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民阅读参考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702783
  • 作      者:
    徐雁,陈亮主编
  • 出 版 社 :
    海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全民阅读参考读本》推荐古今阅读理论的精华和中外阅读实践的经验,既有绘画和人生的阅读智慧,又有给养心灵的“阅读癖法”;既有积淀丰厚的藏书文化,又有精彩纷呈的都市阅读,还涉及到阅读机构、导读书目、读书媒体,及方兴未艾的“数字化阅读”等方面。《全民阅读参考读本》是一部开卷释疑,读之益智的重要工具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孔子论读书方法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儒家”学说,编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他一生传道、授业、解惑,50岁以后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专心执教,晚年回到鲁国,致力于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言行、思想,后人整理,结集成《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到晚年非常喜欢读,据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称为竹“简”,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便于阅读。通常,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就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把《周易>反反复复地读了许多遍,久而久之,串联竹简的牛皮绳子被磨断了,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才能再使用。此后“韦编三绝”作为勤学读书的典故流传至今。
    孔子高度重视阅读在培养人的道德才智和经邦治国中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把《书>等典籍的研读作为教育手段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传授的教育家。在长期阅读实践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问结合、读行结合、博约结合等阅读原则,并且总结了一系列的读书方法。(),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他强调读书学习要出于兴趣和爱好,并且要最终喜欢它。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展开
目录
为中华民族大复兴而阅读(序一)
信息时代的“读书继世”(序二)
“书爱众香薰”:全民阅读推广的时代使命(导言)
第一篇 读书人物
第二篇 阅读方法
第三篇 书林博览
第四篇 推荐书目
第五篇 少儿导读
第六篇 书店地图
第七篇 大众书媒
第八篇 数字阅读
书爱众香薰,知识最乐群(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