整个人格都看低了。这都不对,不能偏颇,“无友不 如己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 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 改过,这就是真学问。 从南先生精辟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 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应该取其长而弃其短。因此 ,在与人相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别人,不要试图以自己的标准来改变 别人,使别人向着自己的方向发展。那样只会让别人都远离自己。 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试图去改变客观 环境和别人,只会使自己遍体鳞伤。 有一位年轻人,听说深山寺庙里有一位高僧会移山之术,于是前去求教 。高僧就带年轻人朝身体左侧的一座高山走去。翻过高山来到山下以后,高 僧说:“年轻人,这座山刚才在我们的左侧,现在移到了我们的右侧,这就 是我的移山之术。”年轻人迷惑不解,高僧进一步说道:“客观环境是不可 改变的,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不得不去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这也是一个 改变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如果我们 总是试图改变别人来迎合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知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五根手指也是有长有短,更何况是朋友之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和习惯,也许朋友做的很多事情按照我们的标准来 看是不合适的,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那是很正常的,我们又有什么权力要求 他们不要那样做呢?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人能够制定出适 合所有人的法则与规范,我们那一套只适应于自己的做事理念更不可能强加 到所有人的头上。朋友相交,是要在相互学习中共同进步的,而不是一方对 另一方的单方面改造。我们与朋友相交最重要的是从朋友的身上汲取营养, 学习他们的长处,从而改变自己,而不是试图以自己为标准将朋友打造成另 一个自己。P5-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