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报告:从战略追赶到局部跨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293493
  • 作      者:
    高书国,杨晓明主编
  • 出 版 社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深入调研、专家咨询、社会参与和领导决策,历时一年半时间研究、起草、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划纲要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初步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是中国未来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宏大蓝图,是影响和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实践。
展开
精彩书摘
  (三)第三次战略转型的主要策略
  在过去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人均GDP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年均增长10.1%,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并进入到中高层水平开发阶段。与之相对照,我国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力资源开发存量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结构还不适应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结构的变化,终身学习体系及各项制度建设跟不上公民终身学习的需求。
  按照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规律,低层次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为义务(初中、小学)阶段教育,中层次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为高中阶段教育,中高层次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为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高层次阶段的主要推动力为大学教育。为此,建议国家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发挥比较优势,以速度换时间。
  经过50多年的追赶战略,中国已经从一个文盲大国转变为一个教育大国,从一个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人均受教育水平提升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一倍,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具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劳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三大比较优势彰显了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增长的潜在优势,为中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提供了根本保障。通过人力资源增量的快速开发,弥补存量不足,以速度换时间,实现在2030年对于发达国家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全面赶超。届时,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部分指标方面,中国将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并驾齐驱,真正实现从战略追赶到局部的跨越。
  可以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理念更加先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备,教育制度更加科学。中国将持续保持人力资源总量第一,继续保持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地位,既是世界第一留学生输出国,又是全球最重要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规模居于世界第一位,劳动者质量更具竞争力;到2030年,中国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左右;①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望达到12.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将更加成熟,中国教育对于世界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第二。加快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人力资源强国呼唤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呼唤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本质要求。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次历史性转变。未来1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2020年达到40%。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特点与趋势分析(2000—2010年)
一、2010年中国人均受教育年限持续快速增长
二、2010年全国成人文盲率为4.88%,首次降到5%以下
三、13个少数民族人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四、2010年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首次超过10%
五、中国是世界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最快的国家
六、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正在进入局部跨越阶段
第二章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转型
——1980—2030年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走向与趋势预测
一、1980—2010年: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为人力资源大国
二、2010一2020年: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三、2021—2030年:从人力资源强国提升为世界级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章  中国扫盲60年总结评估报告
一、中国扫除文盲进程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扫除文盲工作的巨大成就
三、中国文盲人口分布典型特征
四、中国扫除文盲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五、未来中国扫盲工作的政策建议
六、中国扫除文盲大事记
第四章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城乡差异分析
一、中国城乡人口文化素质特点
二、中国城乡人口文化素质性别差异
三、中国城乡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分析
四、数据分析基本结论
第五章  我国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性别差异分析
一、基本概念
二、文化素质性别差异——人均受教育年限
三、文化素质性别差异——文盲率
四、文化素质性别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五、研究方法
六、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人口文化素质提升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分析
——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的分析
一、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化与人力资本水平提升
二、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第七章  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分析
一、中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
二、全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水平性别差异
三、全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城乡比较
四、我国各行业从业人员人员文化素质分析
第八章  第二次“人口红利”内涵与影响分析
——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
一、从第一次“人口红利”到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基本内涵
三、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深刻影响
四、第二次“人口红利”助推中国持续增长
附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教育部分)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