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书记载中,隋文帝是以节俭而著名的。而事实上,他下令大兴土木,在岐州(今陕西凤翔)修造仁寿宫,工程期限紧迫,被致死者多达几万人。在法制建设上,他有时不按法律条文办事,晚年“喜怒不恒”“用法益峻”,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待隋炀帝继位之后,他的暴政致使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隋文帝后来改立的太子杨广于公元604年杀死了病重的父亲,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隋炀帝。炀帝当政后,立即向全国征发大批民工,大兴土木。他下令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的民夫多达二百万人,死者十有四五。他征调民力,从五岭、江南地区向北方运送奇材怪石,营建宫殿和苑囿。他在洛阳西面修建的西苑,方圆几百里,苑内宫殿无数,台观殿阁林立,工程量十分浩大。为乘船到江都游玩,他下令征调上百万的民夫开凿运河。为躲避徭役,人们不惜自残肢体,称为“福手”“福足”,足见人民命运的悲惨。特别是隋炀帝自公元612年至614年向辽东地区发起的征讨高丽的战争,更加重了这一灾难,终于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隋炀帝征讨高丽的战争,以山东的东莱和河北的涿郡为军事基地,因而给河北、山东地区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河北发生大水灾,三十余个郡县被淹,大批农民在谷价暴涨、饥馑四起的情况下,背井离乡。而隋炀帝却不顾灾民的死活,加紧准备对高丽的战争。同年十二月,邹平(今山东邹平东北)人王薄率众占领长白山(今山东邹平、章丘诸县交界处),举起起义的大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号召人民“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起来反对进攻高丽的战争,穷困潦倒的农民“避征役者多归之”,起义队伍迅速壮大起来。
从大业十年至大业十三年,这几年当中,隋军与各地农民起义军之间战事不断,农民起义军队伍此起彼伏,并且在反隋斗争中逐渐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武装:在河南,有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军;在山东、河北有以窦建德为首的义军;在江淮有以杜伏威、辅公柘为首的义军。在这些起义军的强大冲击下,隋朝统治集团进一步分化,各地豪族和官员相继起兵,占据一方,加速了隋王朝的覆亡。在这种形势下,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引起了全局形势的变化。
李世民过了四岁生日不久,隋朝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故,阴险暴虐的晋王杨广篡夺了皇位,国家由强盛走向了衰弱。话题还得从隋文帝的皇后独孤氏说起。独孤皇后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子,她性格柔顺恭孝,同时也刚毅有为,在杨坚谋取政权、争取大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备受隋文帝的器重。但独孤氏也善妒,她活着的时候,身为皇帝的杨坚不得染指其他宫女。独孤氏坚持终生与皇帝厮守,对于他人纳妾也极为厌恶。她听说有位大臣妻死以后,妾又生男,便要求文帝降黜该大臣,诸王中有妾怀孕的,她更是亲自对其加以斥责。
不久前,太子妃元氏有病,二日而薨。太子杨勇不喜欢元氏,专宠云定兴之女阿云。独孤皇后怀疑元氏死得不正常。这天,正驾坐永寿殿,独自生闷气,忽报晋王杨广晋见,独孤后忙命人传人。
杨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一进大殿就匍匐在地,膝行几步,口唤皇娘,一迭声问安。独孤后见二子衣着朴素,卑屈尽礼,大为高兴,脸上绽开了笑纹,命宫女看座上茶,而后问道:
“阿度,诏定你由扬州转任并州总管,以后你可以常住京城了,高兴不高兴啊?”
杨广屁股刚沾上锦凳,一听母后问话,忙又站起来,还未开口,已是泪水涟涟,跪倒在母后的脚边哭诉道:“儿臣生性愚鲁,但对兄长十分敬爱。昨日去东宫谒见,因见云氏未及礼拜,兄长竟对我大加谴责。那云氏也横眉冷对,儿臣心中十分惶恐。皇娘在世之日,有皇娘做主,皇娘千秋万岁后,儿怕遭太子屠戮,死无葬身之地……”
独孤后本来就对太子杨勇的小妾阿云不感兴趣,又见爱子杨广因她受了委屈,大为震怒,揽着杨广,指着殿外发狠道:
“吾龙子凤孙,怎可在下贱的小妾面前顶礼膜拜。真真令人气煞!”
阴险狡诈的杨广,早就想谋取太子的地位,他趁着元氏去世、母后难过的时候,结结实实告了东宫一状,效果十分明显。回到晋王府,杨广立即甩掉旧衣服,换上锦衣华服,摆上酒,招来歌伎佳丽,左搂右抱,饮酒狂乐,极为淫荡侈靡。狗头军师张衡在一旁谄笑:
“王爷如此高兴,此番入宫,一定大有收获吧?”
杨广在一个佳丽的香腮上“叭”地亲一口,把她推到张衡怀里,以示褒奖,然后说:
“还是你小子鬼点子多,见了皇后,我一告一个准,把皇后气得不得了,不住声地大骂东宫。”
“皇后见王爷穿着一身旧衣衫,是不是很感动啊?”张衡不无得意地问道。
“那是!皇后还直夸我比那东宫强多了,还说只有注意节俭,才能顺民心,承帝业,国祚永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