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第一段,是以木之长、流之远,比对国家由德至治的关联,说明国家不以德治,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求流长”一样,是不可以的。
第二段,破解历代“元首”善始者繁、克终者寡的原因,或者说,破解元首多不能善始善终的原因。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作者总结和提炼出的只有两件颇为普通的东西,即忧患意识、竭诚待人未能由始至终。结论是:人民可以载舟,也可覆舟,“可畏惟人”!
第三段,为主述部分。正因为上述原因,“元首”要养成十大思虑模式。每一思虑模式,采用动机一思虑一目的形成的三连锁,加以排比,严整深邃,发人省悟。人们希望动机与目的一致,其实两者之间常常并不一致,这就看关键的思虑一环是否正确,正如文中开列,诸如“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思江海”、“思三驱”、“思慎始”、“思虚心”、“思正身”、“思无因喜”、“思无因怒”,都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思虑走向。更可贵的是,篇尾处作者讲了一番“元首”思虑的辩证法,即以主动的“十思”,免去被动的“劳神苦思”。这也是所有担负领导责任者应当懂得的哲理。
《论君子小人疏》,也是魏征所上二百余奏中的名篇。在奏疏主段,魏征直指太宗在“近君子,远小人”上存有缺陷:好善不择人,疾恶未远佞,出言无隐。太宗新登帝位,很要颜面,这些指摘,颇为触及灵魂,但谁要太宗偏偏拜了这个“知无不言”的谏议大夫?他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听下去。疏文接下指出:君王“闻善或疑”,“闻恶必信”,这种看起来是接受信息的心理倾向,但作为领导者,这种习惯性就会诱使“小人之道长”,“君子之道消”。因为君子以扬善为风,小人以告讦为营。爱听“小报告”,宠信告密者,必使国家告讦风起,长奸邪,乱视听,使人君不知所信,臣下不得相安,君臣失序,国家何以求治?何况,“情在告讦,好言朋党”这种人情世俗,往往成为“清浊共流,善恶无别”的本源。可知,“朋党”自古就被人先掩其善恶之界,将“同德”、“朋党”混淆,从而使朝中官员交往失矩。什么是朋党?“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首先要从善恶上加以区分。因为以“朋党”加之,则“事无可信”,而以诚直视之,则“言皆可取”。帝王要以先哲为鉴,“进善黜恶”。
历史记载,《论君子小人疏》上,太宗亲览,手诏褒扬,以为《疏》中“前后讽谕,皆切至之意”,称赞魏征是航行中不可缺少的舟辑,调味中不可缺少的盐梅,赐绢300匹。
魏征一生谨慎,从无“朋党”之嫌。谁曾料知,他生前密荐中书侍郎札正伦、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材,在他身后却发生了杜罪、侯诛事件,太宗始疑当年辩说朋党的魏征也有朋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